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2
版次: 1
ISBN: 9787543957459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6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0人买过
  •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以易学的阴阳观为考察对象,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周易》经传及其历代注解文本中搜寻古代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发展的轨迹。全书共四章。首先考辩《周易》卦爻辞蕴含的思维倾向,从源头上探讨《周易》古经与阴阳思想的结合点,梳理《易大传》所开拓的阴阳变易思想的基本模式;然后选取易学史上阴阳变易思想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两汉与两宋时期几位重要思想家的易学思想加以剖析;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古代易学阴阳观的总结者。通过对易学中阴阳对待思维形成及演进路径的勾勒,重点对易学中的阴阳相荡、致极则反、阴阳对待、阴阳流转、阴阳协和等命题作出梳理。《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通过对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易学家对易学阴阳辩证关系的理解、认识,力图发掘易学阴阳观的内核与特质,考究阴阳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诸领域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郭君铭,1968年生于河北青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家乡小县城完成中学学业,1988年考入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大学毕业后在保定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了七年。1999年负笈北上,用六年时间分别在中央党校和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哲学,200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教授。
      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易学哲学;因工作需要,对一些现实问题也有所关注和涉猎。近年来曾经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至目前为止,已出版学术专著《扬雄法言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参与《世界入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多元理性的碰撞与选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等书的编纂,在各类报刊、文集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引言

    第一章《周易》经传中的阴阳观和变易思想
    一、《周易》古经中的对待观和转化意识
    (一)爻画、卦象中体现的二分原则
    (二)从卦序编排看对立面之间的关系和对立的种类
    (三)卦名和卦爻辞中的对待观和转化变易意识
    二、通行本《易传》对古经的哲学升华
    (一)易与阴阳
    (二)《彖传》中的辩证思想
    (三)《系辞》概括提炼的阴阳变易原理

    第二章汉代易学中阴阳理论的系统化
    一、汉易对易学问题和概念的凸显
    二、京房对阴阳变易思想的拓展
    (一)京房对易的理解
    (二)京房易学的重要思想基础——卦气说
    (三)京房的易学新体系
    (四)京房易学体系中的辩证思想
    三、扬雄《太玄》世界图式对阴阳消息原理的阐发
    (一)《太玄》的世界图式
    (二)“阴阳更巡”与“罔直蒙酋冥”
    (三)“三仪同科”的“阴阳消息之计”
    (四)“好其所新”与“因循革化”

    第三章道学义理派易学的阴阳变易思想
    一、程氏易:“随时变易以从道”
    (一)程氏之“易”
    (二)“所以阴阳者是道”
    (三)“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四)“往来屈伸感应之理”和“物极必反”
    二、横渠易:“气之生即是易是道”
    (一)“八卦本天道”的易学观
    (二)“凡象皆气”
    (三)“一物两体”
    (四)“太和”细缊背景下的变与化
    三、朱子易:“道之体用,不外乎阴阳”
    (一)“稽实待虚,存体应用”
    (二)“易只是一阴一阳”
    (三)“道是太极”
    (四)“有是理,便有是气”

    第四章明末清初王夫之对易学阴阳观的总结:“一阴一阳之道为易之全体”
    一、“乾坤并建以统易”
    二、阴阳有实之谓诚
    三、独阴不成,孤阳不生
    四、太极者,无所不及也
    五、神者,道之妙万物者也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 内容简介: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以易学的阴阳观为考察对象,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周易》经传及其历代注解文本中搜寻古代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发展的轨迹。全书共四章。首先考辩《周易》卦爻辞蕴含的思维倾向,从源头上探讨《周易》古经与阴阳思想的结合点,梳理《易大传》所开拓的阴阳变易思想的基本模式;然后选取易学史上阴阳变易思想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两汉与两宋时期几位重要思想家的易学思想加以剖析;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古代易学阴阳观的总结者。通过对易学中阴阳对待思维形成及演进路径的勾勒,重点对易学中的阴阳相荡、致极则反、阴阳对待、阴阳流转、阴阳协和等命题作出梳理。《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通过对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易学家对易学阴阳辩证关系的理解、认识,力图发掘易学阴阳观的内核与特质,考究阴阳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诸领域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 作者简介:
      郭君铭,1968年生于河北青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家乡小县城完成中学学业,1988年考入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大学毕业后在保定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了七年。1999年负笈北上,用六年时间分别在中央党校和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哲学,200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教授。
      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易学哲学;因工作需要,对一些现实问题也有所关注和涉猎。近年来曾经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至目前为止,已出版学术专著《扬雄法言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参与《世界入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多元理性的碰撞与选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等书的编纂,在各类报刊、文集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周易》经传中的阴阳观和变易思想
    一、《周易》古经中的对待观和转化意识
    (一)爻画、卦象中体现的二分原则
    (二)从卦序编排看对立面之间的关系和对立的种类
    (三)卦名和卦爻辞中的对待观和转化变易意识
    二、通行本《易传》对古经的哲学升华
    (一)易与阴阳
    (二)《彖传》中的辩证思想
    (三)《系辞》概括提炼的阴阳变易原理

    第二章汉代易学中阴阳理论的系统化
    一、汉易对易学问题和概念的凸显
    二、京房对阴阳变易思想的拓展
    (一)京房对易的理解
    (二)京房易学的重要思想基础——卦气说
    (三)京房的易学新体系
    (四)京房易学体系中的辩证思想
    三、扬雄《太玄》世界图式对阴阳消息原理的阐发
    (一)《太玄》的世界图式
    (二)“阴阳更巡”与“罔直蒙酋冥”
    (三)“三仪同科”的“阴阳消息之计”
    (四)“好其所新”与“因循革化”

    第三章道学义理派易学的阴阳变易思想
    一、程氏易:“随时变易以从道”
    (一)程氏之“易”
    (二)“所以阴阳者是道”
    (三)“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四)“往来屈伸感应之理”和“物极必反”
    二、横渠易:“气之生即是易是道”
    (一)“八卦本天道”的易学观
    (二)“凡象皆气”
    (三)“一物两体”
    (四)“太和”细缊背景下的变与化
    三、朱子易:“道之体用,不外乎阴阳”
    (一)“稽实待虚,存体应用”
    (二)“易只是一阴一阳”
    (三)“道是太极”
    (四)“有是理,便有是气”

    第四章明末清初王夫之对易学阴阳观的总结:“一阴一阳之道为易之全体”
    一、“乾坤并建以统易”
    二、阴阳有实之谓诚
    三、独阴不成,孤阳不生
    四、太极者,无所不及也
    五、神者,道之妙万物者也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经济带发展
高国力 刘保奎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 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 李国平 刘秉镰 冯奎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021经济卷)/长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史安娜 著;张兵、潘海英 编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三峡赋写意山水百米长卷
萧中胤 著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经济带统计年鉴(附光盘2022汉英对照)(精)
长江经济带发展统计监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珍稀水生动物手绘图鉴 科技民生报告
中国水产学会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生态与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张玉蓉,郑涛,樊信友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周毅仁 刘波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小史
许倬云 著,博集天卷 出品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国际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 旅游 新华正版
作者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下游地区常见硅藻图集
王全喜,尤庆敏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长江这10年
李鲁平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易学阴阳观研究
扬雄《法言》思想研究
郭君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