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0
版次: 1
ISBN: 9787113090586
定价: 6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8页
分类: 工程技术
5人买过
  •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首次以文集的形式,透析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线路养修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具体、翔实、深刻地诠释了线路养修工作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对我国铁路广大工务工作者,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李庆鸿,男,汉族,上海市人,1945年2月出生。铁道部铁路专业技术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1967年同济大学铁路、道路、桥隧系铁道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先后在沈阳铁路局瓦房店工务段、上海铁路局芜湖工务段、上海铁路局工务处、上海铁路分局、上海铁路局、长江三角洲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任实习生、养路工、测量工、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副分局长、处长、副局长、筹备组组长(正局级)兼副局长、正局级调研员,2008年2月退休。曾受聘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现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铁道学会工务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基金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土建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全国绿化奖章.2004年获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称号、火车头奖章。发表论文40余篇,曾出版液压养路工具、新建时速200km铁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等专著,主持轨道“状态修”探索与实践、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作业研究、重载快速线路修程修制改革探索与实践、提高新型轨检车检测能力和优化工作性能、沪宁线上海至南京铺设成功全国最长303km跨区间无缝线路、合宁线膨胀土路基土质改良措施及填筑工艺试验研究等18项重点技术攻关课题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获得铁道部、上海市多项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7次创造《中国企业新纪录》。 技术攻关篇
    大运量重载轨道的钢轨疲劳破损(一九八三年十月),
    无缝线路胀轨与防胀工作(一九八四年三月)
    铁路液压起道机(一九八四年五月)
    轨道接头状态的改善与控制(一九八四年九月)
    钢轨电弧焊补技术条件(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列车脱轨第一落轨点调查与判断及对脱轨事故调查与预防的几点建议(一九九一年四月)
    电动道岔结合部病害的联合整治与预防(一九九三年一月)
    60AT-12单开道岔辙叉直股护轨的局部改造(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用荷载增量法求解无缝线路的稳定性(一九九七年三月)
    重载快速区段直线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及其防治对策(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优化曲线几何状态控制钢轨不均匀侧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无缝线路维修作业研究(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大型养路机械低温维修无缝线路对轨道的影响(二○○○年八月)
    提速道岔可动心轨与翼轨胶结抗剪式温度力传递结构(二○○一年十月)
    小波变换及其在轨道检测中的应用(二○○二年五月)
    提高新型轨检车检测能力和优化工作性能(二○○二年十二月)
    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提高线路允许速度的现场测试与分析
    (二○○三年五月)
    提高提速改线段线路开通允许速度的技术对策(二○○三年十月)
    新建合肥一南京铁路试验段改良膨胀土路基沉降分析(二○○五年十二月)
    改良膨胀土新线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二○○六年三月)
    既有线提速至200km/h的轨道养修对策(二○○七年三月)
    提速线路正线道岔群与相邻曲线连接不平顺的整治与预防(二○○七年八月)

    改革实践篇
    根据轨道变化规律探索状态维修途径(一九八一年七月)
    轨道几何状态的质量控制
    ——介绍“状态修”原则在线路养护工作中的应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轨道“状态修”探索与实践(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轨道“状态修”实践——养路工作的十年改革(一九八九年十月)
    沪宁线工务一体化改革对策与初步实践(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工务线路设备等级管理探索与实践(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作业研究(二○○一年十一月)
    观念和技术的重大突破——上海局沪宁线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纪实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重载快速线路修程修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二○○二年十二月)

