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藏医

字里藏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516917121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2页
字数: 100千字
分类: 医药卫生
795人买过


  • 中医启蒙由认识汉字开始,中华文明的复兴从振兴中医开始。要研究中医,发皇古意,必须先从基本的词汇入手,需要我们唤醒那些沉睡的文字的原意。在现代语境下,在涉外教学看病过程中,徐文兵大夫随时会遭遇熟悉字词的陌生化情形。如“饥饿”,饥和饿有什么区别?思和想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区别,干吗要多造一个字?比如“魂魄”,魂是什么,魄又是什么?全书以“字”为线索,旁征博引,透过字义的解释,说明实际的中医养生之道,轻松易读,让你大长见识。作者难得的家学渊源和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一个个看似常的字词之间,体现我们的博大精深和生活趣味,我们认字不识字,重新认识我们的好,从汉字开始,从健康的生活开始,从这本书开始。



    徐文兵,徐小周,字文兵,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心堂中医门诊部身心医学专家。1966年出生于山西大同,自幼秉承家学,阅读大量古籍,培养出良好的国学功底。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期间对现行中医教育和医疗模式进行思,尤其忧虑中医发展的逐渐西化,矢志恢复中医传统。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期间,进一步体会到要读懂中医典籍、透彻地了解中医,必须从国学汉字下手。回国后辞去医院的工作,创办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全心从事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并以英文主讲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方剂针灸学食疗等课程。历经十多年的努力,学生遍布全世界,治疗的患者上至外国元首,下至民百姓。

    辑 从健康谈起

    健康3

    的健康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是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

    腠理8

    “腠”是肉眼不可见的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

    皮肤 13

    “皮”是表皮,“肤”是皮下覆盖的组织,即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

    肌肉 17

    肌”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膏肓 22

    膏肓是骨髓。“肓”的质地柔软,在皮下相对较浅。“膏”的质地相对坚硬,位置较深。

    脂肪 26

    “脂”是固体的油。“肪”是肥厚、成块的硬脂。

    饥饿 31

    “饥”是吃食不足、不够的意思。“饿”字从我,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感觉,也是想进食的。

    干渴 37

    “干”描述客观状态,指人体内缺乏津液。“渴”表示主观愿望,是想喝水的感觉。

    消化 42

    “消”表示的是量变,同一种物质的量减。“化”的意思是转化,是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

    第二辑 从命谈起

    命 49

    “命”是令,是天造地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心生,

    精神 54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和神的基础。来自父母的“精”在结

    合的一瞬间,诞生了新的生命“神”。

    魂魄 59

    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神叫作“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神叫作“魄”。

    思想 66

    “思”是自思,也是虑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顾,也是

    虑自身以外的事物。

    意志 71

    “意”和“志”都是“忆”的结果。“忆”是思,忆的结果是“意”,被保存的记忆是“志”。

    安定 76

    “安”有保全、稳定、静谧的意思。“定”是相对静止、不变不动的意思。

    宁静 80

    “寧”,从宀从心从皿从丁,组合起来表述了一种安居、足食、子归。

    惊悸 84

    “惊”是指人的心神受到突然刺激、袭扰以后出现的张皇失措的状态。“悸”是能感觉到自己快速的心跳的意思。悸大多由惊而起,严重到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甚至失魂落魄的状态。

    怔忡 88

    “怔”是停顿的意思。“忡”是突然启动、加快的意思。“怔忡”两字连用,是心跳忽快忽慢、忽起忽落的意思。

    焦虑 92

    “焦”是火烧火燎般的急躁。“虑”是企盼、期待将来发生的事情。“焦虑”是急切地企盼将来发生的事情。

    烦躁 96

    “烦”是发热、头疼的意思。“躁”是手足乱动,不得宁静的意思。

    悲哀 101

    “悲”是心情、心意因违逆、分离、决裂而痛苦。“哀”是因为心愿不能实现满足而痛苦。

    愧疚 104

    “愧”是心中有鬼,内心有负面、阴暗的精神、情感、情绪。“疚”是

    疑惑 108

    “疑”是不信,确切地说是相信其相反的那一面。“惑”是一种不确定的心态,面对多种选择而不知所措、犹豫不定。

    忧愁 113

    “忧”是担心、恐惧将来要发生的事。“愁”是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

    何的心态。

    怨恨 117

    “怨”是在所愿不得、所欲不遂以后出现的失望、不满的情绪。“恨”是遭受别人侵犯、伤害以后出现的想报复、反击的心理情绪。

    疼痛 122

    “疼”是急发作的、持续时间短的、浅表的、有灼烧感的、开放发散的、尖锐刺激的疼痛。“痛”是慢的、长久持续的、深入的、冷凝的、憋胀的、钝挫的疼痛。

    癫狂 129

    “癫”指病入头脑,行为、语言、思想颠倒、错乱。“狂”从犬从王,是丧失人、称王称霸之意。癫是阴症,阴寒内盛或者阴血不足,都可以导致癫疾发作。狂是阳症,阳气亢进和阳气不足,都可以导

