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配电技术

现代供配电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512433731
定价: 4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1人买过
  • 本书介绍了现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新技术。全书共分10章,包括供电系统基本概念、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供配电一次设备及主接线、电力线路、供配电系统二次接线及自动装置、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微机继电保护、过电压保护与电气安全、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等内容,书中每章都附有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厂供电、工业企业供电和供配电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供电部门、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供电系统基本概念 1

    1.1 电力系统基础 1

    1.1.1 电力系统简介 1

    1.1.2 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点 3

    1.2 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 4

    1.2.1 概 述 4

    1.2.2 电力系统的电压 4

    1.2.3 电压偏差及调整 7

    1.2.4 电压波动及其抑制 8

    1.2.5 电网谐波及其抑制 9

    1.2.6 三相不平衡及其改善 11

    1.3 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 13

    1.3.1 中性点运行方式分析 13

    1.3.2 电网接地电流的计算 15

    习题与思考题 17

    第2章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19

    2.1 电力负荷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19

    2.1.1 电力负荷 19

    2.1.2 电力负荷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19

    2.1.3 用户对供电的基本要求 20

    2.2 负荷曲线 20

    2.2.1 日有功负荷曲线 21

    2.2.2 年负荷曲线 21

    2.2.3 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 22

    2.2.4 负荷计算相关物理量 22

    2.3 电力负荷的计算 23

    2.3.1 计算负荷的概念 23

    2.3.2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24

    2.4 企业负荷 31

    2.4.1 供电系统功率损耗与电能损耗的计算 31

    2.4.2 企业负荷的确定 33

    2.5 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 33

    2.5.1 功率因数概论 34

    2.5.2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 35

    2.5.3 采用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36

    2.5.4 采用静止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 37

    习题与思考题 39

    第3章 短路电流计算 41

    3.1 短路电流的基本概念 41

    3.1.1 产生短路电流的原因 41

    3.1.2 短路的种类 41

    3.1.3 短路的危害 42

    3.1.4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43

    3.2 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43

    3.2.1 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43

    3.2.2 有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48

    3.3 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49

    3.3.1 有名值计算法 49

    3.3.2 标幺值计算法 52

    3.4 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 57

    3.4.1 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57

    3.4.2 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57

    3.5 大功率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58

    3.5.1 异步电动机的影响 58

    3.5.2 同步电动机的影响 59

    3.6 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与热效应 59

    3.6.1 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和动稳定度 59

    3.6.2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热稳定度 61

    习题与思考题 62

    第4章 供配电一次设备及主接线 64

    4.1 一次设备的选择 64

    4.1.1 供配电一次设备 64

    4.1.2 一次设备选择的原则 64

    4.2 开关电弧产生的机理与熄灭方法 66

    4.2.1 电弧的产生 66

    4.2.2 电弧的危害 66

    4.2.3 电弧的熄灭 67

    4.3 高压一次设备 69

    4.3.1 变压器 69

    4.3.2 互感器 71

    4.3.3 高压断路器 78

    4.3.4 高压隔离开关 85

    4.3.5 高压负荷开关 86

    4.3.6 高压熔断器 87

    4.3.7 高压开关柜 91

    4.3.8 母 线 94

    4.4 低压一次设备 98

    4.4.1 低压断路器 98

    4.4.2 低压熔断器 101

    4.4.3 低压刀开关和负荷开关 103

    4.4.4 低压成套设备 105

    4.5 供配电主接线 106

    4.5.1 供配电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06

    4.5.2 供配电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06

    4.5.3 供配电所主接线方案选择 113

    习题与思考题 116

    第5章 电力线路 118

    5.1 概 述 118

    5.2 架空电力线路的构造 118

    5.2.1 导 线  119

    5.2.2 杆 塔 120

    5.2.3 绝缘子 121

    5.2.4 避雷线 123

    5.2.5 横担、拉线和金具 123

    5.2.6 架空线路的敷设 125

    5.3 电缆线路的结构 126

    5.3.1 电缆的结构 126

    5.3.2 电缆的型号及分类 127

    5.3.3 电缆接头与电缆终端头 128

    5.3.4 电缆的敷设 128

    5.4 导线截面的选择 131

    5.4.1 导线截面选择的原则 131

    5.4.2 架空电力线路截面选择计算 132

    5.4.3 电力电缆线芯截面选择计算 138

    5.5 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141

    5.5.1 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 141

    5.5.2 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141