    管理探索篇
    从限制型到适应型——日本铁路改造与管理掠影(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养路工区“一、四、三”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加快“三化”步伐,适应重载快速
    ——关于强化工务安全基础建设的思考(一九九六年五月)
    奥地利、德国、意大利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使用与管理(一九九七年四月)
    加强维修成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一九九八年一月)
    加强基础建设,培育跨世纪人才
    ——介绍上海铁路局工务处注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建设以“五控”“两适应”为基本特征的工务自控型班组(一九九九年十月)
    深化管理,务实创新,实现工务工作跨世纪新发展(二○○○年一月)
    把握头等大事,学会实际本领
    ——与铁道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讨论如何迈出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二○○○年六月)
    铁路大修综合施工管理(二○○一年六月)
    内实为本,创新发展,创建沪宁安全优质文明达标线(二○○二年十一月)
    中国铁路的“路”有了“沪宁品牌”(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沪宁铁路运输系统功能优化管理(二○○三年十月)
    践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工务工作由限制型向适应型的根本转变(二○○四年十月)
  • 内容简介: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首次以文集的形式,透析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线路养修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具体、翔实、深刻地诠释了线路养修工作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对我国铁路广大工务工作者,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作者简介:
    李庆鸿,男,汉族,上海市人,1945年2月出生。铁道部铁路专业技术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1967年同济大学铁路、道路、桥隧系铁道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先后在沈阳铁路局瓦房店工务段、上海铁路局芜湖工务段、上海铁路局工务处、上海铁路分局、上海铁路局、长江三角洲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任实习生、养路工、测量工、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副分局长、处长、副局长、筹备组组长(正局级)兼副局长、正局级调研员,2008年2月退休。曾受聘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现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铁道学会工务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基金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土建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全国绿化奖章.2004年获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称号、火车头奖章。发表论文40余篇,曾出版液压养路工具、新建时速200km铁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等专著,主持轨道“状态修”探索与实践、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作业研究、重载快速线路修程修制改革探索与实践、提高新型轨检车检测能力和优化工作性能、沪宁线上海至南京铺设成功全国最长303km跨区间无缝线路、合宁线膨胀土路基土质改良措施及填筑工艺试验研究等18项重点技术攻关课题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获得铁道部、上海市多项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7次创造《中国企业新纪录》。
  • 目录:
    技术攻关篇
    大运量重载轨道的钢轨疲劳破损(一九八三年十月),
    无缝线路胀轨与防胀工作(一九八四年三月)
    铁路液压起道机(一九八四年五月)
    轨道接头状态的改善与控制(一九八四年九月)
    钢轨电弧焊补技术条件(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列车脱轨第一落轨点调查与判断及对脱轨事故调查与预防的几点建议(一九九一年四月)
    电动道岔结合部病害的联合整治与预防(一九九三年一月)
    60AT-12单开道岔辙叉直股护轨的局部改造(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用荷载增量法求解无缝线路的稳定性(一九九七年三月)
    重载快速区段直线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及其防治对策(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优化曲线几何状态控制钢轨不均匀侧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无缝线路维修作业研究(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大型养路机械低温维修无缝线路对轨道的影响(二○○○年八月)
    提速道岔可动心轨与翼轨胶结抗剪式温度力传递结构(二○○一年十月)
    小波变换及其在轨道检测中的应用(二○○二年五月)
    提高新型轨检车检测能力和优化工作性能(二○○二年十二月)
    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提高线路允许速度的现场测试与分析
    (二○○三年五月)
    提高提速改线段线路开通允许速度的技术对策(二○○三年十月)
    新建合肥一南京铁路试验段改良膨胀土路基沉降分析(二○○五年十二月)
    改良膨胀土新线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二○○六年三月)
    既有线提速至200km/h的轨道养修对策(二○○七年三月)
    提速线路正线道岔群与相邻曲线连接不平顺的整治与预防(二○○七年八月)

    改革实践篇
    根据轨道变化规律探索状态维修途径(一九八一年七月)
    轨道几何状态的质量控制
    ——介绍“状态修”原则在线路养护工作中的应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轨道“状态修”探索与实践(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轨道“状态修”实践——养路工作的十年改革(一九八九年十月)
    沪宁线工务一体化改革对策与初步实践(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工务线路设备等级管理探索与实践(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作业研究(二○○一年十一月)
    观念和技术的重大突破——上海局沪宁线夜间线路大修综合施工纪实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重载快速线路修程修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二○○二年十二月)

    管理探索篇
    从限制型到适应型——日本铁路改造与管理掠影(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养路工区“一、四、三”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加快“三化”步伐,适应重载快速
    ——关于强化工务安全基础建设的思考(一九九六年五月)
    奥地利、德国、意大利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使用与管理(一九九七年四月)
    加强维修成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一九九八年一月)
    加强基础建设,培育跨世纪人才
    ——介绍上海铁路局工务处注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建设以“五控”“两适应”为基本特征的工务自控型班组(一九九九年十月)
    深化管理,务实创新,实现工务工作跨世纪新发展(二○○○年一月)
    把握头等大事,学会实际本领
    ——与铁道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讨论如何迈出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二○○○年六月)
    铁路大修综合施工管理(二○○一年六月)
    内实为本,创新发展,创建沪宁安全优质文明达标线(二○○二年十一月)
    中国铁路的“路”有了“沪宁品牌”(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沪宁铁路运输系统功能优化管理(二○○三年十月)
    践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工务工作由限制型向适应型的根本转变(二○○四年十月)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设备管理要求/《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条文学习辅导丛书
戴成新 编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工程信息技术(第二版)
易思蓉 著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检修工(初级)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编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养护(大修)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工务部 著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养护(普速铁路维修)(精)/铁路工务技术手册
郭战伟、吴细水 编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养护(高速铁路维修)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工务部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工程测量
夏伟 黄平 著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与遗产
王小平 著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戴成新 编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工
铁道部劳动和卫生司;铁道部运输局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设备修理主要作业要求
戴成新 编
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
线路检测与测量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工务部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