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碳排放差异性问题研究

区际碳排放差异性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513642828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2页
字数: 255千字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合作却步履维艰,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各国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无法制定公平合理的减排责任承担方案。 
      本书以CO2排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国家间、地区间的CO2排放分布差异性。首先,结合经济、人口、自然资源等变量指标,对全球主要国家历史累积CO2排放分布进行综合测度;其次,对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排放国家CO2排放演化趋势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经典文献以及回归方程分解法对造成中国国内CO2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郑佳佳,女,河南郑州人。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河南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碳排放问题等。 
      已在《科学学研究》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产经评论》 《华东经济管理》 等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数篇,相关论文曾获得中国平安励志论文奖。已出版学术专著《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经济学》(合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碳排放 
       1.2.2差异性 
       1.2.3区际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研究方法 
       1.3.2数据来源 
      1.4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1.4.1研究框架 
       1.4.2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难点、主要创新点及可能的不足 
       1.5.1研究的难点 
       1.5.2主要创新点 
       1.5.3可能的不足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对碳排放差异性测度方面的研究 
       2.1.1国外研究综述 
       2.1.2国内研究综述 
      2.2 碳排放差异性演化趋势方面的研究 
       2.2.1国外研究综述 
       2.2.2国内研究综述 
      2.3 碳排放差异性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2.3.1国外研究综述 
       2.3.2国内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2.4.1对碳排放差异性测度方面文献的评析 
       2.4.2对碳排放差异性演化趋势方面文献的评析 
       2.4.3对碳排放差异性影响因素方面文献的评析 
       2.4.4总体研究文献评析 
    3 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状况研究 
      3.1 1850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 
       3.1.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碳排放 
       3.1.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的碳排放 
       3.1.3人类开始关注全球暖化问题时期的碳排放 
      3.2 碳排放差异性的测度原则和方法 
       3.2.1差异化测度的基本原则 
       3.2.2差异化测度的方法 
      3.3 全球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性的指标刻画 
       3.3.1碳排放差异性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3.3.2碳排放差异性分布的基尼系数 
       3.3.3碳排放差异性分布的Theil指数 
      3.4 本章小结 
    4 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性的演化趋势分析 
      4.1 主要国家碳排放分布差异性演变趋势 
       4.1.1三大经济体碳排放强度分布的基本特征 
       4.1.2基于Theil指数的三大区域CO2 排放强度差异性分析 
       4.1.3 CO2 排放强度与差异性分布Theil指数之间的关系 
      4.2 中国省际碳排放分布差异性及演变趋势 
       4.2.1 中国地区碳排放的测算 
       4.2.2 中国省际碳排放分布差异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5.1 碳排放差异性原因之一—资源禀赋差异 
       5.1.1 中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 
    5.1.2 全球国家间资源禀赋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 
      5.2 碳排放差异性原因之二——消费水平的差异 
       5.2.1 基于国家层面的分析 
       5.2.2 基于中国内部地区层面的分析 
       5.2.3 启示 
      5.3 碳排放差异性原因之三——基于贸易、技术差距的分析 
       5.3.1 贸易对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影响 
       5.3.2 技术差距对碳排放差异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原因解析 
      6.1  模型、方法选择及原理介绍 
       6.1.1 传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6.1.2 基于夏普利值分解的回归方程分析方法 
      6.2  基本数据准备与理论分析 
       6.2.1 基本数据准备 
       6.2.2 理论分析 
      6.3  实证分解结果及分析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影响函数的设定及回归分析 
       6.3.3 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分析 
       6.3.4 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地区间能耗强度差距的进一步分析 
      7.1  理论分析及现状描述 
       7.1.1 理论分析 
       7.1.2 现状描述 
      7.2  地区间能耗强度差异性的具体分析 
       7.2.1 中国地区间能耗强度差异性的整体特征 
