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11
版次: 1
ISBN: 9787520155571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0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当代广州学评论》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不定期集刊,自2015年开始出版,本书是总第5辑,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和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联合组织广州市各界各、部门相关专家学者撰稿。
    本期集刊由“学科前沿问题”“广府文化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广州学与城市形象”“城市专题研究”“史海钩沉”六部分构成。“学科前沿问题”从地方学角度,阐述了地方史料及相关文化对广州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广州学:城市文化研究的学术镜像》《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广州学是跨地域时空的学术研究》《从看广州学的学科研究》《试释百年长堤在广州学研究中的样本意义》五篇文章;“广府文化研究”通过对岭南文化,包括建筑、景观等的追忆,提出如何恢复广州特有的文化特征,包括《岭南三大家与桐城派》《兼收并蓄 美味求真——家藏清光绪十五年新选广州“时款酒菜”菜谱之初步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州珠江区:水上居民的历史故事》三篇文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认为广州自古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仍然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洋人眼里的中国形象:从真伪游记到广州外销艺术品》《陶瓷、丝绸和茶叶:18~19世纪广州外贸三大优势产业技术的西传》《清代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所见劝戒鸦片烟图像考》《罕见广州十三行商签字画押的发现》四篇文章;“广州学与城市形象”主要探讨了广州建市后如何建立大都会形象的问题,包括《近代广州建市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城市形象的电影流变:以美学治理为目标》《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宗教信仰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刍议》三篇文章;“城市专题研究”主要探讨了广州发展的区位优势、战略定位等问题,包括《基于“活力全球城市”战略定位的广州发展思考》《基于引力模型的穗港澳经济联系密切度的演变分析》《流空间视角下广州在珠三角区域中的地位研究》《广州水文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四篇文章;“史海钩沉”主要陈述了广州历史上一些有着发展意义的杂事,包括《西洋海岸炮与晚清民国广州海防》《铜仙价格变动下的近代广州社会》《语言与地方:在广州》《私立广州大学校址变迁述略》《广州古代企业创新创业研究——以陈李济初创史为例》五篇文章。
    涂成林  男,现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评为“广东省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先后在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起,先后在湖南省委理论研究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大学工作。兼任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广州学与广州大典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等。曾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城市综合发展、文化科技政策及西方哲学、唯物史观等方面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科技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有《现象学的使命》《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研究》《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等10余部;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国家教育部及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  学科前沿
    广州学:当代城市研究的学术镜像 涂成林
    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 包海山
    广州学是跨地域空间的学术研究 刘介民
    从《杨良瑶神道碑》看广州学的学科研究 钟昌斌
    试释百年长堤在广州学研究中的样本意义 饶原生

    广府文化研究
    岭南三大家与桐城派 程大立
    兼收并蓄美味求真
      ——家藏清光绪十五年新选广州“时款酒菜”菜谱之初步研究 陈汉初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珠江区水上居民的历史故事 谢棣英 郑少霞

    海上丝路研究
    洋人眼里的中国形象:从真伪游记到广州外销艺术品 刘凤霞
    陶瓷、丝绸和茶叶
      ——18~19世纪广州外贸三大优势产业技术的西传 吴石坚
    清代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所见劝戒鸦片烟图像考 程存洁
    罕见广州十三行商签字画押的发现 冷东 邢思琳

    广州学与城市形象
    近代广州建市的历史意义 涂文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城市形象的电影流变:以美学治理为目标 林玮 戴晨露

    城市专题研究
    基于“活力全球城市”战略定位的广州发展思考 张健一
    流空间视角下广州在珠三角区域中的地位研究 戴荔珠
    广州水文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姚华松