    5.5.3 运行中的电力电缆故障 142

    5.5.4 电力电缆故障的诊断 143

    习题与思考题 144

    第6章 供配电系统二次接线及自动装置 146

    6.1 二次接线及其分类 146

    6.2 二次接线图 146

    6.2.1 原理接线图 146

    6.2.2 展开接线图 147

    6.2.3 安装接线图 148

    6.3 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 153

    6.3.1 直流操作电源 154

    6.3.2 交流操作电源 156

    6.4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 158

    6.4.1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方式与控制要求 158

    6.4.2 断路器控制回路与信号回路 159

    6.5 变电站中央信号系统 164

    6.5.1 中央信号系统分类 164

    6.5.2 事故信号 165

    6.5.3 预告信号 165

    6.5.4 对信号系统的基本要求 167

    6.6 供配电系统自动装置 167

    6.6.1 供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 167

    6.6.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169

    习题与思考题 171

    第7章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172

    7.1 继电保护概述 3172

    7.1.1 继电保护基本工作原理 172

    7.1.2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72

    7.2 常用的保护继电器 174

    7.2.1 电磁式继电器 174

    7.2.2 感应式电流继电器 178

    7.3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 179

    7.3.1 线路的过电流保护 179

    7.3.2 电流速断保护 184

    7.3.3 单相接地保护 185

    7.3.4 过负荷保护 188

    7.4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189

    7.4.1 变压器故障类型及保护方式 189

    7.4.2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190

    7.4.3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192

    7.4.4 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 192

    7.4.5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193

    7.4.6 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194

    7.5 电力电容的保护 195

    7.5.1 电容器的保护方式 196

    7.5.2 电容器的过电流保护 196

    7.5.3 电容器组的横联差动保护 197

    7.6 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199

    7.6.1 高压电动机的故障类型 199

    7.6.2 电动机的电流速断保护 199

    7.6.3 电动机的纵差保护 200

    7.6.4 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 201

    习题与思考题 201

    第8章 微机继电保护 203

    8.1 供配电系统微机保护 203

    8.1.1 微机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203

    8.1.2 微机保护的要求与特点 204

    8.1.3 微机保护系统的构成 205

    8.1.4 微机保护算法 207

    8.2 供电线路的微机保护 216

    8.2.1 供电线路微机保护的硬件构成 216

    8.2.2 供电线路微机保护的软件构成 216

    8.3 变压器的微机保护 218

    8.3.1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原理 218

    8.3.2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 220

    8.3.3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软件设计 220

    8.4 电动机的微机保护 222

    8.4.1 电动机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 222

    8.4.2 电动机微机保护的软件设计 222

    习题与思考题 223

    第9章 过电压保护与电气安全 224

    9.1 大气过电压及其保护 224

    9.1.1 雷电过电压 224

    9.1.2 防雷设备与防雷保护 227

    9.2 内部过电压及其保护 232

    9.2.1 内部过电压的产生 232

    9.2.2 内部过电压的治理措施 236

    9.3 接地和接地保护 237

    9.3.1 电气装置的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237

    9.3.2 接地装置及其计算 239

    9.3.3 保护接地 245

    9.4 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249

    9.4.1 电气安全有关概念 249

    9.4.2 电气安全措施 250

    9.4.3 触电救护 250

    9.4.4 电气防火和防爆 251

    习题与思考题 252

    第10章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 254

    10.1 配电网自动化 254

    10.1.1 概 述 254

    10.1.2 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255

    10.1.3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 256

    10.1.4 配电网负荷管理 257

    10.1.5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 258

    10.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260

    10.2.1 概 述 260

    10.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261

    10.3 智能电网与智能配电网 263

    10.3.1 智能电网概述 263

    10.3.2 智能配电网 264

    10.3.3 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 265

    习题与思考题 271

    参考文献 272

     
  •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现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新技术。全书共分10章,包括供电系统基本概念、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供配电一次设备及主接线、电力线路、供配电系统二次接线及自动装置、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微机继电保护、过电压保护与电气安全、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等内容,书中每章都附有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厂供电、工业企业供电和供配电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供电部门、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目录:
    第1章 供电系统基本概念 1

