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孙天牧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孙天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5
版次: 1
ISBN: 9787102050164
定价: 35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66人买过
  • 去年,天津纪念陈少梅百年诞辰,在文化建设高潮中缅怀近代发扬中国画传统的杰出代表,进一步反思百年来传承中国画的历史经验。望百老人孙天牧,作为陈少梅的学生,高龄跋涉专程前往。他的尊师重道,令人感动,而这一行动宣示的深刻意义,则是发展艺术文化的软实力,必须像陈少梅一样,以真才实诣,穿透历史遮蔽与门派之见地传承民族文脉。
    中国画白宋元以来,便形成了两种传统:一种是文人画传统,一种是院体传统。二者相互补充又彼此渗透,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但是,明末董其昌提出了以禅为喻的“南北宗论”,把文人画称为“南宗”,把院体画称为“北宗”,提倡南宗文人画的审美旨趣和画法技巧,扬南抑北,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综合古人笔墨丘壑再加以半抽象化的体格得到了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讲求真才实学的院体传统被边缘化。到了清末民初,文人画末流的空疏荒略,铸成了山水画的衰落。
    其后,百年来中国画划时代的发展,既离不开列强问鼎下的西学东渐,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振兴。各家各派,千差万别,但就渊源脉络而言,不外两大取向,两大派别。一是引西润中的融合派,二是借古开今的传统派。在传统派中,有一支力量,力避末流文人画的空虚,认真承传几乎失落的院体精华,严于法度,工中带写,也兼容文人画的文心与诗意,在师古人与师造化中,适应新时代欣赏者的需要,稳步地与时俱进。与陈少梅一脉相承的孙天牧,正是这一派硕果仅存的代表。
    孙天牧出生于1911年,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的内忧外患。他的父亲孙墨佛,是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的前贤,也是传统文化渊深尤擅书法的耆宿。他自幼爱画,先后在河南艺校和华北大学艺术系学习,主要是学古人,特别是清初的“南宗”各家。移居天津之后,转而拜陈少梅为师,借径老师而取法院体,更利用津门亲友的收藏,心摹手追宋明院体真迹,由优入法度,而驱遣古法,英年而立,便有声艺林。新中国成立后,他以精深的传统功力,应聘为传世书画的保护和传播精心临摹宋元名迹,更深入地师法古人,其后执教吉林艺术学院期间,更在师法造化中借古开今,在山水画的创新上做出贡献。 孙天牧,已故辛亥革命老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百岁书法家孙墨佛先生的长子。现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孙墨佛、孙天牧书画纪念馆名誉馆长,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会顾问。 孙天牧先生画集序
    穿越历史传承文脉--孙天牧画集代序
    以画为乐
    秋窗读易图20世纪4I)年代21cm×26.5cm
    松林寻幽图20世纪40年代18.5cm×23cm
    梅林读书20世2己40年代26cm×33cm
    竹林高士20世纪40年代25.5cm×31.5cm
    仿唐寅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33cm×33.5cm
    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26cm×33cm
    秋林高士20世纪40年代28cm×30.2cm
    松下高士20世纪40年代3Icm×30.5cm
    仿郭熙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32.5cm×13cm
    偶拟其意(陈少梅题跋)20世纪40年代68cm×29cm
    梅花雪屋20世纪40年代21cm×40cm
    携琴拜松图20世纪40年代22cm×41cm
    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20世2己40年代83cm×34cm
    临i流图(陈少梅题跋)20世纪40年代10lcm×31cm
