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人口地理

西汉人口地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4-08
版次: 1
ISBN: 9787100092012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24人买过
  •   《西汉人口地理(纪念版)》系作者的博士论文,也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篇历史学博士论文。作者在系统梳理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西汉各阶段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原因,人口迁移。书后附有各郡国人口数量、增长及迁移的表格。《西汉人口地理(纪念版)》为研究汉代历史必备之书,也是目前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经典参考书。   葛剑雄,1945年出生于浙江吴兴(今属湖州),历史学博士,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人口史,》(卷一)、《中国移民史》(卷一、二)、《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悠悠长水:潭其骧传》、《走近太阳——阿里考察记》、《千年之交在天地之极:葛剑雄南极日记》、《走非洲》等。 序
    绪论
    第一节研究历史人口地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的有利因素
    第三节本书以西汉时期为研究阶段的原因

    第一篇各阶段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
    第一章现有研究成果及史料的评价
    第一节关于西汉初人口数的研究状况
    第二节《汉书·地理志》户口数的意义
    第二章从文献记载考察各地区、各阶段的人口变化
    第一节从部分侯国推测第一阶段的人口增长
    第二节部分地区一、二、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三辅地区/原长沙国地区/原吴国地区
    第三节部分地区二、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真定国/泗水国/齐郡和临淄县
    第四节部分地区第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山阳郡/营平侯国/扶阳侯国
    第三章从人口变化规律考察西汉期间的人口增长率
    第一节人口政策
    第二节婚姻状况
    第三节生育状况(总生育率及繁殖率)
    第四节净繁殖率
    第五节家庭规模
    第四章从农业生产及粮食产量考察人口的增长
    第一节粮食产量与人口的关系
    第二节主要农业区与垦田面积
    第三节农具、耕作制度、水利设施
    第四节粮食亩产的估计
    第五节从三辅地区的粮食产量增长率推测全国水平
    第五章关于武帝、宣帝时期的人口变化
    第一节武帝时“户口减半”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武帝时影响人口变化诸因素的分析
    1.自然灾害/2.战争与徭役/3.严刑杀戮/4.赋税制度的改变/5.结论
    第三节武帝末年至宣帝时户口数的特殊现象
    第四节几种误解的剖析
    本篇结论

    第二篇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第六章人口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二节利用《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汉志》测定
    人口密度的几个问题
    1.北方、西北边区的计算范围/2.行政区划变动的处
    理/3.几项说明
    第三节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表及其说明
    第四节人口分布概述
    第七章人口分布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自然条件
    第二节经济条件
    第三节政治条件
    第四节历史条件:秦代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第五节社会条件
    第六节上述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第三篇人口迁移
    第八章关中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汉初的“实关中”政策
    第二节陵县的设置与徙陵县
    第三节其他徙关中类型
    第四节自关中迁出的类型
    第五节人口迁移数的推测
    第六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
    第九章西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内地人口徙边
    第二节匈奴人的内徙
    第三节汉人徙入匈奴
    第四节羌人、氐人的迁徙
    第五节汉朝内地与西域间的人口流动
    第十章东南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汉初人口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越人内徙
    第三节武帝时徙民会稽辨正
    1.有关史料分析/2.会稽不具备接纳大量移民的条件
    第十一章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西南地区
    第二节南部地区
    第三节东北地区
    第四节特殊迁徙地——房陵、上庸
    结束语
    后记

    附表
    1.部分侯国的户口增长
    2.人口密度最高郡国
    3.各州每户平均人口
    4.各州人口密度
    5.武帝期间人口增减年份统计
    6.部分侯国户口增长率比较
    7.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人口密度
    8.人口密度最低郡国
    9.元康四年有后裔注籍关中的功臣侯
    10.元康四年后裔不在关中注籍的功臣侯
    11.徙关中实例表
    12.自关中迁出实例袁
    13.西汉徙陵县人口及其后裔统计表
    14.关中内部迁徙实例表
    15.匈奴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6.东越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7.南越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8.朝鲜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9.徙房陵、上庸诸侯王例表

