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文学史(孙昌武文集)

中华佛教文学史(孙昌武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21-08
版次: 1
ISBN: 9787101150452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74页
分类: 历史
21人买过
  •   孙昌武先生,一九三七年生,辽宁省营口市人。南开大学教授,曾在亚欧和中国港台地区多所大学担任教职和从事研究工作。
      孙先生治学集中在两个领域: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孙先生学术视野广阔,熟谙传统典籍和佛、道二藏,勤于著述,多有建树,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所著《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H{版社,1988)、《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中国佛教文化史》(中华书局,2010)、《禅宗十五讲》(中华书局,2017)等推进了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在国内外广有影响;作为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世所公认,垂范学林。
      孙先生已年逾八秩。为总结并集中呈现孙先生学术成就,兹编辑出版《孙昌武文集》。文集收录孙先生已出版专著、论文集;另增加未曾出版的专著《文苑杂谈》、《解说观音》、《僧诗与诗僧》三种;孙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未曾辑入论文集的,另编为若干集收入。孙先生整理的古籍、翻译的外国学者著作,不包括在本文集内。中华书局编辑部对文字重新进行了审核、校订,庶作为孙先生著作定本呈献给读者。 孙昌武,男,1937年9月2日生。辽宁营口人。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著有《柳宗元传论》、《唐代古文运动通论》、《佛教与中国文学》等著作数十种;译作有《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等。 

    前言 
    第一章 佛典翻译文学 
    第一节 佛典汉译及其文学价值  
    第二节 佛传 
    第三节 本生故事 
    第四节 譬喻故事 
    第五节 大乘佛典的文学性质 
    第六节 佛典翻译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人与佛教 
    第一节 儒、释交流传统的形成 
    第二节 东晋时期的名士与佛教 
    第三节 名僧与名士的交流 
    第四节 谢灵运和颜延之 
    第五节 沈约 
    第六节 杨f之的《洛阳伽蓝记》 
    第七节 梁、陈时期的其他文人 
    第三章 六朝僧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支遁 
    第二节 慧远 
    第三节 僧肇 
    第四节 惠休、僧v、慧皎、宝唱等人 
    第五节 僧人求法旅行记 
    第四章 释氏辅教传说 
    第一节 “释氏辅教之书”的辑录与流行 
    第二节 观音信仰传说 
    第三节 地狱罪罚传说 
    第四节 经像、塔寺、舍利灵验传说 
    第五节 轮回报应传说 
    第五章 隋唐文人与佛教 
    第一节 隋唐文人的信佛习禅之风 
    第二节 隋及初唐文人 
    第三节 孟浩然和王维 
    第四节 李白与杜甫 
    第五节 韦、刘和“大历十才子” 
    第六节 白居易 
    第七节 刘禹锡、元稹等中唐其他诗人 
    第八节 唐代“古文运动”与佛教 
    第九节 柳宗元第十节李商隐和杜牧等 
    第六章 唐、宋的禅文学 
    第一节 禅文学及其特征 
    第二节 禅宗诗颂 
    第三节 以诗明禅 
    第四节 禅偈的衍变――宗纲颂、颂古偈等 
    第五节 禅史、灯录和语录 
    第七章 诗僧 
    第一节 诗僧与禅宗 
    第二节 皎然 
    第三节 贯休 
    第四节 齐己 
    第五节 唐五代其他诗僧 
    第六节 宋代诗僧 
    第七节 元代以后诗僧 
    第八章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学 
    第一节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学的繁荣 
    第二节 王梵志诗 
    第三节 寒山诗 
    第四节 变文 
    第五节 敦煌曲辞 
    第九章 宋代以后的佛教与文人 
    第一节 佛教走向式微与居士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 苏轼和苏辙 
    第三节 王安石 
    第四节 “苏门弟子”和“江西诗派” 
    第五节 辽金元居士文人 
    第六节 宋濂 
    第七节 李贽 
    第八节 “公安三袁” 
    第九节 清代前期文人与佛教 
    第十章 佛教对古典小说、戏曲的影响 
    第一节 小说、戏曲发展与佛教的关联 
    第二节 小说里的佛教观念 
    第三节 戏曲里的佛教观念 
    第四节 佛教对小说、戏曲艺术的影响 
    第十一章 明清佛教民间文学 
    第一节 宝卷 
    第二节 佛教民间故事 
    第十二章 佛教与中国文学思想、文学批评 
    第一节 佛典翻译理论及其文体观念 
    第二节 佛教义学影响下的文学观念 
    第三节 佛教声明与声韵格律的演进 
    第四节 佛教“心性”说影响下的文学观念 
    第五节 诗、禅相通和“以禅喻诗” 
    第十三章 近代文人与佛教 
    第一节 晚清居士佛教的振兴 
    第二节 康有为 
    第三节 谭嗣同 
