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什刹海

我家住在什刹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2020-08
ISBN: 978720015672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文学
42人买过
  •  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50年代出生在什刹海畔的一代人,他们目睹和感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什刹海的巨大变化。什刹海对这代人来说,有着河的味道、海的胸怀,展示着自然的流水与人文的情怀;这代人生活在这里的印记是传承者的印记、讲述者的印记;他们记述的景,不单是景,而是情中之景;他们道出的情是景中独有的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这代人拿起了笔,书写着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什刹海,展示着他们对什刹海历史价值和人文环境的真情实感,表述着他们的乡愁和眷恋。他们中间有年近和年过花甲的亲历者,也有岁在古稀甚至年逾耄耋的当事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亲身经历的平凡小事连成思想的串珠,圆一个真实的梦境,展现一个美丽的回归。  赵书华,中共党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已发表论文50多篇,独著和参著出版相关研究著作11本,主持和参与多个省部级服务贸易与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项目,受到业界的重视和好评,被聘为北京市文化产业研究专家和商务部服务贸易领域专家顾问。2012年退休后,倾心于对北京什刹海地区的文化发展研究,2017年领导和组织了100多位什刹海地区原住民作者完成了40万字的《甲子情系什刹海》大型文集。2019年组织60余位作者完成了《我家住在什刹海》一书的撰写工作,并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
    ??王德泉 ,中共党员,副编审。1980年至1990年,从事成人教育工作。1991年调入北京市科委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历任科技潮杂志社编辑、社长助理、社长。2007年受聘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史志办从事《北京志·新闻出版志》编辑工作。2015年(退休)至今接受返聘继续从事志书编修工作。在杂志社工作期间,专访并撰写多名著名科学家传记文章;1997年参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活动出版的大型图书《家居北京50年》撰文工作;主编《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在《大观园》《北京地方志》《当代北京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数篇。2016年加入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   
    第一辑 什刹海回望 
    我与什刹海 吴元增/文 003
    古稀之年话什刹海 许文安/文 010
    积水潭――西海的变迁 苏佑明/文 017
    什刹海的四季 朱 同/文 022
    积水潭游泳场――儿时的乐园 潘 文/文 030
    什刹海南五王府 周立中/文 036
    美丽的什刹海 王丽丽 姬 红/文 040
    后海情结 王铁成/文 045
    我与什刹海的情缘 樊 琼/文 053
    昔日后海的家园 何其敏/文 060
    小胡同和大楼里的孩子们 王德泉/文 066
    航海俱乐部 屠式[/文 070
    从什刹海体校走出来的汪成五 汪成五/口述 杨国青/文 074
    我家住在什刹海 邵 飞/文 080
    艺术的虔敬与救赎 张维志/文 086
    寄托精神的家园 郗仲平/文 090 
    第二辑 百姓的生活 
    德胜门下藏童趣 林育栋/文 103
    守住纯真的记忆 黄文平/文 107
    胡同里的市井生活 李少武/文 112
    家住柳荫街 孙玉梅/文 118
    从羊角灯到小新开 赵书华/文 122
    吹着海风长大的北京妞 王 莉/文 131
    什刹海湖畔的老宅人家 李建国/文 136
    后海柳荫慈母情 桑 静/文 146
    打破生命纪录的爷爷 郭威娜/文 149
    德胜桥边的四世同堂 何国燕/文 152
    远亲不如近邻 石振桐/文 155
    小翔凤的爱 肖丽英/文 159
    金丝套中情 柳玉华/文 163
    银锭桥的百姓商圈 吴胜九/文 167
    这儿留下我半生的印记 郭秀荣/文 171
    我的小学生活 周 力/文 179
    我童年生活的摇篮 金馨钰/文 182
    银锭观山赞家园 王益生/文 187
    后海的音乐男孩 梁金钟/文 194
    童年的小书屋 岳洁英/文 199
    我的老爸是票友 白 燕/文 203
    钻研创新在什刹海 王滨滨/文 208
    玩就得玩出彩 丁德林/口述 朱 同/文 211
    后海记忆花絮 方 红/文 217 
    第三辑 胡同中的大院 
    麻花电台的回眸 史文芳/文 225
    银行大楼宿舍的孩子们 闫会平/文 232
    大新开10号 徐小兵/文 236
    儿时生活记忆 康 莉/文 243
    龙头井的四合院 谢 强/文 248
    大院的变迁 苗淑慧/文 256
    小时候住在大观园 黄薇薇/文 259
    老帅府内的童趣 刘迎春/文 265
    结缘恭王府 李少武/文 270
    卫生部宿舍大楼 [美]王燕平/文 275
    伙伴儿 [加]王燕丁/文 281
    大院里的深情厚谊 张 骊/文 289 
    第四辑 走进什刹海 
    走进什刹海 张 黎/文 297
    我心中的那片海 井玉林/文 302
    留下童年一段情 李建国/文 306
    什刹海畅想 杨国青/文 310
    心中的海 张小琴/文 315
    梦中的海 石 国/文 318
    我的幸福童年 刘松涛/文 322
    忘不掉又回不去的地方 李 兰/文 327
    银锭桥上如钩月
    ?――纪念姐姐诸学时二三事 诸庆时/文 331
    在海边儿的季节里 郑又福/文 336
    风雨中的前行与感动 李永浮/文 343
    情系什刹海 孙凤阁/文 350
    什刹海――你是那么美丽 刘 苗/文 356
    魂牵梦萦什刹海 潘 文/文 359 
    后  记 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   362 
     