    附图
    1.汉初“长安六百里内”范围图
    2.汉初长沙国图
    3.汉初吴国图
    4.秦王朝与西汉王朝疆域比较图
    5.西汉人口增长示意图
    6.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人口分布图
    7.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人口密度图
    8.赵国地形与县治分布图
    9.西汉盐铁工官及主要交通线分布图
    10.西汉陵县图
    11.人口迁入关中示意图
  • 内容简介:
      《西汉人口地理(纪念版)》系作者的博士论文,也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篇历史学博士论文。作者在系统梳理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西汉各阶段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原因,人口迁移。书后附有各郡国人口数量、增长及迁移的表格。《西汉人口地理(纪念版)》为研究汉代历史必备之书,也是目前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经典参考书。
  • 作者简介:
      葛剑雄,1945年出生于浙江吴兴(今属湖州),历史学博士,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人口史,》(卷一)、《中国移民史》(卷一、二)、《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悠悠长水:潭其骧传》、《走近太阳——阿里考察记》、《千年之交在天地之极:葛剑雄南极日记》、《走非洲》等。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历史人口地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的有利因素
    第三节本书以西汉时期为研究阶段的原因

    第一篇各阶段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
    第一章现有研究成果及史料的评价
    第一节关于西汉初人口数的研究状况
    第二节《汉书·地理志》户口数的意义
    第二章从文献记载考察各地区、各阶段的人口变化
    第一节从部分侯国推测第一阶段的人口增长
    第二节部分地区一、二、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三辅地区/原长沙国地区/原吴国地区
    第三节部分地区二、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真定国/泗水国/齐郡和临淄县
    第四节部分地区第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山阳郡/营平侯国/扶阳侯国
    第三章从人口变化规律考察西汉期间的人口增长率
    第一节人口政策
    第二节婚姻状况
    第三节生育状况(总生育率及繁殖率)
    第四节净繁殖率
    第五节家庭规模
    第四章从农业生产及粮食产量考察人口的增长
    第一节粮食产量与人口的关系
    第二节主要农业区与垦田面积
    第三节农具、耕作制度、水利设施
    第四节粮食亩产的估计
    第五节从三辅地区的粮食产量增长率推测全国水平
    第五章关于武帝、宣帝时期的人口变化
    第一节武帝时“户口减半”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武帝时影响人口变化诸因素的分析
    1.自然灾害/2.战争与徭役/3.严刑杀戮/4.赋税制度的改变/5.结论
    第三节武帝末年至宣帝时户口数的特殊现象
    第四节几种误解的剖析
    本篇结论

    第二篇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第六章人口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二节利用《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汉志》测定
    人口密度的几个问题
    1.北方、西北边区的计算范围/2.行政区划变动的处
    理/3.几项说明
    第三节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表及其说明
    第四节人口分布概述
    第七章人口分布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自然条件
    第二节经济条件
    第三节政治条件
    第四节历史条件:秦代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第五节社会条件
    第六节上述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第三篇人口迁移
    第八章关中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汉初的“实关中”政策
    第二节陵县的设置与徙陵县
    第三节其他徙关中类型
    第四节自关中迁出的类型
    第五节人口迁移数的推测
    第六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
    第九章西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内地人口徙边
    第二节匈奴人的内徙
    第三节汉人徙入匈奴
    第四节羌人、氐人的迁徙
    第五节汉朝内地与西域间的人口流动
    第十章东南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汉初人口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越人内徙
    第三节武帝时徙民会稽辨正
    1.有关史料分析/2.会稽不具备接纳大量移民的条件
    第十一章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西南地区
    第二节南部地区
    第三节东北地区
    第四节特殊迁徙地——房陵、上庸
    结束语
    后记

    附表
    1.部分侯国的户口增长
    2.人口密度最高郡国
    3.各州每户平均人口
    4.各州人口密度
    5.武帝期间人口增减年份统计
    6.部分侯国户口增长率比较
    7.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人口密度
    8.人口密度最低郡国
    9.元康四年有后裔注籍关中的功臣侯
    10.元康四年后裔不在关中注籍的功臣侯
    11.徙关中实例表
    12.自关中迁出实例袁
    13.西汉徙陵县人口及其后裔统计表
    14.关中内部迁徙实例表
    15.匈奴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6.东越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7.南越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8.朝鲜降人封侯内徙例表
    19.徙房陵、上庸诸侯王例表

    附图
    1.汉初“长安六百里内”范围图
    2.汉初长沙国图
    3.汉初吴国图
    4.秦王朝与西汉王朝疆域比较图
    5.西汉人口增长示意图
    6.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人口分布图
    7.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人口密度图
    8.赵国地形与县治分布图
    9.西汉盐铁工官及主要交通线分布图
    10.西汉陵县图
    11.人口迁入关中示意图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西汉人口地理
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黄河与中华文明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往事和近事(平装版)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天地史谭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天人之际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古今之变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往事和近事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九个片断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增订版)
葛剑雄 著
西汉人口地理
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
葛剑雄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