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8-07
版次: 1
ISBN: 9787559106896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4页
字数: 23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2人买过
  •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受农业面源污染危害仍较大。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将其作为重点治理河流,开展了一系列的治理保护项目,虽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是流域水质污染依然严重,水质持续改善面临巨大挑战。尤其辽河上游区域,玉米为当地主要农作物,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辽河两岸部分区域虽进行了退耕还林草的保护措施,但仍存在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区。因此,农业面源污染物对辽河污染的贡献率不容忽视。
      农业中常采用河岸植被缓冲带来拦截农田中的面源污染物。河岸植被缓冲带,可称作河岸带或河岸缓冲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包括显著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陆地生态系统部分(即能够对水体产生影响的陆地区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是一个动态的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是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但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每年的冻结期从10月底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底,几乎占全年时间的一半。寒冷地区冬季使面源氮磷的迁移转化具有特殊性。有报道称,由于富营养化物质的冬季积累和冻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使得氮等富营养化物质对面源污染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在对辽河流域开展面源污染的防控研究,考虑构建合理的河岸缓冲带植被体系的同时,对春季冻融后地表径流所产生的面源污染也应加以关注。本文针对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在对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河岸带开展辽河保护区河岸缓冲带的构建及对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明确河岸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机理,初步得到具有控制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点的河岸缓冲带优势模式。同时,开发绿色环保型材料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可以为寒冷地区河岸缓冲带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所述内容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河上游河岸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4150154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生物炭对辽河上游河岸缓冲带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作用研究(LJYL02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2-004)”的资助下共同完成的。   汤家喜(1986.1-),男,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生态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专业改革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环境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治理、污水处理和土壤污染修复,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课题3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课题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5篇;参与研发发明专利1项;获得2017和2018年度“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1.2.2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2.4 寒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1.2.5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1.2.6 河岸缓冲带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研究进展
    1.2.7 生物炭对农业面源污染物质去除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
    1.3.1 辽河保护区地理位置及区域水系
    1.3.2 地形地貌
    1.3.3 气象和水文条件
    1.3.4 植被状况

    2 河岸植被缓冲带自然生境恢复现状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调查断面选取
    2.1.2 调查内容与研究方法
    2.2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植被恢复现状
    2.3 河岸缓冲带有效宽度及形态特征
    2.4 土地利用现状
    2.5 结论

    3 河岸植被缓冲带植被的筛选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植物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不同氮磷浓度下植物根、茎和叶的变化
    3.3 不同植物对水中氮的净化效果
    3.3.1 不同培养周期植物对水中总氮的去除效率
    3.3.2 不同浓度条件下植物对总氮的去除效率
    3.4 不同植物对水中磷的净化效果
    3.4.1 不同培养周期植物对水中总磷的去除效率
    3.4.2 不同浓度条件下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率
    3.5 结论
    ……

    4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及悬浮颗粒的阻控作用
    5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的阻控作用
    6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去除效果的模拟研究
    7 不同类型河岸缓冲带土壤酶活性变化与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8 不同类型河岸植被缓冲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与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9 生物炭源成分对农业面源污染物中农药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10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1 炭基纳米铁粉对2,4-D在河岸缓冲带土壤中去除的研究
    12 玉米芯生物炭对2,4-D在土壤中吸附性能的研究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受农业面源污染危害仍较大。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将其作为重点治理河流,开展了一系列的治理保护项目,虽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是流域水质污染依然严重,水质持续改善面临巨大挑战。尤其辽河上游区域,玉米为当地主要农作物,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辽河两岸部分区域虽进行了退耕还林草的保护措施,但仍存在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区。因此,农业面源污染物对辽河污染的贡献率不容忽视。
      农业中常采用河岸植被缓冲带来拦截农田中的面源污染物。河岸植被缓冲带,可称作河岸带或河岸缓冲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包括显著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陆地生态系统部分(即能够对水体产生影响的陆地区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是一个动态的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是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但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每年的冻结期从10月底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底,几乎占全年时间的一半。寒冷地区冬季使面源氮磷的迁移转化具有特殊性。有报道称,由于富营养化物质的冬季积累和冻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使得氮等富营养化物质对面源污染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在对辽河流域开展面源污染的防控研究,考虑构建合理的河岸缓冲带植被体系的同时,对春季冻融后地表径流所产生的面源污染也应加以关注。本文针对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在对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河岸带开展辽河保护区河岸缓冲带的构建及对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明确河岸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机理,初步得到具有控制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点的河岸缓冲带优势模式。同时,开发绿色环保型材料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可以为寒冷地区河岸缓冲带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所述内容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河上游河岸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4150154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生物炭对辽河上游河岸缓冲带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作用研究(LJYL02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2-004)”的资助下共同完成的。
  • 作者简介:
      汤家喜(1986.1-),男,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生态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专业改革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环境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治理、污水处理和土壤污染修复,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课题3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课题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5篇;参与研发发明专利1项;获得2017和2018年度“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1.2.2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2.4 寒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1.2.5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1.2.6 河岸缓冲带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研究进展
    1.2.7 生物炭对农业面源污染物质去除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
    1.3.1 辽河保护区地理位置及区域水系
    1.3.2 地形地貌
    1.3.3 气象和水文条件
    1.3.4 植被状况

    2 河岸植被缓冲带自然生境恢复现状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调查断面选取
    2.1.2 调查内容与研究方法
    2.2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植被恢复现状
    2.3 河岸缓冲带有效宽度及形态特征
    2.4 土地利用现状
    2.5 结论

    3 河岸植被缓冲带植被的筛选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植物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不同氮磷浓度下植物根、茎和叶的变化
    3.3 不同植物对水中氮的净化效果
    3.3.1 不同培养周期植物对水中总氮的去除效率
    3.3.2 不同浓度条件下植物对总氮的去除效率
    3.4 不同植物对水中磷的净化效果
    3.4.1 不同培养周期植物对水中总磷的去除效率
    3.4.2 不同浓度条件下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率
    3.5 结论
    ……

    4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及悬浮颗粒的阻控作用
    5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的阻控作用
    6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去除效果的模拟研究
    7 不同类型河岸缓冲带土壤酶活性变化与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8 不同类型河岸植被缓冲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与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9 生物炭源成分对农业面源污染物中农药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10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1 炭基纳米铁粉对2,4-D在河岸缓冲带土壤中去除的研究
    12 玉米芯生物炭对2,4-D在土壤中吸附性能的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带潜流交换理论
夏继红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苏童作品系列
苏童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
苏童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左俊杰、蔡永立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植被带恢复技术
李林英、王弟、齐实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修订版]
苏童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忘日抄(读卖文学奖,对“积极的无为”的极致描写,尽显纯文学之奥义)
[日]堀江敏幸 著;米悄 译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苏童作品系列新版)
苏童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
苏童 著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生态区沉积物重金属分布与风险
刘云根
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
河岸
苏童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