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非建筑: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集

建筑·非建筑: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6-03
版次: 1
ISBN: 9787112079797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0页
分类: 工程技术
4人买过
  • 超越建筑本身狭窄的思维范畴,从非建筑的角度思考建筑,将使建筑获得崭新的发展可能。然而新的观念及途径并非像传统的建筑知识或技能那样,通过学习便能掌握,相反,需要永远置身于开路先锋的位置不懈地探索开拓,才能得到一点一滴的收获。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展览的方式,激励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建筑,培养最基本的建筑设计的探索求新精神。从参展的约200件作品来看,不仅数量远远超过了我们所预期的总量,而且这些作品所反映出的设计思路的广泛程度超出了最新建筑理论的范畴。《建筑·非建筑: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集》尽管我们试图从17个方面归纳阐述这些作品的不同设计思想,但即便属于同一类的作品,仍然具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新的见解。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未来遐想的建筑思想观念展示,其中某些探索更是令人激动,耐人寻味,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建筑前景。 前言
    第一部分
    建筑/非建筑(徐卫国)
    为什么要建筑先锋(罗丽)
    ABB学生作品展评奖——评委的话(尼尔·林奇)
    重新审视建筑(吴长福/卢永毅)
    “是建筑,还是房子?”(王澍)
    跨越学科边缘地(吕品晶)

    第二部分
    叙事
    雌雄同体
    时空机器
    蚂蚁漫游
    仿生
    海胆
    手势
    草履虫
    向工业产品学习
    建筑万花筒
    幻灯机
    生命建筑
    培植建筑
    行为城市
    细胞空间
    切割
    数字化生成
    病毒变异
    启德机场住宅
    参数化编写方案
    平衡
    堆积
    “间”城
    微型城市
    信息建构
    网络与建筑
    信息通道
    城市记忆体
    听觉建筑
    胡同游
    听墙
    四度空间
    空间/时间
    时间/地点/行为
    折韵
    未来遐思
    零的建筑
    饮食·北京
    失忆丛林
    寄生
    历史·传统·地域
    复制传统
    宅之间
    戏盒子
    开放年代

    传承与繁衍
    思考城市
    城市再造
    都市屏风
    都市混血儿
    建筑城市/城市建筑
    矩阵
    马赛克
    准建筑
    充气建筑
    虚拟形态
    寻找建筑的非建筑对应
    探索材性
    纸板房
    希望空间
    拓展生存空间
    地下北京
    门与非门
    物理学的启示
    量子城市主义
    磁力与空间
    来自各院校的学生作业
    车间
    城市聚落——吴山伍公山保护性改造
    印度孟买现代艺术博物馆
    北京法源寺地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
    休闲空间与茶道
    希腊利瓦迪·奥林巴斯公共空间设计
    四川美术学院校园概念规划
    湿地园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
    设计与构造
    赫尔辛基媒体实验室
    分区规范

    第三部分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
    双年展2004国际学生作品评委名单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
    双年展2004国际学生作品获奖名单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
    双年展2004国际学生其他作品名单(集体)
    海报
  • 内容简介:
    超越建筑本身狭窄的思维范畴,从非建筑的角度思考建筑,将使建筑获得崭新的发展可能。然而新的观念及途径并非像传统的建筑知识或技能那样,通过学习便能掌握,相反,需要永远置身于开路先锋的位置不懈地探索开拓,才能得到一点一滴的收获。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展览的方式,激励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建筑,培养最基本的建筑设计的探索求新精神。从参展的约200件作品来看,不仅数量远远超过了我们所预期的总量,而且这些作品所反映出的设计思路的广泛程度超出了最新建筑理论的范畴。《建筑·非建筑: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集》尽管我们试图从17个方面归纳阐述这些作品的不同设计思想,但即便属于同一类的作品,仍然具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新的见解。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未来遐想的建筑思想观念展示,其中某些探索更是令人激动,耐人寻味,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建筑前景。
  •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建筑/非建筑(徐卫国)
    为什么要建筑先锋(罗丽)
    ABB学生作品展评奖——评委的话(尼尔·林奇)
    重新审视建筑(吴长福/卢永毅)
    “是建筑,还是房子?”(王澍)
    跨越学科边缘地(吕品晶)

    第二部分
    叙事
    雌雄同体
    时空机器
    蚂蚁漫游
    仿生
    海胆
    手势
    草履虫
    向工业产品学习
    建筑万花筒
    幻灯机
    生命建筑
    培植建筑
    行为城市
    细胞空间
    切割
    数字化生成
    病毒变异
    启德机场住宅
    参数化编写方案
    平衡
    堆积
    “间”城
    微型城市
    信息建构
    网络与建筑
    信息通道
    城市记忆体
    听觉建筑
    胡同游
    听墙
    四度空间
    空间/时间
    时间/地点/行为
    折韵
    未来遐思
    零的建筑
    饮食·北京
    失忆丛林
    寄生
    历史·传统·地域
    复制传统
    宅之间
    戏盒子
    开放年代

    传承与繁衍
    思考城市
    城市再造
    都市屏风
    都市混血儿
    建筑城市/城市建筑
    矩阵
    马赛克
    准建筑
    充气建筑
    虚拟形态
    寻找建筑的非建筑对应
    探索材性
    纸板房
    希望空间
    拓展生存空间
    地下北京
    门与非门
    物理学的启示
    量子城市主义
    磁力与空间
    来自各院校的学生作业
    车间
    城市聚落——吴山伍公山保护性改造
    印度孟买现代艺术博物馆
    北京法源寺地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
    休闲空间与茶道
    希腊利瓦迪·奥林巴斯公共空间设计
    四川美术学院校园概念规划
    湿地园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
    设计与构造
    赫尔辛基媒体实验室
    分区规范

    第三部分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
    双年展2004国际学生作品评委名单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
    双年展2004国际学生作品获奖名单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
    双年展2004国际学生其他作品名单(集体)
    海报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