    松下抚琴20世纪40年代
    西园雅集图20世纪40年代
    枫林觅句20世纪40年代
    泛舟湖上20世纪40年代
    独杖溪边20世纪4()年代
    观梅图20世纪40年代
    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
    醉在舟中20吐纪40年代
    隐者自怡悦20世纪40年代
    一心专读古人书20世纪40年代
    开轩卧闲敞20世纪40年代
    仿唐寅独坐赏春图20L廿纪40年代
    泛舟觅句20世纪40年代
    水上琴声20世纪40年代
    松下观泉20世纪40年代
    双松高士20世纪40年代
    青山白云图20世纪40年代110cmx49cm
    溪山积雪图20世纪40年代108cm×51cm
    周东村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32cm×138cm
    仿唐寅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345cm×106cm
    白云图20世纪40年代80cm×27cm
    溪山行旅图20世纪40年代107cm×50cm
    寻梅20世纪40年代35cm×138cm
    仙山楼阁图20世纪40年代34cm×90cm
    仿郭熙观瀑图20世纪40年代80cm×38cm
    松下文会20世纪40年代134cm×68cm
    移舟泊烟渚20世纪40年代
    松梅高士70世纪40年代
    仿马远踏歌图20世纪40年代
    桃源梦境20世纪40年代
    深山远眺20l~g40年代
    临流抚琴20世纪40年代
    桃花仙境20世纪40年代
    溪流泛舟20世纪40年代
    山下观弈20世纪40年代
    行到水穷处20世纪40年代
    坐看云起时20世纪40年代
    兴尽而归20世纪40年代
    双翁观泉20世纪40年代
    泛舟寻幽20世纪40午代
    仿唐寅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
    犹白梦渔樵20世纪40午代
    桃花源图20世纪40年代
    壁立千仞20世纪40年代
    松声琴声20世纪40年代
    临宋人纨扇20世纪40年代
    郭熙寻幽图20世纪40年代68cm×34cm
    临流赋诗20世纪40年代88cm×34cm
    东坡夜游赤壁20世纪40年代70cm×36cm
    观瀑图20世纪4()年代133cm×35cm
    骑马图20世纪40年代130cm×52cm
    李白望月20世纪40年代98cm×34cm
    仿唐寅听泉图20世纪40年代83cm×43cm
    仿郭熙行旅图20世纪40年代96cm×34cm
    夏圭法20~gg40年代68cm×3lcm
    山行图201J~40年代99cm×33cm
    仿仇英联吟图20世纪40年代94cm×42cm
    清溪放棹20世纪40年代68cm×33cm
    独赏妙文20吐纪40午代137cm×34cm
    唐寅树阴联吟图20世纪40午代94cm×42cm
    一江水满20世纪40年代132cm×34cm
    观瀑图20世纪40年代135cm×34cm
    仿马远听泉图20世纪40年代107cm×29cm
    乘舟行20世纪40年代lOlcm×30cm
    仕女图20世纪40年代103cm×32cm
    梅花仕女20纪纪40年代lllcm×33cm
    宋人雪霁图20世纪40年代79cm×33cm
    双松图20~gE40年代56cm×31cm
    仿郭熙溪山枫林20世纪40年代89cm×34cm
    山行图20世纪40年代56.5cm×31cm
    双仕寻幽20IJ~E40年代54cm×39cm
    双松图20世纪40年代102cm×89cm
    山高月小20世纪40年代80cm×28cm
    仿郭熙法20世纪40年代96cm×34cm
    观水图20世纪40年代72cm×33cm
    桃花20世纪40年代89cm×28cm
    消夏图20世纪40年代104cm×30cm
    松风泉声图20世纪40年代34cm×68cm
    仿郭熙法20世纪40年代103cm×37.5cm
    流水潺潺20世纪40年代84cm×28cm_
    山水六条屏20世纪40年代67cm×13.3cm×6_
    郭熙法20世纪40年代68cm×22cm
    一心专读古人书20世纪40年代109.5cm×13.5cm
    观瀑图201~40年代104cm×40cm
    仿唐寅高山流水(陈少梅题跋)20世纪40年代lOlcm×37cm
    雪景20世纪40年代33cm×58cm
