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3-06
ISBN: 9787545604153
定价: 32.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历史
74人买过
  • 民国时期,曾涌现过一大批风骨独特的文化巨人,梁启超、鲁迅、徐志摩…… 他们以笔为戈,才华绝代;而文字背后,他们赤忱、痴狂、小怪癖、小脾气!本书共收集了文人忆述文人的怀悼文章四十来篇,记录下大师们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们之间颇具时代特色的真挚友谊,给后人以精神指引!
    最后几个民国人的最后几笔文,写完了最苦和最幸的绝代文人!
    透过撼动历史的文笔,一窥更真实的他们!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 胡  适:记辜鸿铭——我博学多识的敌人来了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我忍辱至此,皆为学校,但忍辱是有止境的
    鲁  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
    胡  适:高梦旦先生小传——吾父不仅是一个好父亲,实兼一个友谊至笃的朋友
    胡  适:追忆曾孟朴先生——精致的作品是发现了,只缺少了伟大
    梁启超: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以后研究甲骨文的自然有,而能矫正他的绝少。这是他的绝学!
    张荫麟:王国维先生之特出——先生有一特具之优长,即历史眼光之锐敏是也
    夏丏尊:弘一法师之出家——我的出家,大半由于这位夏居士的助缘。此恩永不能忘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迟了恐怕要来不及了
    夏丏尊:鲁迅翁杂忆——依旧是洋官纱吗?呃,还是洋官纱
    郁达夫:回忆鲁迅——密丝许,你胃不行,咖啡还是不吃的好,吃些生果罢
    郁达夫:怀鲁迅  ——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萧  红:回忆鲁迅先生——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郑振铎:惜周作人——他实在太可惜了
    郑振铎:悼夏丏尊先生——他的天真无邪之处,的确够得上称为一个“孩子”的
    傅斯年: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 ——准备着明天就会死,工作着仿佛永远活着的
    胡  适:丁在君这个人 ——我们是救火的,不是趁火打劫的
    鲁  迅:忆刘半农君——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
    郁达夫:敬悼许地山先生——这一种天真的性格,他就一直保持着不曾改过
    夏丏尊:白采——不知你有否一读的诚意
    朱自清:白采——他是一个有真心的人
    朱自清:我所见的叶圣陶——怎样一个人?一位老先生哩
    胡 适:追悼志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郁达夫:志摩在回忆里——这顽皮小孩,样子真生得奇怪
    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我就只想做一篇伟大的史诗,来颂美志摩和小曼
    林徽因:悼志摩——看雨后的虹去
    ……
  •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曾涌现过一大批风骨独特的文化巨人,梁启超、鲁迅、徐志摩…… 他们以笔为戈,才华绝代;而文字背后,他们赤忱、痴狂、小怪癖、小脾气!本书共收集了文人忆述文人的怀悼文章四十来篇,记录下大师们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们之间颇具时代特色的真挚友谊,给后人以精神指引!
    最后几个民国人的最后几笔文,写完了最苦和最幸的绝代文人!
    透过撼动历史的文笔,一窥更真实的他们!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
  • 目录:
    胡  适:记辜鸿铭——我博学多识的敌人来了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我忍辱至此,皆为学校,但忍辱是有止境的
    鲁  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
    胡  适:高梦旦先生小传——吾父不仅是一个好父亲,实兼一个友谊至笃的朋友
    胡  适:追忆曾孟朴先生——精致的作品是发现了,只缺少了伟大
    梁启超: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以后研究甲骨文的自然有,而能矫正他的绝少。这是他的绝学!
    张荫麟:王国维先生之特出——先生有一特具之优长,即历史眼光之锐敏是也
    夏丏尊:弘一法师之出家——我的出家,大半由于这位夏居士的助缘。此恩永不能忘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迟了恐怕要来不及了
    夏丏尊:鲁迅翁杂忆——依旧是洋官纱吗?呃,还是洋官纱
    郁达夫:回忆鲁迅——密丝许,你胃不行,咖啡还是不吃的好,吃些生果罢
    郁达夫:怀鲁迅  ——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萧  红:回忆鲁迅先生——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郑振铎:惜周作人——他实在太可惜了
    郑振铎:悼夏丏尊先生——他的天真无邪之处,的确够得上称为一个“孩子”的
    傅斯年: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 ——准备着明天就会死,工作着仿佛永远活着的
    胡  适:丁在君这个人 ——我们是救火的,不是趁火打劫的
    鲁  迅:忆刘半农君——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
    郁达夫:敬悼许地山先生——这一种天真的性格,他就一直保持着不曾改过
    夏丏尊:白采——不知你有否一读的诚意
    朱自清:白采——他是一个有真心的人
    朱自清:我所见的叶圣陶——怎样一个人?一位老先生哩
    胡 适:追悼志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郁达夫:志摩在回忆里——这顽皮小孩,样子真生得奇怪
    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我就只想做一篇伟大的史诗,来颂美志摩和小曼
    林徽因:悼志摩——看雨后的虹去
    ……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苟且
祁宏福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失落
[加]杨慧卿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远去的春天
王芬霞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停歇的灵魂征战——托尔斯泰作品选读
黄荣华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走过 怎会懂得
周礼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羊乃书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出了轨道
孙小琪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韦伊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失落的日子:我的生活和我的童年
琼瑶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相爱的爱情
尹高洁 著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飘远的沂河童谣
王月祯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不曾改变的呼吸
谢倩霓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故事新编》手稿(一函二册)
鲁迅;郑亚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故事新编》手稿影印本
鲁迅;郑亚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语文课经典精选绘本(平装)
鲁迅;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语文课外阅读天天读经典(套装共4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鲁迅;泰戈尔;[苏]高尔基;[法]儒勒·凡尔纳;泰戈尔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赏读书系:鲁迅经典作品赏读
鲁迅;梅杰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大家小书·文学卷套(15本)现代文学 经典 名著 鲁迅 沈从文
鲁迅;沈从文;萧红;老舍;周作人;郁达夫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老北大讲义(全九册)
鲁迅;傅斯年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青少年名家经典阅读:每天都冒一点险
鲁迅;孙犁;萧红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朝花夕拾
鲁迅;博集天卷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学生时代
鲁迅;茅盾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民国时期讽刺小说经典(呐喊+子夜+林家铺子+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矛盾
不曾苟活:民国大师的风骨和底气
开学第一课:无声的中国(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语文新课标阅读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