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030511058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5页
字数: 3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0人买过
  •   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传热与传质问题与工农业生产及工程实际联系紧密,了解多孔介质内部结构特性及热质传递规律对相关领域的过程优化和效率提升有重要作用。《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重点关注全部填充及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问题。第2~4章探讨了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耦合效应的有限元数值求解及电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第5~7章探讨了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交界面滑移效应的有限元数值求解及交界面滑移效应的PIV实验测试研究,第8、9章介绍了多孔介质内部结构X-CT实验测试方法,并探讨了多孔介质的结构重构和LBM方法的数值求解。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既可作为本科院校学生及研究生参考用书,亦可供相关领域学者参考。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多孔介质的基本概念
    1.1.1 多孔介质的定义
    1.1.2 多孔介质的结构参数
    1.1.3 流体属性
    1.2 基本方程
    1.2.1 渗流速度与连续性方程
    1.2.2 动量方程
    1.3 多孔介质中传递过程及其耦合机理
    1.4 多孔介质与流体空间交界面处的滑移效应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耦合效应的机理和数学描述
    2.1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耦合效应
    2.1.1 局域平衡假设
    2.1.2 非平衡态区域的划分
    2.1.3 二维体系内传热传质耦合
    2.2 数学建模及求解方法
    2.2.1 封闭腔体内自然对流传热传质耦合扩散效应的数学模型
    2.2.2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封闭腔体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交叉耦合扩散效应数值模拟
    3.1 稳态水平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导致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3.1.1 双浮升力自然对流机理分析
    3.1.2 瑞利数、浮升力比数及刘易斯数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3.1.3 瑞利数、浮升力比数和刘易斯数对边壁传热传质速率的影响
    3.2 热附加扩散效应——索瑞特效应
    3.2.1 索瑞特效应对传热传质的影响
    3.2.2 索瑞特效应的影响机理
    3.3 扩散附加热效应——杜弗尔效应
    3.3.1 杜弗尔效应对传热传质的影响
    3.3.2 扩散附加热效应的影响机理
    3.4 考虑交叉耦合扩散效应传热传质的综合关联式
    参考文献

    第4章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电化学测量
    4.1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其实验系统
    4.1.1 实验系统
    4.1.2 实验原理及方法
    4.1.3 实验步骤
    4.2 温度场及浓度场测试及结果
    4.2.1 多孔腔体内的温度场及浓度场分布
    4.2.2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4.3 封闭腔体内自然对流传热传质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 封闭腔体内的温度测量
    4.3.2 努塞特数随时间的变化
    4.3.3 壁面上舍伍德数的分布情况
    4.3.4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参考文献

    第5章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滑移效应的数学模型
    5.1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滑移效应的描述
    5.1.1 多孔介质与流体空间交界面处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5.1.2 界面滑移条件的研究进展
    5.2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流动及传热的数学模型
    5.2.1 微观尺度下质点的控制方程
    5.2.2 基于体积平均法的控制方程
    5.2.3 宏观尺度下的控制方程
    参考文献

    第6章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传热传质及交界面处滑移效应的分析
    6.1 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6.2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传热传质分析
    6.2.1 典型工况
    6.2.2 多孔介质结构特性的影响
    6.2.3 流动参数的影响
    6.2.4 交界面应力滑移条件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6.3 填充规则型多孔介质复合腔体界面滑移效应的分析
    6.3.1 滑移效应对流动的影响
    6.3.2 滑移效应对传热的影响
    6.4 部分填充实际多孔介质交界面处滑移效应分析
    6.5 双层多孔介质与流体交界面处速度滑移系数的分析
    6.5.1 多孔介质结构特性的影响
    6.5.2 流体物性及流动参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章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腔体交界面处的滑移效应实验研究
    7.1 实验研究进展
    7.2 PIV测试原理及实验研究
    7.2.1 PIV测试原理及图像处理
    7.2.2 实验方案
    7.3 测试结果及处理分析
    7.3.1 典型测试工况
    7.3.2 黏性应力滑移系数的测试分析
    7.4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
    7.4.1 典型工况下的流线分布比较
    7.4.2 不同高度处的速度分布比较
    参考文献