    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92cm×28cm
    人物四条屏20世纪40年代102cm×32cm×4
    ……
  • 内容简介:
    去年,天津纪念陈少梅百年诞辰,在文化建设高潮中缅怀近代发扬中国画传统的杰出代表,进一步反思百年来传承中国画的历史经验。望百老人孙天牧,作为陈少梅的学生,高龄跋涉专程前往。他的尊师重道,令人感动,而这一行动宣示的深刻意义,则是发展艺术文化的软实力,必须像陈少梅一样,以真才实诣,穿透历史遮蔽与门派之见地传承民族文脉。
    中国画白宋元以来,便形成了两种传统:一种是文人画传统,一种是院体传统。二者相互补充又彼此渗透,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但是,明末董其昌提出了以禅为喻的“南北宗论”,把文人画称为“南宗”,把院体画称为“北宗”,提倡南宗文人画的审美旨趣和画法技巧,扬南抑北,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综合古人笔墨丘壑再加以半抽象化的体格得到了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讲求真才实学的院体传统被边缘化。到了清末民初,文人画末流的空疏荒略,铸成了山水画的衰落。
    其后,百年来中国画划时代的发展,既离不开列强问鼎下的西学东渐,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振兴。各家各派,千差万别,但就渊源脉络而言,不外两大取向,两大派别。一是引西润中的融合派,二是借古开今的传统派。在传统派中,有一支力量,力避末流文人画的空虚,认真承传几乎失落的院体精华,严于法度,工中带写,也兼容文人画的文心与诗意,在师古人与师造化中,适应新时代欣赏者的需要,稳步地与时俱进。与陈少梅一脉相承的孙天牧,正是这一派硕果仅存的代表。
    孙天牧出生于1911年,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的内忧外患。他的父亲孙墨佛,是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的前贤,也是传统文化渊深尤擅书法的耆宿。他自幼爱画,先后在河南艺校和华北大学艺术系学习,主要是学古人,特别是清初的“南宗”各家。移居天津之后,转而拜陈少梅为师,借径老师而取法院体,更利用津门亲友的收藏,心摹手追宋明院体真迹,由优入法度,而驱遣古法,英年而立,便有声艺林。新中国成立后,他以精深的传统功力,应聘为传世书画的保护和传播精心临摹宋元名迹,更深入地师法古人,其后执教吉林艺术学院期间,更在师法造化中借古开今,在山水画的创新上做出贡献。
  • 作者简介:
    孙天牧,已故辛亥革命老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百岁书法家孙墨佛先生的长子。现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孙墨佛、孙天牧书画纪念馆名誉馆长,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会顾问。
  • 目录:
    孙天牧先生画集序
    穿越历史传承文脉--孙天牧画集代序
    以画为乐
    秋窗读易图20世纪4I)年代21cm×26.5cm
    松林寻幽图20世纪40年代18.5cm×23cm
    梅林读书20世2己40年代26cm×33cm
    竹林高士20世纪40年代25.5cm×31.5cm
    仿唐寅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33cm×33.5cm
    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26cm×33cm
    秋林高士20世纪40年代28cm×30.2cm
    松下高士20世纪40年代3Icm×30.5cm
    仿郭熙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32.5cm×13cm
    偶拟其意(陈少梅题跋)20世纪40年代68cm×29cm
    梅花雪屋20世纪40年代21cm×40cm
    携琴拜松图20世纪40年代22cm×41cm
    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20世2己40年代83cm×34cm
    临i流图(陈少梅题跋)20世纪40年代10lcm×31cm
    松下抚琴20世纪40年代
    西园雅集图20世纪40年代
    枫林觅句20世纪40年代
    泛舟湖上20世纪40年代
    独杖溪边20世纪4()年代
    观梅图20世纪40年代