    史海钩沉
    西洋海岸炮与晚清民国广州海防 黄利平
    铜圆价格变动下的近代广州社会 蒙启宙
    语言与地方:《皮格马利翁》在广州 高文平 杨晓红
    私立广州大学校址变迁述略 吴小强 王惠婷 周密 张紫璇
    广州古代企业创新创业研究——以陈李济初创史为例 周雨
  • 内容简介:
    《当代广州学评论》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不定期集刊,自2015年开始出版,本书是总第5辑,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和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联合组织广州市各界各、部门相关专家学者撰稿。
    本期集刊由“学科前沿问题”“广府文化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广州学与城市形象”“城市专题研究”“史海钩沉”六部分构成。“学科前沿问题”从地方学角度,阐述了地方史料及相关文化对广州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广州学:城市文化研究的学术镜像》《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广州学是跨地域时空的学术研究》《从看广州学的学科研究》《试释百年长堤在广州学研究中的样本意义》五篇文章;“广府文化研究”通过对岭南文化,包括建筑、景观等的追忆,提出如何恢复广州特有的文化特征,包括《岭南三大家与桐城派》《兼收并蓄 美味求真——家藏清光绪十五年新选广州“时款酒菜”菜谱之初步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州珠江区:水上居民的历史故事》三篇文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认为广州自古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仍然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洋人眼里的中国形象:从真伪游记到广州外销艺术品》《陶瓷、丝绸和茶叶:18~19世纪广州外贸三大优势产业技术的西传》《清代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所见劝戒鸦片烟图像考》《罕见广州十三行商签字画押的发现》四篇文章;“广州学与城市形象”主要探讨了广州建市后如何建立大都会形象的问题,包括《近代广州建市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城市形象的电影流变:以美学治理为目标》《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宗教信仰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刍议》三篇文章;“城市专题研究”主要探讨了广州发展的区位优势、战略定位等问题,包括《基于“活力全球城市”战略定位的广州发展思考》《基于引力模型的穗港澳经济联系密切度的演变分析》《流空间视角下广州在珠三角区域中的地位研究》《广州水文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四篇文章;“史海钩沉”主要陈述了广州历史上一些有着发展意义的杂事,包括《西洋海岸炮与晚清民国广州海防》《铜仙价格变动下的近代广州社会》《语言与地方:在广州》《私立广州大学校址变迁述略》《广州古代企业创新创业研究——以陈李济初创史为例》五篇文章。
  • 作者简介:
    涂成林  男,现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评为“广东省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先后在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起,先后在湖南省委理论研究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大学工作。兼任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广州学与广州大典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等。曾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城市综合发展、文化科技政策及西方哲学、唯物史观等方面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科技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有《现象学的使命》《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研究》《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等10余部;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国家教育部及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 
  • 目录:
    学科前沿
    广州学:当代城市研究的学术镜像 涂成林
    广州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共性 包海山
    广州学是跨地域空间的学术研究 刘介民
    从《杨良瑶神道碑》看广州学的学科研究 钟昌斌
    试释百年长堤在广州学研究中的样本意义 饶原生

    广府文化研究
    岭南三大家与桐城派 程大立
    兼收并蓄美味求真
      ——家藏清光绪十五年新选广州“时款酒菜”菜谱之初步研究 陈汉初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珠江区水上居民的历史故事 谢棣英 郑少霞

    海上丝路研究
    洋人眼里的中国形象:从真伪游记到广州外销艺术品 刘凤霞
    陶瓷、丝绸和茶叶
      ——18~19世纪广州外贸三大优势产业技术的西传 吴石坚
    清代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所见劝戒鸦片烟图像考 程存洁
    罕见广州十三行商签字画押的发现 冷东 邢思琳

    广州学与城市形象
    近代广州建市的历史意义 涂文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城市形象的电影流变:以美学治理为目标 林玮 戴晨露

    城市专题研究
    基于“活力全球城市”战略定位的广州发展思考 张健一
    流空间视角下广州在珠三角区域中的地位研究 戴荔珠
    广州水文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姚华松

    史海钩沉
    西洋海岸炮与晚清民国广州海防 黄利平
    铜圆价格变动下的近代广州社会 蒙启宙
    语言与地方:《皮格马利翁》在广州 高文平 杨晓红
    私立广州大学校址变迁述略 吴小强 王惠婷 周密 张紫璇
    广州古代企业创新创业研究——以陈李济初创史为例 周雨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广州蓝皮书:2022年中国广州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
涂成林、谭苑芳、丁旭光、王福军 著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广州蓝皮书:2022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涂成林;陈小华;薛小龙;谭苑芳;李文新;彭诗升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2)
涂成林;田丰;李罗力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广州蓝皮书:2021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涂成林;何镜清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1)
涂成林、田丰、李罗力、谭苑芳、王先庆 著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广州蓝皮书:2020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涂成林 赖志鸿 谭苑芳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0)
涂成林、苏泽群、李罗力、谭苑芳、王先庆 著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8年第1期 总第4期)
涂成林 著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7年第1期 总第3期)
涂成林 著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当代广州学评论(第2辑)
涂成林 著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会展:现代城市发展的杠杆·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
涂成林 著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5辑)
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以广州为例
涂成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