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02
版次: 1
ISBN: 9787510210211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6人买过
  •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者非常值得一读的培训新作。它突破了传统的以理论说教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训的理念和做法,特别是突破了多年来干部培训的陈旧条框,以创新的思想和行为,告诉大家用什么模式、用什么方法去提升培训的有效性。《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秉承“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的检察业务实训理念和“以实务为内容、以实践为方式”的检察业务实训模式,分“公诉庭审实务能力”、“公诉证据审查能力”、“公诉语言能力”、“公诉文书能力”等。 李继华1970年8月生,山东菖南人。199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任反贪局书记员、公诉二处主诉检察官、政治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检委会委员。后进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工作,任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检委会委员。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教育培训处处长、北京市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教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理事、北京市跨国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获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人才、北京市政法系统专家型人才、北京市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在《法学杂志》、《人民检察》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刑事司法疑难问题专家答问录(二)》、副主编《附条件逮捕制度研究》等。

    郭小锋1979年7月出生,江西瑞昌人,法学硕士,高级培训师,全国检察机关公诉业务技能实训试点基地主要工作人员。2002年参加检察工作,曾任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助理检察员、研究室副主任,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处助理检察员。2011年获北京市检察机关第四届业务技能比武“十佳调研能手”称号,2012年获北京市检察机关第一届检察业务骨干称号。在《人民检察》、《检察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参与组织开发的“公诉实训系列课程”被评为首批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
    第一节检察业务实训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检察业务实训的六个理念

    第二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模式
    第一节“双实”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双实”模式的展开

    第三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流程
    第一节实训团队建设
    第二节实训需求调查
    第三节实训计划生成
    第四节实训教学实施
    第五节实训效果评估

    第四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方法
    第一节组织者的方法
    第二节教师的方法
    第三节学员的方法

    第五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推进
    第一节“小班教学”难点的推进
    第二节“应用领域”难点的推进
    第三节“高端师资”难点的推进
    第四节“精英学员”难点的推进

    附录
    附录一实训需求调查表
    附录二实训方案
    附录三公诉实训系列课程
    附录四培训课程指南
    附录五公诉实训流程
    附录六学员与教师评价
    附录七检察业务实训指导意见
    附录八精品课程决定
    后记
  • 内容简介: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者非常值得一读的培训新作。它突破了传统的以理论说教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训的理念和做法,特别是突破了多年来干部培训的陈旧条框,以创新的思想和行为,告诉大家用什么模式、用什么方法去提升培训的有效性。《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秉承“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的检察业务实训理念和“以实务为内容、以实践为方式”的检察业务实训模式,分“公诉庭审实务能力”、“公诉证据审查能力”、“公诉语言能力”、“公诉文书能力”等。
  • 作者简介:
    李继华1970年8月生,山东菖南人。199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任反贪局书记员、公诉二处主诉检察官、政治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检委会委员。后进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工作,任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检委会委员。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教育培训处处长、北京市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教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理事、北京市跨国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获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人才、北京市政法系统专家型人才、北京市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在《法学杂志》、《人民检察》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刑事司法疑难问题专家答问录(二)》、副主编《附条件逮捕制度研究》等。

    郭小锋1979年7月出生,江西瑞昌人,法学硕士,高级培训师,全国检察机关公诉业务技能实训试点基地主要工作人员。2002年参加检察工作,曾任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助理检察员、研究室副主任,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处助理检察员。2011年获北京市检察机关第四届业务技能比武“十佳调研能手”称号,2012年获北京市检察机关第一届检察业务骨干称号。在《人民检察》、《检察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参与组织开发的“公诉实训系列课程”被评为首批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
  •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
    第一节检察业务实训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检察业务实训的六个理念

    第二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模式
    第一节“双实”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双实”模式的展开

    第三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流程
    第一节实训团队建设
    第二节实训需求调查
    第三节实训计划生成
    第四节实训教学实施
    第五节实训效果评估

    第四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方法
    第一节组织者的方法
    第二节教师的方法
    第三节学员的方法

    第五章检察业务实训的推进
    第一节“小班教学”难点的推进
    第二节“应用领域”难点的推进
    第三节“高端师资”难点的推进
    第四节“精英学员”难点的推进

    附录
    附录一实训需求调查表
    附录二实训方案
    附录三公诉实训系列课程
    附录四培训课程指南
    附录五公诉实训流程
    附录六学员与教师评价
    附录七检察业务实训指导意见
    附录八精品课程决定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关键词:人民检察制度研究 王海军
王海军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工作现代化与检察案件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路径研究
刘涛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监督案例解析
秦前红;黄明涛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研究
贾宇 著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行为论
宋远升;泰安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研究(2022年第3辑)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机关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谭袁 著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研究(2022年第4辑)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实务前沿问题研究(8) 法学理论 新华正版
作者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官如何思考:从办案实践到司法理念
陈亚东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优秀案(事)例选编(2021)
孙军 主编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检察研究(2022年第2辑)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支那分割之运命>驳议》疏注
李继华 成益方 王庆美 吕旭春 魏淑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正颌外科治疗手册:团队协作(翻译版)
李继华;李盛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李大钊轶文辑注与研究
李继华、冯铁金、周芳 注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刑事法学博士文库:不起诉的实体根据研究
李继华 著;陈忠林 编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新版《李大钊全集》疏证
李继华 著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红外热像技术临床应用图析--对现代医学思想的思考暨红外热像技术与中医学结合的探讨
李继华 编
检察业务实训丛书:检察业务实训的理念模式
黄河三角洲革命文化的播火者传稿
李继华、李晓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