    第8章 实际多孔介质结构的三维重构
    8.1 X-CT测试原理
    8.2 多孔介质内部结构X-CT图像处理
    8.2.1 多孔介质内部切片结构的X-CT扫描及图像处理
    8.2.2 图像的去噪
    8.2.3 空间平滑滤波
    8.2.4 频率域滤波
    8.2.5 图像增强
    8.2.6 边缘获取
    8.2.7 图像分割
    8.2.8 最大类间方差法
    8.3 三维多孔介质的重构
    8.3.1 三维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获取
    8.3.2 三维多孔介质重构后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基于LBM的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介观模拟
    9.1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9.1.1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研究进展
    9.1.2 LBM模型
    9.1.3 热LBM模型
    9.1.4 LBM程序结构
    9.1.5 LBM在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中的应用
    9.2 二维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LBM数值模拟
    9.2.1 二维多孔介质/流体腔体内自然对流的LBM模型
    9.2.2 流固耦合计算与验证
    9.2.3 二维LBM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9.3 真实三维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LBM数值模拟
    9.3.1 物理模型
    9.3.2 算法与验证
    9.3.3 真实多孔介质腔体LBM模拟结果
    9.3.4 三维多孔介质腔体自然对流的研究
    9.3.5 三维复合腔体多孔介质交界面流动传热的研究
    参考文献
    基本符号表
  • 内容简介:
      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传热与传质问题与工农业生产及工程实际联系紧密,了解多孔介质内部结构特性及热质传递规律对相关领域的过程优化和效率提升有重要作用。《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重点关注全部填充及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问题。第2~4章探讨了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耦合效应的有限元数值求解及电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第5~7章探讨了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交界面滑移效应的有限元数值求解及交界面滑移效应的PIV实验测试研究,第8、9章介绍了多孔介质内部结构X-CT实验测试方法,并探讨了多孔介质的结构重构和LBM方法的数值求解。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既可作为本科院校学生及研究生参考用书,亦可供相关领域学者参考。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多孔介质的基本概念
    1.1.1 多孔介质的定义
    1.1.2 多孔介质的结构参数
    1.1.3 流体属性
    1.2 基本方程
    1.2.1 渗流速度与连续性方程
    1.2.2 动量方程
    1.3 多孔介质中传递过程及其耦合机理
    1.4 多孔介质与流体空间交界面处的滑移效应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耦合效应的机理和数学描述
    2.1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耦合效应
    2.1.1 局域平衡假设
    2.1.2 非平衡态区域的划分
    2.1.3 二维体系内传热传质耦合
    2.2 数学建模及求解方法
    2.2.1 封闭腔体内自然对流传热传质耦合扩散效应的数学模型
    2.2.2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封闭腔体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交叉耦合扩散效应数值模拟
    3.1 稳态水平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导致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3.1.1 双浮升力自然对流机理分析
    3.1.2 瑞利数、浮升力比数及刘易斯数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3.1.3 瑞利数、浮升力比数和刘易斯数对边壁传热传质速率的影响
    3.2 热附加扩散效应——索瑞特效应
    3.2.1 索瑞特效应对传热传质的影响
    3.2.2 索瑞特效应的影响机理
    3.3 扩散附加热效应——杜弗尔效应
    3.3.1 杜弗尔效应对传热传质的影响
    3.3.2 扩散附加热效应的影响机理
    3.4 考虑交叉耦合扩散效应传热传质的综合关联式
    参考文献

    第4章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电化学测量
    4.1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其实验系统
    4.1.1 实验系统
    4.1.2 实验原理及方法
    4.1.3 实验步骤
    4.2 温度场及浓度场测试及结果
    4.2.1 多孔腔体内的温度场及浓度场分布
    4.2.2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4.3 封闭腔体内自然对流传热传质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 封闭腔体内的温度测量
    4.3.2 努塞特数随时间的变化
    4.3.3 壁面上舍伍德数的分布情况
    4.3.4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参考文献

    第5章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滑移效应的数学模型
    5.1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滑移效应的描述
    5.1.1 多孔介质与流体空间交界面处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5.1.2 界面滑移条件的研究进展
    5.2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流动及传热的数学模型
    5.2.1 微观尺度下质点的控制方程
    5.2.2 基于体积平均法的控制方程
    5.2.3 宏观尺度下的控制方程
    参考文献