    1.1 电力系统基础 1

    1.1.1 电力系统简介 1

    1.1.2 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点 3

    1.2 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 4

    1.2.1 概 述 4

    1.2.2 电力系统的电压 4

    1.2.3 电压偏差及调整 7

    1.2.4 电压波动及其抑制 8

    1.2.5 电网谐波及其抑制 9

    1.2.6 三相不平衡及其改善 11

    1.3 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 13

    1.3.1 中性点运行方式分析 13

    1.3.2 电网接地电流的计算 15

    习题与思考题 17

    第2章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19

    2.1 电力负荷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19

    2.1.1 电力负荷 19

    2.1.2 电力负荷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19

    2.1.3 用户对供电的基本要求 20

    2.2 负荷曲线 20

    2.2.1 日有功负荷曲线 21

    2.2.2 年负荷曲线 21

    2.2.3 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 22

    2.2.4 负荷计算相关物理量 22

    2.3 电力负荷的计算 23

    2.3.1 计算负荷的概念 23

    2.3.2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24

    2.4 企业负荷 31

    2.4.1 供电系统功率损耗与电能损耗的计算 31

    2.4.2 企业负荷的确定 33

    2.5 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 33

    2.5.1 功率因数概论 34

    2.5.2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 35

    2.5.3 采用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36

    2.5.4 采用静止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 37

    习题与思考题 39

    第3章 短路电流计算 41

    3.1 短路电流的基本概念 41

    3.1.1 产生短路电流的原因 41

    3.1.2 短路的种类 41

    3.1.3 短路的危害 42

    3.1.4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43

    3.2 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43

    3.2.1 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43

    3.2.2 有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暂态过程分析 48

    3.3 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49

    3.3.1 有名值计算法 49

    3.3.2 标幺值计算法 52

    3.4 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 57

    3.4.1 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57

    3.4.2 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57

    3.5 大功率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58

    3.5.1 异步电动机的影响 58

    3.5.2 同步电动机的影响 59

    3.6 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与热效应 59

    3.6.1 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和动稳定度 59

    3.6.2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热稳定度 61

    习题与思考题 62

    第4章 供配电一次设备及主接线 64

    4.1 一次设备的选择 64

    4.1.1 供配电一次设备 64

    4.1.2 一次设备选择的原则 64

    4.2 开关电弧产生的机理与熄灭方法 66

    4.2.1 电弧的产生 66

    4.2.2 电弧的危害 66

    4.2.3 电弧的熄灭 67

    4.3 高压一次设备 69

    4.3.1 变压器 69

    4.3.2 互感器 71

    4.3.3 高压断路器 78

    4.3.4 高压隔离开关 85

    4.3.5 高压负荷开关 86

    4.3.6 高压熔断器 87

    4.3.7 高压开关柜 91

    4.3.8 母 线 94

    4.4 低压一次设备 98

    4.4.1 低压断路器 98

    4.4.2 低压熔断器 101

    4.4.3 低压刀开关和负荷开关 103

    4.4.4 低压成套设备 105

    4.5 供配电主接线 106

    4.5.1 供配电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06

    4.5.2 供配电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06

    4.5.3 供配电所主接线方案选择 113

    习题与思考题 116

    第5章 电力线路 118

    5.1 概 述 118

    5.2 架空电力线路的构造 118

    5.2.1 导 线  119

    5.2.2 杆 塔 120

    5.2.3 绝缘子 121

    5.2.4 避雷线 123

    5.2.5 横担、拉线和金具 123

    5.2.6 架空线路的敷设 125

    5.3 电缆线路的结构 126

    5.3.1 电缆的结构 126

    5.3.2 电缆的型号及分类 127

    5.3.3 电缆接头与电缆终端头 128

    5.3.4 电缆的敷设 128

    5.4 导线截面的选择 131

    5.4.1 导线截面选择的原则 131

    5.4.2 架空电力线路截面选择计算 132

    5.4.3 电力电缆线芯截面选择计算 138

    5.5 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141

    5.5.1 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 141

    5.5.2 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141

    5.5.3 运行中的电力电缆故障 142

    5.5.4 电力电缆故障的诊断 143

    习题与思考题 144

    第6章 供配电系统二次接线及自动装置 146

