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8)当代江苏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论

(1978-2018)当代江苏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3
版次: 1
ISBN: 9787305213373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265页
字数: 230千字
分类: 文学
9人买过
  • 本书以江苏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为主体,逐一分析江苏儿童文学文学中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当代童年生活的多元性,以及新世纪以来江苏儿童文学的诗性、童心与幻想的特质。新时期的江苏儿童文学,在传承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很好传统的同时,不断反思和拓展童年观念,全面提升艺术性和幻想性的品质,重视阅读接受,强化靠前交流对话,彰显了江苏儿童文学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信,生成了江苏儿童文学发展的新态势。 姚苏平,女,祖籍江苏兴化,1978年11月生。副教授,文学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师,美国匹兹堡大学访学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很好骨干教师,曾获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已发表含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若干。 绪论
    章  江苏民间乡土与历史文化中的童年
      节  曹文轩:苦难与诗意
      第二节  金曾豪:沉郁奇崛的自然之子
      第三节  黄蓓佳:两种笔墨写童年
    第二章  儿童主体性的再发现
      节  刘健屏:“小男子汉”主题的变奏曲
      第二节  程玮:真挚优雅与深沉开阔
      第三节  新时期各家:方国荣、丁阿虎、范锡林、颜煦之、李有干
    第三章  江苏当代童年生活
      节  祁智:当下、原乡和想象
      第二节  韩青辰:性别话语与身份意识
      第三节  王巨成:与乡村儿童成长同行
      附:2000年以来江苏留守与流动儿童创作论
    第四章  童心?诗性?幻想
      节  王一梅:被慰藉的童心
      第二节  巩孺萍:诗歌里的孩子
      第三节  后起之秀:凸显“儿童的力量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江苏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为主体,逐一分析江苏儿童文学文学中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当代童年生活的多元性,以及新世纪以来江苏儿童文学的诗性、童心与幻想的特质。新时期的江苏儿童文学,在传承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很好传统的同时,不断反思和拓展童年观念,全面提升艺术性和幻想性的品质,重视阅读接受,强化靠前交流对话,彰显了江苏儿童文学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信,生成了江苏儿童文学发展的新态势。
  • 作者简介:
    姚苏平,女,祖籍江苏兴化,1978年11月生。副教授,文学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师,美国匹兹堡大学访学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很好骨干教师,曾获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已发表含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若干。
  • 目录:
    绪论
    章  江苏民间乡土与历史文化中的童年
      节  曹文轩:苦难与诗意
      第二节  金曾豪:沉郁奇崛的自然之子
      第三节  黄蓓佳:两种笔墨写童年
    第二章  儿童主体性的再发现
      节  刘健屏:“小男子汉”主题的变奏曲
      第二节  程玮:真挚优雅与深沉开阔
      第三节  新时期各家:方国荣、丁阿虎、范锡林、颜煦之、李有干
    第三章  江苏当代童年生活
      节  祁智:当下、原乡和想象
      第二节  韩青辰:性别话语与身份意识
      第三节  王巨成:与乡村儿童成长同行
      附:2000年以来江苏留守与流动儿童创作论
    第四章  童心?诗性?幻想
      节  王一梅:被慰藉的童心
      第二节  巩孺萍:诗歌里的孩子
      第三节  后起之秀:凸显“儿童的力量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