    第三辑 从疾病谈起

    疾病 137

    “疾”从矢,指人中箭,本义是急病。“病”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即病是急转为慢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

    创伤 141

    “创”指金属利刃导致的损害,程度深达肌肉。“伤”在表皮,一般可

    以不用治疗。

    疮疡 145

    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比较浅,感染比较薄,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瘀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称为“疮”。

    痈疽 149

    “痈”是皮下、肌肉组织间气血、脓液汇聚,形成的肿胀隆起。“疽”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

    咳嗽 153

    “咳”是肺气上逆,“嗽”是食气上逆。“咳”属于呼吸系统的问题,“嗽”属于消化系统的问题。

    哮喘 157

    气节奏加快。

    肥胖 161

    “肥,多肉也。”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并非指脂肪多。“胖,半体肉也。”本义是古代祭祀时奉献的半扇肉,后引申为宽大。

    症瘕 165

    “瘕”指邪气刚刚开始聚集,时聚时散,游走不定的状态。“症”含有征可循的意思,也是弄成真,由瘕而症。“症瘕”描述的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

    积聚 169

    “积”是阴寒的能量凝结而成的深入脏的肿瘤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聚”是阳热的能量凝聚而成的无形邪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

    疥癣 173

    “疥”像钻入人体的寄生虫之形,现代医学称之为疥虫。“癣”直接由苔藓变化而来,喻指由真菌感染,导致的接触传染病。

    痞满 177

    “痞”形容上下隔绝不通,出现的不化,阳气不升,或阳气上亢,

    眩晕 181

    “眩”的本义是眼前发黑,视物不清。“晕”的本义是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后来泛指环绕运动、波动,作为自我感觉的症状而言,是起伏不定、旋转。

    第四辑 从脍炙谈起

    脍炙 187

    “脍”是生肉的意思,有的肉比较鲜,适合生吃,但好吃难消化,所以切得越细越好。“炙”是肉在火上烤的意思,趁热吃的话,味道鲜美,也好消化。

    膏粱 192

    “膏”是指白的固体和半固体的动物油脂、肥肉。“粱”是精米、细粮。膏粱厚味吃多了,会生富贵病。

    糟糠 196

    “糟”是陈年的粮食。“糠”是粮食剥下的外壳或者表皮。无论膏粱还是糟糠,都是饮食偏颇,时间长了,会以食物的偏影响人体的衡,导致疾病。

    毒药 200

    “毒”的本义是偏,特指药物的本、特、偏,与“药”是

    味 205

    “”是指药物的寒热质,或使人热,或使人冷。“味”也是以人为本的主观指标,同样把纷繁复杂的药物、食物变得简单明了。

    归经 216

    “归”指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指对药物作用的定位。

    炮炙 220

    “炮”是把食物包裹起来放到火里烤。“炙”是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焰很好直接接触食物,并且利用其辐射和上炎的热气炙烤。


  • 内容简介:


    中医启蒙由认识汉字开始,中华文明的复兴从振兴中医开始。要研究中医,发皇古意,必须先从基本的词汇入手,需要我们唤醒那些沉睡的文字的原意。在现代语境下,在涉外教学看病过程中,徐文兵大夫随时会遭遇熟悉字词的陌生化情形。如“饥饿”,饥和饿有什么区别?思和想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区别,干吗要多造一个字?比如“魂魄”,魂是什么,魄又是什么?全书以“字”为线索,旁征博引,透过字义的解释,说明实际的中医养生之道,轻松易读,让你大长见识。作者难得的家学渊源和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一个个看似常的字词之间,体现我们的博大精深和生活趣味,我们认字不识字,重新认识我们的好,从汉字开始,从健康的生活开始,从这本书开始。

  • 作者简介:


    徐文兵,徐小周,字文兵,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心堂中医门诊部身心医学专家。1966年出生于山西大同,自幼秉承家学,阅读大量古籍,培养出良好的国学功底。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期间对现行中医教育和医疗模式进行思,尤其忧虑中医发展的逐渐西化,矢志恢复中医传统。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期间,进一步体会到要读懂中医典籍、透彻地了解中医,必须从国学汉字下手。回国后辞去医院的工作,创办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全心从事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并以英文主讲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方剂针灸学食疗等课程。历经十多年的努力,学生遍布全世界,治疗的患者上至外国元首,下至民百姓。
  • 目录:


    辑 从健康谈起

    健康3

    的健康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是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

    腠理8

    “腠”是肉眼不可见的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

    皮肤 13

    “皮”是表皮,“肤”是皮下覆盖的组织,即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

    肌肉 17

    肌”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膏肓 22

    膏肓是骨髓。“肓”的质地柔软,在皮下相对较浅。“膏”的质地相对坚硬,位置较深。

    脂肪 26

    “脂”是固体的油。“肪”是肥厚、成块的硬脂。

    饥饿 31

    “饥”是吃食不足、不够的意思。“饿”字从我,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感觉,也是想进食的。

    干渴 37

    “干”描述客观状态,指人体内缺乏津液。“渴”表示主观愿望,是想喝水的感觉。

    消化 42

    “消”表示的是量变,同一种物质的量减。“化”的意思是转化,是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

    第二辑 从命谈起

    命 49

    “命”是令,是天造地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心生,

    精神 54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和神的基础。来自父母的“精”在结

    合的一瞬间,诞生了新的生命“神”。

    魂魄 59

    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神叫作“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神叫作“魄”。

    思想 66

    “思”是自思,也是虑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顾,也是

    虑自身以外的事物。

    意志 71

    “意”和“志”都是“忆”的结果。“忆”是思,忆的结果是“意”,被保存的记忆是“志”。

    安定 76

    “安”有保全、稳定、静谧的意思。“定”是相对静止、不变不动的意思。

    宁静 80

    “寧”,从宀从心从皿从丁,组合起来表述了一种安居、足食、子归。

    惊悸 84

    “惊”是指人的心神受到突然刺激、袭扰以后出现的张皇失措的状态。“悸”是能感觉到自己快速的心跳的意思。悸大多由惊而起,严重到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甚至失魂落魄的状态。

    怔忡 88

    “怔”是停顿的意思。“忡”是突然启动、加快的意思。“怔忡”两字连用,是心跳忽快忽慢、忽起忽落的意思。

    焦虑 92

    “焦”是火烧火燎般的急躁。“虑”是企盼、期待将来发生的事情。“焦虑”是急切地企盼将来发生的事情。

    烦躁 96

    “烦”是发热、头疼的意思。“躁”是手足乱动,不得宁静的意思。

    悲哀 101

    “悲”是心情、心意因违逆、分离、决裂而痛苦。“哀”是因为心愿不能实现满足而痛苦。

    愧疚 104

    “愧”是心中有鬼,内心有负面、阴暗的精神、情感、情绪。“疚”是

    疑惑 108

    “疑”是不信,确切地说是相信其相反的那一面。“惑”是一种不确定的心态,面对多种选择而不知所措、犹豫不定。

    忧愁 113

    “忧”是担心、恐惧将来要发生的事。“愁”是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

    何的心态。

    怨恨 117

    “怨”是在所愿不得、所欲不遂以后出现的失望、不满的情绪。“恨”是遭受别人侵犯、伤害以后出现的想报复、反击的心理情绪。

    疼痛 122

    “疼”是急发作的、持续时间短的、浅表的、有灼烧感的、开放发散的、尖锐刺激的疼痛。“痛”是慢的、长久持续的、深入的、冷凝的、憋胀的、钝挫的疼痛。

    癫狂 129

    “癫”指病入头脑,行为、语言、思想颠倒、错乱。“狂”从犬从王,是丧失人、称王称霸之意。癫是阴症,阴寒内盛或者阴血不足,都可以导致癫疾发作。狂是阳症,阳气亢进和阳气不足,都可以导

    第三辑 从疾病谈起

    疾病 137

    “疾”从矢,指人中箭,本义是急病。“病”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即病是急转为慢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

    创伤 141

    “创”指金属利刃导致的损害,程度深达肌肉。“伤”在表皮,一般可

    以不用治疗。

    疮疡 145

    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比较浅,感染比较薄,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瘀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称为“疮”。

    痈疽 149

    “痈”是皮下、肌肉组织间气血、脓液汇聚,形成的肿胀隆起。“疽”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

    咳嗽 153

    “咳”是肺气上逆,“嗽”是食气上逆。“咳”属于呼吸系统的问题,“嗽”属于消化系统的问题。

    哮喘 157

    气节奏加快。

    肥胖 161

    “肥,多肉也。”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并非指脂肪多。“胖,半体肉也。”本义是古代祭祀时奉献的半扇肉,后引申为宽大。