       7.2.2 区域能耗强度差异性及节能潜力分析 
       7.2.3 启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 内容简介: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合作却步履维艰,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各国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无法制定公平合理的减排责任承担方案。 
      本书以CO2排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国家间、地区间的CO2排放分布差异性。首先,结合经济、人口、自然资源等变量指标,对全球主要国家历史累积CO2排放分布进行综合测度;其次,对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排放国家CO2排放演化趋势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经典文献以及回归方程分解法对造成中国国内CO2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 作者简介:
      郑佳佳,女,河南郑州人。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河南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碳排放问题等。 
      已在《科学学研究》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产经评论》 《华东经济管理》 等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数篇,相关论文曾获得中国平安励志论文奖。已出版学术专著《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经济学》(合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碳排放 
       1.2.2差异性 
       1.2.3区际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研究方法 
       1.3.2数据来源 
      1.4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1.4.1研究框架 
       1.4.2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难点、主要创新点及可能的不足 
       1.5.1研究的难点 
       1.5.2主要创新点 
       1.5.3可能的不足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对碳排放差异性测度方面的研究 
       2.1.1国外研究综述 
       2.1.2国内研究综述 
      2.2 碳排放差异性演化趋势方面的研究 
       2.2.1国外研究综述 
       2.2.2国内研究综述 
      2.3 碳排放差异性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2.3.1国外研究综述 
       2.3.2国内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2.4.1对碳排放差异性测度方面文献的评析 
       2.4.2对碳排放差异性演化趋势方面文献的评析 
       2.4.3对碳排放差异性影响因素方面文献的评析 
       2.4.4总体研究文献评析 
    3 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状况研究 
      3.1 1850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 
       3.1.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碳排放 
       3.1.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的碳排放 
       3.1.3人类开始关注全球暖化问题时期的碳排放 
      3.2 碳排放差异性的测度原则和方法 
       3.2.1差异化测度的基本原则 
       3.2.2差异化测度的方法 
      3.3 全球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性的指标刻画 
       3.3.1碳排放差异性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3.3.2碳排放差异性分布的基尼系数 
       3.3.3碳排放差异性分布的Theil指数 
      3.4 本章小结 
    4 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性的演化趋势分析 
      4.1 主要国家碳排放分布差异性演变趋势 
       4.1.1三大经济体碳排放强度分布的基本特征 
       4.1.2基于Theil指数的三大区域CO2 排放强度差异性分析 
       4.1.3 CO2 排放强度与差异性分布Theil指数之间的关系 
      4.2 中国省际碳排放分布差异性及演变趋势 
       4.2.1 中国地区碳排放的测算 
       4.2.2 中国省际碳排放分布差异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5.1 碳排放差异性原因之一—资源禀赋差异 
       5.1.1 中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 
    5.1.2 全球国家间资源禀赋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 
      5.2 碳排放差异性原因之二——消费水平的差异 
       5.2.1 基于国家层面的分析 
       5.2.2 基于中国内部地区层面的分析 
       5.2.3 启示 
      5.3 碳排放差异性原因之三——基于贸易、技术差距的分析 
       5.3.1 贸易对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影响 
       5.3.2 技术差距对碳排放差异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碳排放分布差异性的原因解析 
      6.1  模型、方法选择及原理介绍 
       6.1.1 传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6.1.2 基于夏普利值分解的回归方程分析方法 
      6.2  基本数据准备与理论分析 
       6.2.1 基本数据准备 
       6.2.2 理论分析 
      6.3  实证分解结果及分析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影响函数的设定及回归分析 
       6.3.3 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分析 
       6.3.4 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地区间能耗强度差距的进一步分析 
      7.1  理论分析及现状描述 
       7.1.1 理论分析 
       7.1.2 现状描述 
      7.2  地区间能耗强度差异性的具体分析 
       7.2.1 中国地区间能耗强度差异性的整体特征 
       7.2.2 区域能耗强度差异性及节能潜力分析 
       7.2.3 启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