    第6章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传热传质及交界面处滑移效应的分析
    6.1 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6.2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传热传质分析
    6.2.1 典型工况
    6.2.2 多孔介质结构特性的影响
    6.2.3 流动参数的影响
    6.2.4 交界面应力滑移条件对流动和传热传质的影响
    6.3 填充规则型多孔介质复合腔体界面滑移效应的分析
    6.3.1 滑移效应对流动的影响
    6.3.2 滑移效应对传热的影响
    6.4 部分填充实际多孔介质交界面处滑移效应分析
    6.5 双层多孔介质与流体交界面处速度滑移系数的分析
    6.5.1 多孔介质结构特性的影响
    6.5.2 流体物性及流动参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章 部分填充多孔介质腔体交界面处的滑移效应实验研究
    7.1 实验研究进展
    7.2 PIV测试原理及实验研究
    7.2.1 PIV测试原理及图像处理
    7.2.2 实验方案
    7.3 测试结果及处理分析
    7.3.1 典型测试工况
    7.3.2 黏性应力滑移系数的测试分析
    7.4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
    7.4.1 典型工况下的流线分布比较
    7.4.2 不同高度处的速度分布比较
    参考文献

    第8章 实际多孔介质结构的三维重构
    8.1 X-CT测试原理
    8.2 多孔介质内部结构X-CT图像处理
    8.2.1 多孔介质内部切片结构的X-CT扫描及图像处理
    8.2.2 图像的去噪
    8.2.3 空间平滑滤波
    8.2.4 频率域滤波
    8.2.5 图像增强
    8.2.6 边缘获取
    8.2.7 图像分割
    8.2.8 最大类间方差法
    8.3 三维多孔介质的重构
    8.3.1 三维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获取
    8.3.2 三维多孔介质重构后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基于LBM的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介观模拟
    9.1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9.1.1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研究进展
    9.1.2 LBM模型
    9.1.3 热LBM模型
    9.1.4 LBM程序结构
    9.1.5 LBM在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中的应用
    9.2 二维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LBM数值模拟
    9.2.1 二维多孔介质/流体腔体内自然对流的LBM模型
    9.2.2 流固耦合计算与验证
    9.2.3 二维LBM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9.3 真实三维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LBM数值模拟
    9.3.1 物理模型
    9.3.2 算法与验证
    9.3.3 真实多孔介质腔体LBM模拟结果
    9.3.4 三维多孔介质腔体自然对流的研究
    9.3.5 三维复合腔体多孔介质交界面流动传热的研究
    参考文献
    基本符号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材料吸声性能建模与增强
任树伟,卢天健,曾向阳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介质非线性渗流及试井分析
傅礼兵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王国奇遇记(“院士带你去探索”科普绘本第三辑)
黄洵杰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介质力学
王琳琳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材料基础与应用
刘培生、梅乐夫、程伟 编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隙介质力学行为与流固耦合数值方法
黄林冲;马建军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介质燃烧理论与模拟
解茂昭;史俊瑞;刘宏升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钛骨科植入假体增材制造工程学基础/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丛书
李祥、王林、王玲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碳的合成与应用(Porous Carbons: 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s)
[日]稻垣道夫;[日]糸井弘行;康飞宇(Michio Inagaki;Hiroyuki Itoi;Feiyu Kang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弹性海底声学
[美]Nicholas P. Chotiros(尼古拉斯 · P. 乔蒂罗斯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介质非达西高速渗流研究
吴金随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多孔口紊动浮射流
王颖;张巧玲;杨振东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外资研发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陈宝明、杨娟、丁明磊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再造新动能—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宝明、吴家喜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典案例
陈宝明、李东红、于良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首都创新2020:面对未来的战略选择
陈宝明、彭春燕、丁明磊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易思青年·创新前沿2014:走向创新管理
陈宝明、吴家喜 编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与案例精选(第2版)/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案例教程系列
陈宝明 编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版)
陈宝明、潘云燕、叶培松 编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与案例精选
陈宝明、宣军英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气候外交
陈宝明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陈宝明、许巨定、张丽华 著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C语言程序设计
陈宝明、骆红波、许巨定 主编
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传质
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
陈宝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