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2-07
版次: 1
ISBN: 9787521837780
定价: 7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0页
字数: 230千字
分类: 经济
2人买过
  • 本书结合当前新媒体环境,探索网络素养的时代内涵,从未成年人的环境要素出发,探索影响因素,开发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量表。在此量表下,通过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设计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主要影响维度——个体差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通过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而后进行了及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首先,个体差异中,人口统计特征的年龄、性格及学业表现及互联网使用行为中网络接触(网龄、网络便捷性、网络接触频率)、网络使用均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显著相关;其次,家庭因素中,父母方面的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及家庭指导下父母态度均与网络素养显著相关;最后,学校因素中,网络安全教育、教师网络使用、群体网络认知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主要因素。书中进一步通过对境内、境外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策略的现状进行案例总结,在以往经验中找到“他山之石”,以期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之道。本研究的意义:未成年人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势在必行。技术革新赋予了未成年人全新的表达方式与认知世界的能力,但由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不高,受到网络带来的伤害事件屡见不鲜,处在社会学习阶段的未成年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健全。尽管中国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但身处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下,仅依靠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尚显苍白,在事前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至关重要,使他们在此复杂环境下建立自我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基于此,本研究迫切希望能够理清当前环境下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影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因素,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进行全面了解,提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方案,这是当代网络社会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田丽,女,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体经营管理。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先后出版专著6本,各类期刊论文6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理论文章和调查报告10余篇,主持或参与或承担近50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研究课题,先后获得教育*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环球时报“希望英才”青年学者培养计划奖、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标兵等称号。 第1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研究内容与问题

    1.3   研究进展与现状     

    1.4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2.1 文献综述

    2.2   研究假设         

    2.3   测量         

     

    第3章网络素养的内涵

    3.1 何为素养.

    3.2 互联网:从工具到社会

    3.3网络素养内涵的变迁

    3.4网络素养的新内涵

     

    第4章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量表开发

    4.1量表开发设计与流程

    4.2 量表项目编制

    4.3 量表项目修正

    4.4量表项目分析

    4.5 量表降维·

    4.6 测量结果

     

    第5章未成人网络素养的个体差异

    5.1网络素养的人口特征差异

    5.2 网络行为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5.3 结论·

     

    第6章

    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影响

    6.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6.2 家庭关系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6.3 家庭指导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6.4 结论 

     

    第7章

    学校因素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影响

    7.1 学校网络环境特征 

    7.2 学校因素的变量筛选

    7.3 学校因素的回归分析

    7.4 结论

     

    第8章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的全球实践

    8.1 美国 

    8.2 欧盟 

    8.3 英国 

    8.4 荷兰 

    8.5 德国

    8.6澳大利亚 

    8.7 新加坡 

    8.8 日本 

    8.9 结论

     

    第9章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策略

    9.1把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融人国家战略

    9.2 继续完善和保障网络基础设施 

    9.3推动完善网络素养教育学校体系

    ……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当前新媒体环境,探索网络素养的时代内涵,从未成年人的环境要素出发,探索影响因素,开发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量表。在此量表下,通过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设计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主要影响维度——个体差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通过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而后进行了及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首先,个体差异中,人口统计特征的年龄、性格及学业表现及互联网使用行为中网络接触(网龄、网络便捷性、网络接触频率)、网络使用均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显著相关;其次,家庭因素中,父母方面的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及家庭指导下父母态度均与网络素养显著相关;最后,学校因素中,网络安全教育、教师网络使用、群体网络认知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主要因素。书中进一步通过对境内、境外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策略的现状进行案例总结,在以往经验中找到“他山之石”,以期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之道。本研究的意义:未成年人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势在必行。技术革新赋予了未成年人全新的表达方式与认知世界的能力,但由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不高,受到网络带来的伤害事件屡见不鲜,处在社会学习阶段的未成年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健全。尽管中国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但身处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下,仅依靠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尚显苍白,在事前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至关重要,使他们在此复杂环境下建立自我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基于此,本研究迫切希望能够理清当前环境下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影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因素,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进行全面了解,提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方案,这是当代网络社会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 作者简介:
    田丽,女,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体经营管理。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先后出版专著6本,各类期刊论文6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理论文章和调查报告10余篇,主持或参与或承担近50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研究课题,先后获得教育*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环球时报“希望英才”青年学者培养计划奖、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标兵等称号。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研究内容与问题

    1.3   研究进展与现状     

    1.4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2.1 文献综述

    2.2   研究假设         

    2.3   测量         

     

    第3章网络素养的内涵

    3.1 何为素养.

    3.2 互联网:从工具到社会

    3.3网络素养内涵的变迁

    3.4网络素养的新内涵

     

    第4章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量表开发

    4.1量表开发设计与流程

    4.2 量表项目编制

    4.3 量表项目修正

    4.4量表项目分析

    4.5 量表降维·

    4.6 测量结果

     

    第5章未成人网络素养的个体差异

    5.1网络素养的人口特征差异

    5.2 网络行为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5.3 结论·

     

    第6章

    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影响

    6.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6.2 家庭关系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6.3 家庭指导对网络素养的影响

    6.4 结论 

     

    第7章

    学校因素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影响

    7.1 学校网络环境特征 

    7.2 学校因素的变量筛选

    7.3 学校因素的回归分析

    7.4 结论

     

    第8章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的全球实践

    8.1 美国 

    8.2 欧盟 

    8.3 英国 

    8.4 荷兰 

    8.5 德国

    8.6澳大利亚 

    8.7 新加坡 

    8.8 日本 

    8.9 结论

     

    第9章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策略

    9.1把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融人国家战略

    9.2 继续完善和保障网络基础设施 

    9.3推动完善网络素养教育学校体系

    ……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们的守护神
江耀炜;武文俊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100问
佟丽华 主编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中国法制出版社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规汇编(含典型案例)(金牌汇编系列)
中国法制出版社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心理危机问题:专家解析与支招
蒙华庆 主编;杜莲、杨发辉 郑汉峰 副主编;胡华 总主编;屈远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童年养育与心理创伤问题:专家解析与支招
瞿伟 主编;杜莲、沈世琴 副主编;胡华 总主编;屈远;冉江峰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法理、模式与路径 自正法著
自正法 著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普法手册:双色大字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人际关系与学业竞争问题:专家解析与支招
杨东 主编;杜莲、何梅 赵淑兰 副主编;胡华 总主编;屈远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性心理问题:专家解析与支招
罗捷 主编;屈远 杜莲、李晋伟 任正伽 副主编;胡华 总主编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情绪问题:专家解析与支招
周新雨 主编;杜莲、邱海棠 邱田 副主编;胡华 总主编;屈远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小全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
田丽;王蔚;刘红梅;任明远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
田丽;马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