    症瘕 165

    “瘕”指邪气刚刚开始聚集,时聚时散,游走不定的状态。“症”含有征可循的意思,也是弄成真,由瘕而症。“症瘕”描述的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

    积聚 169

    “积”是阴寒的能量凝结而成的深入脏的肿瘤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聚”是阳热的能量凝聚而成的无形邪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

    疥癣 173

    “疥”像钻入人体的寄生虫之形,现代医学称之为疥虫。“癣”直接由苔藓变化而来,喻指由真菌感染,导致的接触传染病。

    痞满 177

    “痞”形容上下隔绝不通,出现的不化,阳气不升,或阳气上亢,

    眩晕 181

    “眩”的本义是眼前发黑,视物不清。“晕”的本义是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后来泛指环绕运动、波动,作为自我感觉的症状而言,是起伏不定、旋转。

    第四辑 从脍炙谈起

    脍炙 187

    “脍”是生肉的意思,有的肉比较鲜,适合生吃,但好吃难消化,所以切得越细越好。“炙”是肉在火上烤的意思,趁热吃的话,味道鲜美,也好消化。

    膏粱 192

    “膏”是指白的固体和半固体的动物油脂、肥肉。“粱”是精米、细粮。膏粱厚味吃多了,会生富贵病。

    糟糠 196

    “糟”是陈年的粮食。“糠”是粮食剥下的外壳或者表皮。无论膏粱还是糟糠,都是饮食偏颇,时间长了,会以食物的偏影响人体的衡,导致疾病。

    毒药 200

    “毒”的本义是偏,特指药物的本、特、偏,与“药”是

    味 205

    “”是指药物的寒热质,或使人热,或使人冷。“味”也是以人为本的主观指标,同样把纷繁复杂的药物、食物变得简单明了。

    归经 216

    “归”指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指对药物作用的定位。

    炮炙 220

    “炮”是把食物包裹起来放到火里烤。“炙”是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焰很好直接接触食物,并且利用其辐射和上炎的热气炙烤。


查看详情
目前没有书店销售此书
相关图书 / 更多
字里藏医
字里字外有意思的汉字(1)
郭玉华 著
字里藏医
字里行间:中国经济政策与改革导读(俄文)
林威 著;[俄]莉莉娅 译
字里藏医
字里人间:性灵小品百篇
丁时照 著;龙二 绘
字里藏医
字里有乾坤——细说<千字文>
徐强
字里藏医
字里字外有意思的汉字(4)
张建勇 著
字里藏医
字里字外有意思的汉字(3)
任明华 著
字里藏医
字里行间 一起认识几个字
冒继承
字里藏医
字里玄机
作者:刘长焕;责编:张家骝
字里藏医
字里行间
王咏
字里藏医
字里风景(精装版)
左佐
字里藏医
字里行间
李怀宇
字里藏医
字里寻名(康熙字典起名用字精选)
洪澜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字里藏医
美食课三:长夏养脾(知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徐文兵新作面世,长夏要多吃补益脾胃的食物。) 把握好季节、昼夜的节奏,比吃什么东西重要。
徐文兵
字里藏医
徐文兵讲美食课 主食万岁(《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全新力作!贵生从美食开始,好好吃饭能调神)
徐文兵 著;紫图图书 出品
字里藏医
中医的常识(《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全新作品)
徐文兵 著;紫图图书 出品
字里藏医
重廣補校《黃帝內經靈樞》
徐文兵
字里藏医
徐文兵新书 黄帝内经的智慧(养生之道,归根结底是养心之道、养神之道,知道《黄帝内经》的智慧,就能无病少灾,成为一个走运的人。)
徐文兵 著;紫图图书 出品
字里藏医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前传(全新升级版)
徐文兵 著
字里藏医
明哲保身:徐文兵说成语里的中医智慧(一本表面上讲成语,实则说透正确的防病治病之道、让我们好好活着的明心见性之书。)
徐文兵 著;紫图 出品
字里藏医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后传
徐文兵 著
字里藏医
数字地形图测绘原理与方法
徐文兵,赵红主编
字里藏医
梦与健康:《黄帝内经》释梦版(徐文兵新作,破译梦境背后的密码,预知身体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吉凶祸福。)
徐文兵 著;紫图 出品
字里藏医
重廣補校《黃帝內經素問》
徐文兵 著
字里藏医
字里藏医
徐文兵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