    第四节 梁启超 
    第五节 章炳麟 
    第六节 杨文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 内容简介:
      孙昌武先生,一九三七年生,辽宁省营口市人。南开大学教授,曾在亚欧和中国港台地区多所大学担任教职和从事研究工作。
      孙先生治学集中在两个领域: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孙先生学术视野广阔,熟谙传统典籍和佛、道二藏,勤于著述,多有建树,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所著《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H{版社,1988)、《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中国佛教文化史》(中华书局,2010)、《禅宗十五讲》(中华书局,2017)等推进了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在国内外广有影响;作为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世所公认,垂范学林。
      孙先生已年逾八秩。为总结并集中呈现孙先生学术成就,兹编辑出版《孙昌武文集》。文集收录孙先生已出版专著、论文集;另增加未曾出版的专著《文苑杂谈》、《解说观音》、《僧诗与诗僧》三种;孙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未曾辑入论文集的,另编为若干集收入。孙先生整理的古籍、翻译的外国学者著作,不包括在本文集内。中华书局编辑部对文字重新进行了审核、校订,庶作为孙先生著作定本呈献给读者。
  • 作者简介:
    孙昌武,男,1937年9月2日生。辽宁营口人。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著有《柳宗元传论》、《唐代古文运动通论》、《佛教与中国文学》等著作数十种;译作有《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等。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佛典翻译文学 
    第一节 佛典汉译及其文学价值  
    第二节 佛传 
    第三节 本生故事 
    第四节 譬喻故事 
    第五节 大乘佛典的文学性质 
    第六节 佛典翻译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人与佛教 
    第一节 儒、释交流传统的形成 
    第二节 东晋时期的名士与佛教 
    第三节 名僧与名士的交流 
    第四节 谢灵运和颜延之 
    第五节 沈约 
    第六节 杨f之的《洛阳伽蓝记》 
    第七节 梁、陈时期的其他文人 
    第三章 六朝僧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支遁 
    第二节 慧远 
    第三节 僧肇 
    第四节 惠休、僧v、慧皎、宝唱等人 
    第五节 僧人求法旅行记 
    第四章 释氏辅教传说 
    第一节 “释氏辅教之书”的辑录与流行 
    第二节 观音信仰传说 
    第三节 地狱罪罚传说 
    第四节 经像、塔寺、舍利灵验传说 
    第五节 轮回报应传说 
    第五章 隋唐文人与佛教 
    第一节 隋唐文人的信佛习禅之风 
    第二节 隋及初唐文人 
    第三节 孟浩然和王维 
    第四节 李白与杜甫 
    第五节 韦、刘和“大历十才子” 
    第六节 白居易 
    第七节 刘禹锡、元稹等中唐其他诗人 
    第八节 唐代“古文运动”与佛教 
    第九节 柳宗元第十节李商隐和杜牧等 
    第六章 唐、宋的禅文学 
    第一节 禅文学及其特征 
    第二节 禅宗诗颂 
    第三节 以诗明禅 
    第四节 禅偈的衍变――宗纲颂、颂古偈等 
    第五节 禅史、灯录和语录 
    第七章 诗僧 
    第一节 诗僧与禅宗 
    第二节 皎然 
    第三节 贯休 
    第四节 齐己 
    第五节 唐五代其他诗僧 
    第六节 宋代诗僧 
    第七节 元代以后诗僧 
    第八章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学 
    第一节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学的繁荣 
    第二节 王梵志诗 
    第三节 寒山诗 
    第四节 变文 
    第五节 敦煌曲辞 
    第九章 宋代以后的佛教与文人 
    第一节 佛教走向式微与居士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 苏轼和苏辙 
    第三节 王安石 
    第四节 “苏门弟子”和“江西诗派” 
    第五节 辽金元居士文人 
    第六节 宋濂 
    第七节 李贽 
    第八节 “公安三袁” 
    第九节 清代前期文人与佛教 
    第十章 佛教对古典小说、戏曲的影响 
    第一节 小说、戏曲发展与佛教的关联 
    第二节 小说里的佛教观念 
    第三节 戏曲里的佛教观念 
    第四节 佛教对小说、戏曲艺术的影响 
    第十一章 明清佛教民间文学 
    第一节 宝卷 
    第二节 佛教民间故事 
    第十二章 佛教与中国文学思想、文学批评 
    第一节 佛典翻译理论及其文体观念 
    第二节 佛教义学影响下的文学观念 
    第三节 佛教声明与声韵格律的演进 
    第四节 佛教“心性”说影响下的文学观念 
    第五节 诗、禅相通和“以禅喻诗” 
    第十三章 近代文人与佛教 
    第一节 晚清居士佛教的振兴 
    第二节 康有为 
    第三节 谭嗣同 
    第四节 梁启超 
    第五节 章炳麟 
    第六节 杨文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