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

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5
版次: 1
ISBN: 9787208092860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5页
字数: 12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20人买过
  • “似”应该被视作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似”这一概念,既指涉艺术创作与“似”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其特别让人玩味之处,在于其兼有肯定和否定的两面性。在不同的艺术家、美学家那里,“似”意味着不同的评价。对“似”的不同看法,表现的是艺术家、美学家不同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追求。   过晓,女,江苏常州人。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1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发表《是是非非文人画》、《对钱锺书诗画关系论的质疑》、《传统绘画性思维与中国新文学》、《博而精——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看刘承华先生的艺术研究》、《论“形似”不应与“神似”对举》、《汪曾祺与中国画》等学术论文多篇。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传神”、“形似”与“似”的概念形成

    第一节 “形神”之争

    第二节 “形”与“神”:从人物品藻到艺术评价

    第三节 “似”之概念的确立——兼论“神似”不应与“形似”对举

    第四节 以“似”为核心的几种态度

    第二章 “画无常工,以似为工”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存形莫善于画”

    第三节 顾恺之与谢赫的公案

    第四节 “真境逼而神境生”

    第三章 “不似之似似之”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质疑和反思“形似”的两种理由

    第三节 若干个案分析

    第四节 “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似”应该被视作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似”这一概念,既指涉艺术创作与“似”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其特别让人玩味之处,在于其兼有肯定和否定的两面性。在不同的艺术家、美学家那里,“似”意味着不同的评价。对“似”的不同看法,表现的是艺术家、美学家不同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追求。
  • 作者简介:
      过晓,女,江苏常州人。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1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发表《是是非非文人画》、《对钱锺书诗画关系论的质疑》、《传统绘画性思维与中国新文学》、《博而精——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看刘承华先生的艺术研究》、《论“形似”不应与“神似”对举》、《汪曾祺与中国画》等学术论文多篇。
  •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传神”、“形似”与“似”的概念形成

    第一节 “形神”之争

    第二节 “形”与“神”:从人物品藻到艺术评价

    第三节 “似”之概念的确立——兼论“神似”不应与“形似”对举

    第四节 以“似”为核心的几种态度

    第二章 “画无常工,以似为工”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存形莫善于画”

    第三节 顾恺之与谢赫的公案

    第四节 “真境逼而神境生”

    第三章 “不似之似似之”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质疑和反思“形似”的两种理由

    第三节 若干个案分析

    第四节 “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
论作为科学的法学的不可或缺性(德国法学名家名篇)
[德]卡尔·拉伦茨 著;赵阳 译
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
论作用中的反作用-力学的故事(蒙)新
缪克成 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编
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
论作为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的邓小平理论
王立胜 著
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
论作为艺术品的国家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
傻瓜的美学(第1季)
过晓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