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2007-02
版次: 1
ISBN: 9787507521146
定价: 32.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6页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历史
276人买过
  • 这是一部新中国从建国之初到“文革”之前17年间的纸上风云录。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抗美援朝战争,从土地改革运动到社会主义改造,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大跃进”,从“三反”、“五反”到“消灭四害”运动;从会议笔记本到革命运动纪念册,从各种奖状到证书,从门票入场券到海报卡片,从国徽设计图到报纸片面;从防治血吸虫病到治淮工程,从农民翻身票到节日庆祝宣传单,从牲口“户口本”到殡葬改革,从节目单到护照通行证,本书从国事、政事、大事、军事、农事、怪事、红事、民事、文事和外事十个方面记录了17年里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与历史。
      
      
      作者以“向下看”的眼光和平实的笔调,忠实地记录了那些可能被掩埋的旧纸片上的历史。本书所收录的证照里,上自高层领导的会议证件,下至普通百姓的戏票奖状,都无不呈现出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的心灵印痕。
      
      
      本书是作者集十年之功推出的一本力作,虽然只是一部“断代史”,但里面所蕴含的价值却不容忽视,我们可以从那些“历史的碎片”中窥见整个新中国由弱而强的发展进程。 许善斌,北京的退休报人,名片上的头衔是“收集旧纸片的老汉”。他是北京最早致力于证照收藏的民间收藏家,十几年来蛰伏于潘家园旧货市场和报国寺文化市场“淘宝”,风雨无阻,北京市场上有价值的证照大多都被他搜入囊中。他因此赢得“中国证照收藏第一人”的美誉。    许 序  许善斌:用证照提取“历史基因”

    第一章  国事:新中国发展的见证

      会议上怎样使用麦克风

      共和国诞生前的会刊

      笔记本中的“纪念鼻祖”

      政协代表的特殊符号

      激动人心的共和国诞生

      报纸为共和国的诞生摇旗呐喊

      从此我了个国庆节

      由“样品”变“正品”

      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大选票

      二次开发的“人才能源”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第二章  政事:国家管理的历史轨迹

      干部有了“铁饭碗”

      “专家治国”

      “两斗芝麻官”

      领导的报告会

      别具一格的思想工作

      批判活动也悄悄地抬头了

      铺天盖地的政治运动

      抓两头带中间

      会议:国家的“神经网络”

      笔记本:历史的脚印

    第三章  大事:建国初期的一波三折

      土地终于更换了主人

      大张旗鼓搞土改

      彻底翻身做主人

      “三反”与“五反”

      保卫年轻的共和国

      作为非常事件的胡风集团案

      社会主义改造旗开得胜

      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标记”

      反右派运动的前奏和尾声

      由朋友变成了敌人

      右派分子被搞得臭不可闻

      文艺界是反右斗争的重灾区

    第四章  军事:保家卫国备忘录

      捐献飞机大炮的壮举

      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在游戏和义演中声讨“美帝”

      志愿军流血,志愿者献血

      志愿军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

      美国空军的“活命哲学”

      “枪杆子”展览

      有章有法功过分明

      全民皆兵的时代

      ……

    第五章  农事:公社化时期的农村图景

    第六章  怪事:疯狂年代的想像与荒诞

    第七章  红事:大众节日的历史碎片

    第八章  民事:事关国谋取地民生的悠悠往事

    第九章  文事:单纯年代的文化娱乐

    第十章  外事:与国际接轨的前奏

    后记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新中国从建国之初到“文革”之前17年间的纸上风云录。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抗美援朝战争,从土地改革运动到社会主义改造,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大跃进”,从“三反”、“五反”到“消灭四害”运动;从会议笔记本到革命运动纪念册,从各种奖状到证书,从门票入场券到海报卡片,从国徽设计图到报纸片面;从防治血吸虫病到治淮工程,从农民翻身票到节日庆祝宣传单,从牲口“户口本”到殡葬改革,从节目单到护照通行证,本书从国事、政事、大事、军事、农事、怪事、红事、民事、文事和外事十个方面记录了17年里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与历史。
      
      
      作者以“向下看”的眼光和平实的笔调,忠实地记录了那些可能被掩埋的旧纸片上的历史。本书所收录的证照里,上自高层领导的会议证件,下至普通百姓的戏票奖状,都无不呈现出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的心灵印痕。
      
      
      本书是作者集十年之功推出的一本力作,虽然只是一部“断代史”,但里面所蕴含的价值却不容忽视,我们可以从那些“历史的碎片”中窥见整个新中国由弱而强的发展进程。
  • 作者简介:
    许善斌,北京的退休报人,名片上的头衔是“收集旧纸片的老汉”。他是北京最早致力于证照收藏的民间收藏家,十几年来蛰伏于潘家园旧货市场和报国寺文化市场“淘宝”,风雨无阻,北京市场上有价值的证照大多都被他搜入囊中。他因此赢得“中国证照收藏第一人”的美誉。    许
  • 目录:
    序  许善斌:用证照提取“历史基因”

    第一章  国事:新中国发展的见证

      会议上怎样使用麦克风

      共和国诞生前的会刊

      笔记本中的“纪念鼻祖”

      政协代表的特殊符号

      激动人心的共和国诞生

      报纸为共和国的诞生摇旗呐喊

      从此我了个国庆节

      由“样品”变“正品”

      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大选票

      二次开发的“人才能源”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第二章  政事:国家管理的历史轨迹

      干部有了“铁饭碗”

      “专家治国”

      “两斗芝麻官”

      领导的报告会

      别具一格的思想工作

      批判活动也悄悄地抬头了

      铺天盖地的政治运动

      抓两头带中间

      会议:国家的“神经网络”

      笔记本:历史的脚印

    第三章  大事:建国初期的一波三折

      土地终于更换了主人

      大张旗鼓搞土改

      彻底翻身做主人

      “三反”与“五反”

      保卫年轻的共和国

      作为非常事件的胡风集团案

      社会主义改造旗开得胜

      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标记”

      反右派运动的前奏和尾声

      由朋友变成了敌人

      右派分子被搞得臭不可闻

      文艺界是反右斗争的重灾区

    第四章  军事:保家卫国备忘录

      捐献飞机大炮的壮举

      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在游戏和义演中声讨“美帝”

      志愿军流血,志愿者献血

      志愿军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

      美国空军的“活命哲学”

      “枪杆子”展览

      有章有法功过分明

      全民皆兵的时代

      ……

    第五章  农事:公社化时期的农村图景

    第六章  怪事:疯狂年代的想像与荒诞

    第七章  红事:大众节日的历史碎片

    第八章  民事:事关国谋取地民生的悠悠往事

    第九章  文事:单纯年代的文化娱乐

    第十章  外事:与国际接轨的前奏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证照中国1911-1949
许善斌 主编
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证照中国1966-1976
许善斌 著
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证照百年
许善斌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证照中国1911-1949
许善斌 主编
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证照中国1966-1976
许善斌 著
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
证照百年
许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