    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
    醉在舟中20吐纪40年代
    隐者自怡悦20世纪40年代
    一心专读古人书20世纪40年代
    开轩卧闲敞20世纪40年代
    仿唐寅独坐赏春图20L廿纪40年代
    泛舟觅句20世纪40年代
    水上琴声20世纪40年代
    松下观泉20世纪40年代
    双松高士20世纪40年代
    青山白云图20世纪40年代110cmx49cm
    溪山积雪图20世纪40年代108cm×51cm
    周东村山居图20世纪40年代32cm×138cm
    仿唐寅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345cm×106cm
    白云图20世纪40年代80cm×27cm
    溪山行旅图20世纪40年代107cm×50cm
    寻梅20世纪40年代35cm×138cm
    仙山楼阁图20世纪40年代34cm×90cm
    仿郭熙观瀑图20世纪40年代80cm×38cm
    松下文会20世纪40年代134cm×68cm
    移舟泊烟渚20世纪40年代
    松梅高士70世纪40年代
    仿马远踏歌图20世纪40年代
    桃源梦境20世纪40年代
    深山远眺20l~g40年代
    临流抚琴20世纪40年代
    桃花仙境20世纪40年代
    溪流泛舟20世纪40年代
    山下观弈20世纪40年代
    行到水穷处20世纪40年代
    坐看云起时20世纪40年代
    兴尽而归20世纪40年代
    双翁观泉20世纪40年代
    泛舟寻幽20世纪40午代
    仿唐寅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
    犹白梦渔樵20世纪40午代
    桃花源图20世纪40年代
    壁立千仞20世纪40年代
    松声琴声20世纪40年代
    临宋人纨扇20世纪40年代
    郭熙寻幽图20世纪40年代68cm×34cm
    临流赋诗20世纪40年代88cm×34cm
    东坡夜游赤壁20世纪40年代70cm×36cm
    观瀑图20世纪4()年代133cm×35cm
    骑马图20世纪40年代130cm×52cm
    李白望月20世纪40年代98cm×34cm
    仿唐寅听泉图20世纪40年代83cm×43cm
    仿郭熙行旅图20世纪40年代96cm×34cm
    夏圭法20~gg40年代68cm×3lcm
    山行图201J~40年代99cm×33cm
    仿仇英联吟图20世纪40年代94cm×42cm
    清溪放棹20世纪40年代68cm×33cm
    独赏妙文20吐纪40午代137cm×34cm
    唐寅树阴联吟图20世纪40午代94cm×42cm
    一江水满20世纪40年代132cm×34cm
    观瀑图20世纪40年代135cm×34cm
    仿马远听泉图20世纪40年代107cm×29cm
    乘舟行20世纪40年代lOlcm×30cm
    仕女图20世纪40年代103cm×32cm
    梅花仕女20纪纪40年代lllcm×33cm
    宋人雪霁图20世纪40年代79cm×33cm
    双松图20~gE40年代56cm×31cm
    仿郭熙溪山枫林20世纪40年代89cm×34cm
    山行图20世纪40年代56.5cm×31cm
    双仕寻幽20IJ~E40年代54cm×39cm
    双松图20世纪40年代102cm×89cm
    山高月小20世纪40年代80cm×28cm
    仿郭熙法20世纪40年代96cm×34cm
    观水图20世纪40年代72cm×33cm
    桃花20世纪40年代89cm×28cm
    消夏图20世纪40年代104cm×30cm
    松风泉声图20世纪40年代34cm×68cm
    仿郭熙法20世纪40年代103cm×37.5cm
    流水潺潺20世纪40年代84cm×28cm_
    山水六条屏20世纪40年代67cm×13.3cm×6_
    郭熙法20世纪40年代68cm×22cm
    一心专读古人书20世纪40年代109.5cm×13.5cm
    观瀑图201~40年代104cm×40cm
    仿唐寅高山流水(陈少梅题跋)20世纪40年代lOlcm×37cm
    雪景20世纪40年代33cm×58cm
    行吟图20世纪40年代92cm×28cm
    人物四条屏20世纪40年代102cm×32cm×4
    ……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孙天牧
孙天牧中国画作品选
孙天牧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