    6.1 二次接线及其分类 146

    6.2 二次接线图 146

    6.2.1 原理接线图 146

    6.2.2 展开接线图 147

    6.2.3 安装接线图 148

    6.3 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 153

    6.3.1 直流操作电源 154

    6.3.2 交流操作电源 156

    6.4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 158

    6.4.1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方式与控制要求 158

    6.4.2 断路器控制回路与信号回路 159

    6.5 变电站中央信号系统 164

    6.5.1 中央信号系统分类 164

    6.5.2 事故信号 165

    6.5.3 预告信号 165

    6.5.4 对信号系统的基本要求 167

    6.6 供配电系统自动装置 167

    6.6.1 供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 167

    6.6.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169

    习题与思考题 171

    第7章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172

    7.1 继电保护概述 3172

    7.1.1 继电保护基本工作原理 172

    7.1.2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72

    7.2 常用的保护继电器 174

    7.2.1 电磁式继电器 174

    7.2.2 感应式电流继电器 178

    7.3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 179

    7.3.1 线路的过电流保护 179

    7.3.2 电流速断保护 184

    7.3.3 单相接地保护 185

    7.3.4 过负荷保护 188

    7.4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189

    7.4.1 变压器故障类型及保护方式 189

    7.4.2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190

    7.4.3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192

    7.4.4 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 192

    7.4.5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193

    7.4.6 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194

    7.5 电力电容的保护 195

    7.5.1 电容器的保护方式 196

    7.5.2 电容器的过电流保护 196

    7.5.3 电容器组的横联差动保护 197

    7.6 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199

    7.6.1 高压电动机的故障类型 199

    7.6.2 电动机的电流速断保护 199

    7.6.3 电动机的纵差保护 200

    7.6.4 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 201

    习题与思考题 201

    第8章 微机继电保护 203

    8.1 供配电系统微机保护 203

    8.1.1 微机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203

    8.1.2 微机保护的要求与特点 204

    8.1.3 微机保护系统的构成 205

    8.1.4 微机保护算法 207

    8.2 供电线路的微机保护 216

    8.2.1 供电线路微机保护的硬件构成 216

    8.2.2 供电线路微机保护的软件构成 216

    8.3 变压器的微机保护 218

    8.3.1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原理 218

    8.3.2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 220

    8.3.3 变压器微机保护的软件设计 220

    8.4 电动机的微机保护 222

    8.4.1 电动机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 222

    8.4.2 电动机微机保护的软件设计 222

    习题与思考题 223

    第9章 过电压保护与电气安全 224

    9.1 大气过电压及其保护 224

    9.1.1 雷电过电压 224

    9.1.2 防雷设备与防雷保护 227

    9.2 内部过电压及其保护 232

    9.2.1 内部过电压的产生 232

    9.2.2 内部过电压的治理措施 236

    9.3 接地和接地保护 237

    9.3.1 电气装置的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237

    9.3.2 接地装置及其计算 239

    9.3.3 保护接地 245

    9.4 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249

    9.4.1 电气安全有关概念 249

    9.4.2 电气安全措施 250

    9.4.3 触电救护 250

    9.4.4 电气防火和防爆 251

    习题与思考题 252

    第10章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 254

    10.1 配电网自动化 254

    10.1.1 概 述 254

    10.1.2 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255

    10.1.3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 256

    10.1.4 配电网负荷管理 257

    10.1.5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 258

    10.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260

    10.2.1 概 述 260

    10.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261

    10.3 智能电网与智能配电网 263

    10.3.1 智能电网概述 263

    10.3.2 智能配电网 264

    10.3.3 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 265

    习题与思考题 271

    参考文献 272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现代供配电技术
智能配电网状态估计与感知
白星振、葛磊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