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事译论纵横谈

译事译论纵横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8
版次: 1
ISBN: 9787811253382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2页
字数: 320千字
分类: 语言文字
1人买过
  • 本书旨在探索我国翻译学科理论建设的现实问题。第一章从理论与实践的内涵入手,对翻译研究进行总体反思;第二章检视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探究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期应注意的问题,讨论了本土话语的流变与争取国际认同的可行性;第三章对目前翻译论文写作的现状以及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作了剖析;第四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结合研究,并指出国内译界对部分关键术语的误认;第五章阐述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六章从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 汤君,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泰山学院工作,曾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出版专著2部,AHCI源刊Per sloec rives欧洲英语研究总会会刊E、JES、译界著名期刊T arget、《外国语》、《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等国内 自序

    第一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

      1.1 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

        1.1.1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1.1.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

      1.2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1.2.1 理论研究的自律

        1.2.2 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

        1.2.3 本土传统

      1.3 翻译实践现状反思

        1.3.1 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

        1.3.2 文化意识

    第二章 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

      2.1 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

        2.1.1 学科名称

        2.1.2 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

      2.2 本土话语与国际认同

        2.2.1 本土译论话语的流变

        2.2.2 范式转换背后

        2.2.3 本土知识的补充

      2.3 观念与判断

        2.3.1 观念转变中的困顿

        2.3.2 评判力

    第三章 翻译研究论文的写作

      3.1 论文写作模式

        3.1.1 “长生剑”

        3.1.2 “孔雀翎”

        3.1.3 “碧玉刀”

        3.1.4 “多情环”

        3.1.5 “离别钩”

        3.1.6 “霸王枪”

        3.1.7 “拳头”

      3.2 治学态度

        3.2.1 构架疏忽

        3.2.2 阐释粗疏

        3.2.3 措词不慎

        3.2.4 言过其实

        3.2.5 顾此失彼

        3.2.6 引文失信

        3.2.7 论点草率

        3.2.8 本土文化生疏

      3.3 学术规范

        3.3.1 文不应题

        3.3.2 论述不支持论点

        3.3.3 背景缺陷

        3.3.4 横生枝节

        3.3.5 为辩而辩

        3.3.6 前后矛盾

        3.3.7 细节粗疏

        3.3.8 论证欠缺

        3.3.9 强行论证

    第四章 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

      4.1 主体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1.1 翻译行为主体与主体性

        4.1.2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4.1.3 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4.1.4 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2 主体间性与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4.2.1 主体间关系与主体间性

        4.2.2 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第五章 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第六章 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索我国翻译学科理论建设的现实问题。第一章从理论与实践的内涵入手,对翻译研究进行总体反思;第二章检视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探究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期应注意的问题,讨论了本土话语的流变与争取国际认同的可行性;第三章对目前翻译论文写作的现状以及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作了剖析;第四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结合研究,并指出国内译界对部分关键术语的误认;第五章阐述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六章从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
  • 作者简介:
    汤君,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泰山学院工作,曾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出版专著2部,AHCI源刊Per sloec rives欧洲英语研究总会会刊E、JES、译界著名期刊T arget、《外国语》、《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等国内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

      1.1 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

        1.1.1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1.1.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

      1.2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1.2.1 理论研究的自律

        1.2.2 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

        1.2.3 本土传统

      1.3 翻译实践现状反思

        1.3.1 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

        1.3.2 文化意识

    第二章 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

      2.1 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

        2.1.1 学科名称

        2.1.2 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

      2.2 本土话语与国际认同

        2.2.1 本土译论话语的流变

        2.2.2 范式转换背后

        2.2.3 本土知识的补充

      2.3 观念与判断

        2.3.1 观念转变中的困顿

        2.3.2 评判力

    第三章 翻译研究论文的写作

      3.1 论文写作模式

        3.1.1 “长生剑”

        3.1.2 “孔雀翎”

        3.1.3 “碧玉刀”

        3.1.4 “多情环”

        3.1.5 “离别钩”

        3.1.6 “霸王枪”

        3.1.7 “拳头”

      3.2 治学态度

        3.2.1 构架疏忽

        3.2.2 阐释粗疏

        3.2.3 措词不慎

        3.2.4 言过其实

        3.2.5 顾此失彼

        3.2.6 引文失信

        3.2.7 论点草率

        3.2.8 本土文化生疏

      3.3 学术规范

        3.3.1 文不应题

        3.3.2 论述不支持论点

        3.3.3 背景缺陷

        3.3.4 横生枝节

        3.3.5 为辩而辩

        3.3.6 前后矛盾

        3.3.7 细节粗疏

        3.3.8 论证欠缺

        3.3.9 强行论证

    第四章 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

      4.1 主体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1.1 翻译行为主体与主体性

        4.1.2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4.1.3 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4.1.4 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2 主体间性与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4.2.1 主体间关系与主体间性

        4.2.2 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第五章 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第六章 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译事译论纵横谈
译事余墨
苏福忠
译事译论纵横谈
译事三论
冯曼
译事译论纵横谈
译事随笔
刘炳善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