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

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1-06
版次: 1
ISBN: 9787010100944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2页
字数: 275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2人买过
  • 《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作为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通过这一研究,笔者主观上企望达到的目标,是对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确切地说,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所实现的变革及其实质的一种新理解。本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前提和方法问题,“本体论”的词源和汉译,“本体论”的学术流变(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等。 杨学功,1963年生,四川简阳人。198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并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兼涉当代社会理论和全球化问题。主要著作有《超越哲学同厨性神话》、《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与丰子义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与李德顺等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与吴元梁等合著)等。译著有《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与徐素华合译)。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序
    前言
    上篇"本体论"的语词和学术流变考释
    第一章前提和方法问题
    一哲学的中西差异和本书所取的语词权界
    二哲学观问题和本书的研究路径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和ontology在哲学中的地位
    四作为哲学类型的本体论和本书的问题意识
    五文本解释学的方法论和本书所持的解释观

    第二章"本体论"的词源和汉译
    一关于ontolog)r词源和汉译的讨论
    二词源和汉译讨论中的相关学理
    三本书所建议的术语使用方案

    第三章"本体论"的学术流变(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始基"问题
    二柏拉图的"理型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
    三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中的"实体"问题

    第四章"本体论"的学术流变(下)--从近代到现代
    一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中的"实体"问题及其内在矛盾
    二休谟和康德对"本体论"的诘难
    三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性质
    四"本体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遭遇
    五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历史命运和基本特征

    下篇马克思哲学对"本体论"的批判所展示的哲学新方向
    第五章哲学中革命变革的起源--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考察
    一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前期准备
    二从"自我意识"到"此岸世界"--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三"生产劳动"和"生产方式"--《巴黎手稿》和《神圣家族》
    四"人的感性活动"与"现实生活"--《提纲》和《形态》

    第六章本体论哲学批判的前提--传统哲学观批判
    一传统哲学观批判的案例分析
    二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
    三马克思哲学观的合理总结和当代确认
    四评传统教科书的哲学观

    第七章从抽象王国到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
    小引关于"世界观"的概念
    一自然:在什么意义上是"现实的"
    二社会:为什么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人:只有作为结果才能成为前提
    四实践:一种新的哲学视界
    五对几种观点的辩驳
    附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作为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通过这一研究,笔者主观上企望达到的目标,是对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确切地说,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所实现的变革及其实质的一种新理解。本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前提和方法问题,“本体论”的词源和汉译,“本体论”的学术流变(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等。
  • 作者简介:
    杨学功,1963年生,四川简阳人。198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并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兼涉当代社会理论和全球化问题。主要著作有《超越哲学同厨性神话》、《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与丰子义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与李德顺等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与吴元梁等合著)等。译著有《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与徐素华合译)。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目录:

    前言
    上篇"本体论"的语词和学术流变考释
    第一章前提和方法问题
    一哲学的中西差异和本书所取的语词权界
    二哲学观问题和本书的研究路径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和ontology在哲学中的地位
    四作为哲学类型的本体论和本书的问题意识
    五文本解释学的方法论和本书所持的解释观

    第二章"本体论"的词源和汉译
    一关于ontolog)r词源和汉译的讨论
    二词源和汉译讨论中的相关学理
    三本书所建议的术语使用方案

    第三章"本体论"的学术流变(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始基"问题
    二柏拉图的"理型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
    三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中的"实体"问题

    第四章"本体论"的学术流变(下)--从近代到现代
    一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中的"实体"问题及其内在矛盾
    二休谟和康德对"本体论"的诘难
    三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性质
    四"本体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遭遇
    五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历史命运和基本特征

    下篇马克思哲学对"本体论"的批判所展示的哲学新方向
    第五章哲学中革命变革的起源--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考察
    一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前期准备
    二从"自我意识"到"此岸世界"--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三"生产劳动"和"生产方式"--《巴黎手稿》和《神圣家族》
    四"人的感性活动"与"现实生活"--《提纲》和《形态》

    第六章本体论哲学批判的前提--传统哲学观批判
    一传统哲学观批判的案例分析
    二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
    三马克思哲学观的合理总结和当代确认
    四评传统教科书的哲学观

    第七章从抽象王国到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
    小引关于"世界观"的概念
    一自然:在什么意义上是"现实的"
    二社会:为什么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人:只有作为结果才能成为前提
    四实践:一种新的哲学视界
    五对几种观点的辩驳
    附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