  •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50年代出生在什刹海畔的一代人,他们目睹和感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什刹海的巨大变化。什刹海对这代人来说,有着河的味道、海的胸怀,展示着自然的流水与人文的情怀;这代人生活在这里的印记是传承者的印记、讲述者的印记;他们记述的景,不单是景,而是情中之景;他们道出的情是景中独有的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这代人拿起了笔,书写着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什刹海,展示着他们对什刹海历史价值和人文环境的真情实感,表述着他们的乡愁和眷恋。他们中间有年近和年过花甲的亲历者,也有岁在古稀甚至年逾耄耋的当事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亲身经历的平凡小事连成思想的串珠,圆一个真实的梦境,展现一个美丽的回归。
  • 作者简介:
     赵书华,中共党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已发表论文50多篇,独著和参著出版相关研究著作11本,主持和参与多个省部级服务贸易与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项目,受到业界的重视和好评,被聘为北京市文化产业研究专家和商务部服务贸易领域专家顾问。2012年退休后,倾心于对北京什刹海地区的文化发展研究,2017年领导和组织了100多位什刹海地区原住民作者完成了40万字的《甲子情系什刹海》大型文集。2019年组织60余位作者完成了《我家住在什刹海》一书的撰写工作,并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
    ??王德泉 ,中共党员,副编审。1980年至1990年,从事成人教育工作。1991年调入北京市科委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历任科技潮杂志社编辑、社长助理、社长。2007年受聘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史志办从事《北京志·新闻出版志》编辑工作。2015年(退休)至今接受返聘继续从事志书编修工作。在杂志社工作期间,专访并撰写多名著名科学家传记文章;1997年参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活动出版的大型图书《家居北京50年》撰文工作;主编《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在《大观园》《北京地方志》《当代北京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数篇。2016年加入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
  • 目录:
      
    第一辑 什刹海回望 
    我与什刹海 吴元增/文 003
    古稀之年话什刹海 许文安/文 010
    积水潭――西海的变迁 苏佑明/文 017
    什刹海的四季 朱 同/文 022
    积水潭游泳场――儿时的乐园 潘 文/文 030
    什刹海南五王府 周立中/文 036
    美丽的什刹海 王丽丽 姬 红/文 040
    后海情结 王铁成/文 045
    我与什刹海的情缘 樊 琼/文 053
    昔日后海的家园 何其敏/文 060
    小胡同和大楼里的孩子们 王德泉/文 066
    航海俱乐部 屠式[/文 070
    从什刹海体校走出来的汪成五 汪成五/口述 杨国青/文 074
    我家住在什刹海 邵 飞/文 080
    艺术的虔敬与救赎 张维志/文 086
    寄托精神的家园 郗仲平/文 090 
    第二辑 百姓的生活 
    德胜门下藏童趣 林育栋/文 103
    守住纯真的记忆 黄文平/文 107
    胡同里的市井生活 李少武/文 112
    家住柳荫街 孙玉梅/文 118
    从羊角灯到小新开 赵书华/文 122
    吹着海风长大的北京妞 王 莉/文 131
    什刹海湖畔的老宅人家 李建国/文 136
    后海柳荫慈母情 桑 静/文 146
    打破生命纪录的爷爷 郭威娜/文 149
    德胜桥边的四世同堂 何国燕/文 152
    远亲不如近邻 石振桐/文 155
    小翔凤的爱 肖丽英/文 159
    金丝套中情 柳玉华/文 163
    银锭桥的百姓商圈 吴胜九/文 167
    这儿留下我半生的印记 郭秀荣/文 171
    我的小学生活 周 力/文 179
    我童年生活的摇篮 金馨钰/文 182
    银锭观山赞家园 王益生/文 187
    后海的音乐男孩 梁金钟/文 194
    童年的小书屋 岳洁英/文 199
    我的老爸是票友 白 燕/文 203
    钻研创新在什刹海 王滨滨/文 208
    玩就得玩出彩 丁德林/口述 朱 同/文 211
    后海记忆花絮 方 红/文 217 
    第三辑 胡同中的大院 
    麻花电台的回眸 史文芳/文 225
    银行大楼宿舍的孩子们 闫会平/文 232
    大新开10号 徐小兵/文 236
    儿时生活记忆 康 莉/文 243
    龙头井的四合院 谢 强/文 248
    大院的变迁 苗淑慧/文 256
    小时候住在大观园 黄薇薇/文 259
    老帅府内的童趣 刘迎春/文 265
    结缘恭王府 李少武/文 270
    卫生部宿舍大楼 [美]王燕平/文 275
    伙伴儿 [加]王燕丁/文 281
    大院里的深情厚谊 张 骊/文 289 
    第四辑 走进什刹海 
    走进什刹海 张 黎/文 297
    我心中的那片海 井玉林/文 302
    留下童年一段情 李建国/文 306
    什刹海畅想 杨国青/文 310
    心中的海 张小琴/文 315
    梦中的海 石 国/文 318
    我的幸福童年 刘松涛/文 322
    忘不掉又回不去的地方 李 兰/文 327
    银锭桥上如钩月
    ?――纪念姐姐诸学时二三事 诸庆时/文 331
    在海边儿的季节里 郑又福/文 336
    风雨中的前行与感动 李永浮/文 343
    情系什刹海 孙凤阁/文 350
    什刹海――你是那么美丽 刘 苗/文 356
    魂牵梦萦什刹海 潘 文/文 359 
    后  记 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   36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