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22-05
版次: 1
ISBN: 9787101156843
定价: 8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34页
字数: 400.000千字
107人买过
  • 《法华玄义》,十卷,与《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合称“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本书以五重玄义(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五个步骤的解释经典大意的方法)详细解释《妙法莲华经》的要旨,阐明开显法门的纯圆独妙,确定《妙法莲华经》在佛一代所说诸经中的位置,实际上是天台宗对于整个佛教的概论。具体而言,全书分为“七番共解” 和“五重各说”两部分,前者是用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七科讲解五重玄义这一方法的意义,后者是对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各作详细解释。
      此次整理,以《永乐北藏》本为底本,以《永乐南藏》本、《嘉兴藏》本、《大正藏》本和《赵城金藏》残本为校本加以标点、校勘,并对重要词语、典故进行注释。 智顗(538~597),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市)人,祖籍颖川(河南禹州),俗姓陈,字德安,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故世称“智者大师”。他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为天台三大部;又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称为天台五小部。

    灌顶(561~632),俗姓吴,字法云,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迁临海章安(今属浙江),故又有章安大师、章安尊者之号。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均由他记录整理成书。智顗思想,多经他传播才得以流传。著述有《涅槃玄义》《涅槃疏经》《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观心论疏》《智者大师别传》。

    夏德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史方向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方向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佛教史研究,已出版专著《南朝僧尼与佛教中国化》《晋隋之际佛教戒律的两次变革》,参与《世界佛教通史》的写作,独立完成第十四卷《世界佛教大事年表》,合作完成第五卷《宋元明清佛教史》,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法音》《佛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前言

    征引文献目录

    法华私记缘起

    序王五

    私序王九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五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五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下

    附录 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传  

       
  • 内容简介:
    《法华玄义》,十卷,与《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合称“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本书以五重玄义(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五个步骤的解释经典大意的方法)详细解释《妙法莲华经》的要旨,阐明开显法门的纯圆独妙,确定《妙法莲华经》在佛一代所说诸经中的位置,实际上是天台宗对于整个佛教的概论。具体而言,全书分为“七番共解” 和“五重各说”两部分,前者是用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七科讲解五重玄义这一方法的意义,后者是对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各作详细解释。
      此次整理,以《永乐北藏》本为底本,以《永乐南藏》本、《嘉兴藏》本、《大正藏》本和《赵城金藏》残本为校本加以标点、校勘,并对重要词语、典故进行注释。
  • 作者简介:
    智顗(538~597),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市)人,祖籍颖川(河南禹州),俗姓陈,字德安,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故世称“智者大师”。他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为天台三大部;又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称为天台五小部。

    灌顶(561~632),俗姓吴,字法云,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迁临海章安(今属浙江),故又有章安大师、章安尊者之号。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均由他记录整理成书。智顗思想,多经他传播才得以流传。著述有《涅槃玄义》《涅槃疏经》《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观心论疏》《智者大师别传》。

    夏德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史方向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方向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佛教史研究,已出版专著《南朝僧尼与佛教中国化》《晋隋之际佛教戒律的两次变革》,参与《世界佛教通史》的写作,独立完成第十四卷《世界佛教大事年表》,合作完成第五卷《宋元明清佛教史》,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法音》《佛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 目录:
     前言

    征引文献目录

    法华私记缘起

    序王五

    私序王九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五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五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下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下

    附录 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传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
董群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五百问论校释(上下)
湛然 著;释真定 注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说什么
惟贤法师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新释
[日]庭野日敬 著;释真定 译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译注
俞学明、向慧 编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四要品解读
定广 著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学修旨要
心皓法师 著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新释
[日]庭野日敬 著;释真定 译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玄赞(卷1)(精)/敦煌草书写本识粹
吕义 著;马德、吕洞达、吕义 编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会义
[明]智旭 著;楼宇烈 编;楼宇烈 译;于德隆 校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思想
林保尧 著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法华经故事
樊锦诗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律制与礼制之间
夏德美 著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肇论新疏
夏德美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四卷: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夏德美 著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晋隋之际佛教戒律的两次变革
夏德美 著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人一生要知道的中国艺术
夏德美、童小珍 编著
法华玄义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平装繁体竖排)
人一生要知道的中国艺术
夏德美、童小珍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