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06-09
版次: 1
ISBN: 9787030177896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4页
字数: 40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27人买过
  •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是中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第一本研究方法论著作。在吸收国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紧密结合中国公共管理实际,以研究为中心,给出了包括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与具体研究技术在内的研究方法体系框架。全书分为四篇十六章,其中“基础篇”在展示不同研究过程的基础上,从不同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不同“世界”出发,探讨了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价值论不同假定所影响形成的不同研究方法论,分析比较了两种极端的方法论即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对于实际研究过程的影响。“问题分析篇幅”阐述了公共管理研究从问题形成到理论构建的过程,对问题、变量、假设等关键概念进行了辨析,给出了构建理论的不同方法并将其整合;“研究设计篇”在分析研究设计诸多要素的基础上,介绍了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有关效度和信度问题;“研究实施与沟通篇”分析比较了各种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研究报告、研究建议的分析和沟通等知识传播方式,探索了研究伦理的相关问题。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以“研究是一个普遍行为”为出发点,秉承问题导向的视角,较系统地给出了分析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论及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并辅以相关研究实例,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全貌与具体操作。《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可作为大学公共管理类本专科生、MPA和研究生的教材或辅导教材,也适合于各类管理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学习者阅读和参考。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本书的目的与结构
    第二章研究与研究过程
    第一节研究与研究分类
    第二节研究过程及其特征
    第三章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研究方法论与方法体系
    第一节研究方法论的形成
    第二节研究方法论的三维框架及不同表现形式
    第三节研究方法体系及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篇问题分析篇
    第四章研究问题的识别
    第一节研究问题概述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发掘
    第三节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五章研究综述的形成
    第一节研究综述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文献的检索
    第三节研究综述的撰写
    第六章理论构建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概念和命题
    第二节变量
    第三节假设
    第四节理论
    第七章理论构建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系统分析
    第二节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三节制度分析
    第四节因果关系分析
    第五节分析方法的集成
    参考文献

    第三篇研究设计篇
    第八章研究设计的系统构成
    第一节研究设计概述
    第二节研究干预和抽样
    第三节分析单元和时间框架
    第九章质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行动研究
    第二节案例研究
    第十章量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实验研究
    第二节统计调查
    第十一章研究信度和效度
    第一节信度与效度
    第二节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第三节不同研究方法的效度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篇结果实施与沟通篇
    第十二章资料收集方法
    第一节资料相关概念
    第二节观察法
    第三节访谈法
    第四节问卷法
    第五节资料收集方式的比较
    第十三章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定性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定性资料的分析
    第十四章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定量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定量资料的特征性分析
    第三节定量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定量资料的解释性分析
    第十五章公共管理研究知识的传播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三节公共管理研究建议的分析
    第四节公共管理研究建议的沟通
    第十六章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从伦理到研究伦理
    第二节研究伦理问题:特征与类型
    第三节研究伦理问题:规范与解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公共管理类SSCI源期刊一览(2005年)
    附录2参考文献的标注与编排
    附录3霍桑实验
    附录4中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附录5美国公共管理协会伦理规范
  •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是中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第一本研究方法论著作。在吸收国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紧密结合中国公共管理实际,以研究为中心,给出了包括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与具体研究技术在内的研究方法体系框架。全书分为四篇十六章,其中“基础篇”在展示不同研究过程的基础上,从不同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不同“世界”出发,探讨了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价值论不同假定所影响形成的不同研究方法论,分析比较了两种极端的方法论即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对于实际研究过程的影响。“问题分析篇幅”阐述了公共管理研究从问题形成到理论构建的过程,对问题、变量、假设等关键概念进行了辨析,给出了构建理论的不同方法并将其整合;“研究设计篇”在分析研究设计诸多要素的基础上,介绍了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有关效度和信度问题;“研究实施与沟通篇”分析比较了各种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研究报告、研究建议的分析和沟通等知识传播方式,探索了研究伦理的相关问题。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以“研究是一个普遍行为”为出发点,秉承问题导向的视角,较系统地给出了分析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论及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并辅以相关研究实例,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全貌与具体操作。《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可作为大学公共管理类本专科生、MPA和研究生的教材或辅导教材,也适合于各类管理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学习者阅读和参考。
  • 目录: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本书的目的与结构
    第二章研究与研究过程
    第一节研究与研究分类
    第二节研究过程及其特征
    第三章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研究方法论与方法体系
    第一节研究方法论的形成
    第二节研究方法论的三维框架及不同表现形式
    第三节研究方法体系及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篇问题分析篇
    第四章研究问题的识别
    第一节研究问题概述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发掘
    第三节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五章研究综述的形成
    第一节研究综述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文献的检索
    第三节研究综述的撰写
    第六章理论构建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概念和命题
    第二节变量
    第三节假设
    第四节理论
    第七章理论构建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系统分析
    第二节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三节制度分析
    第四节因果关系分析
    第五节分析方法的集成
    参考文献

    第三篇研究设计篇
    第八章研究设计的系统构成
    第一节研究设计概述
    第二节研究干预和抽样
    第三节分析单元和时间框架
    第九章质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行动研究
    第二节案例研究
    第十章量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实验研究
    第二节统计调查
    第十一章研究信度和效度
    第一节信度与效度
    第二节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第三节不同研究方法的效度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篇结果实施与沟通篇
    第十二章资料收集方法
    第一节资料相关概念
    第二节观察法
    第三节访谈法
    第四节问卷法
    第五节资料收集方式的比较
    第十三章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定性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定性资料的分析
    第十四章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定量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定量资料的特征性分析
    第三节定量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定量资料的解释性分析
    第十五章公共管理研究知识的传播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三节公共管理研究建议的分析
    第四节公共管理研究建议的沟通
    第十六章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从伦理到研究伦理
    第二节研究伦理问题:特征与类型
    第三节研究伦理问题:规范与解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公共管理类SSCI源期刊一览(2005年)
    附录2参考文献的标注与编排
    附录3霍桑实验
    附录4中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附录5美国公共管理协会伦理规范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