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难点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难点解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20-12
版次: 1
ISBN: 9787568924740
定价: 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5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人买过
  • 本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辅导用书。作者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教材内容,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和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讲解和提问进行教学设计。全书由上、下篇组成,上篇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如何讲解编写了21个教学设计,每个教学设计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知识要点、教学过程设计、课后思考和测试题等方面的内容。下篇针对教材重难点如何提问和解答编写了43个教学设计。本书可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和大学生学习使用。 上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内容设计与解析
      绪论
        重点内容设计:如何从“历史方位”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重点内容设计一:人生问题与人生观
        重点内容设计二: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重点内容设计三: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重点内容设计四: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重点内容设计一:理想的内涵
        重点内容设计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重点内容设计三: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重点内容设计一: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重点内容设计二: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内容设计:如何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重点内容设计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重点内容设计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重点内容设计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重点内容设计四:道德与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重点内容设计五: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做网络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重点内容设计一:我国社会主义法
        重点内容设计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重点内容设计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重点内容设计四:培养法治思维
        重点内容设计五: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下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问题提问与解析
      绪论
        提问:思想道德和法律有着怎样的关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何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提问1:怎样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提问2:面对人生难题,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提问3: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是科学高尚的?
        提问4:大学生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成就出彩人生?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提问1:理想是什么?
        提问2: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提问3: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提问4: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提问5: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问6:如何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关系?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提问1:为什么说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提问2:怎样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问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
        提问4: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仍然要坚持爱国主义?
        提问5: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提问6:在当代中国为何要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问1:为什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问2:何谓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战略任务?
        提问3:价值观自信从何而来?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提问1:如何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提问2:新时代为什么要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提问3: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为什么更加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
        提问4:如何自觉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提问5:大学生择业为什么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问6: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培养自己创业能力?
        提问7:为什么强调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应遵守道德规范?
        提问8:加强个人修养最重要的是什么?
        提问9:大学生如何投身道德实践,以提升道德品质,引领道德风尚?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提问1:如何理解法律的定义?
        提问2:法律的科学性是怎样体现的?
        提问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
        提问4: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性?
        提问5: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提问6:如何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问7:为什么党的多次会议不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提问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提问9: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问题10: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提问11:如何区别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
        提问12:如何培养和树立法治思维?
        提问13:如何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提问14:如何理解权利义务的含义?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辅导用书。作者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教材内容,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和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讲解和提问进行教学设计。全书由上、下篇组成,上篇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如何讲解编写了21个教学设计,每个教学设计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知识要点、教学过程设计、课后思考和测试题等方面的内容。下篇针对教材重难点如何提问和解答编写了43个教学设计。本书可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和大学生学习使用。
  • 目录:
    上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内容设计与解析
      绪论
        重点内容设计:如何从“历史方位”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重点内容设计一:人生问题与人生观
        重点内容设计二: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重点内容设计三: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重点内容设计四: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重点内容设计一:理想的内涵
        重点内容设计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重点内容设计三: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重点内容设计一: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重点内容设计二: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内容设计:如何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重点内容设计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重点内容设计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重点内容设计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重点内容设计四:道德与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重点内容设计五: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做网络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重点内容设计一:我国社会主义法
        重点内容设计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重点内容设计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重点内容设计四:培养法治思维
        重点内容设计五: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下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问题提问与解析
      绪论
        提问:思想道德和法律有着怎样的关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何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提问1:怎样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提问2:面对人生难题,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提问3: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是科学高尚的?
        提问4:大学生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成就出彩人生?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提问1:理想是什么?
        提问2: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提问3: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提问4: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提问5: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问6:如何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关系?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提问1:为什么说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提问2:怎样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问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
        提问4: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仍然要坚持爱国主义?
        提问5: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提问6:在当代中国为何要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问1:为什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问2:何谓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战略任务?
        提问3:价值观自信从何而来?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提问1:如何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提问2:新时代为什么要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提问3: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为什么更加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
        提问4:如何自觉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提问5:大学生择业为什么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问6: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培养自己创业能力?
        提问7:为什么强调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应遵守道德规范?
        提问8:加强个人修养最重要的是什么?
        提问9:大学生如何投身道德实践,以提升道德品质,引领道德风尚?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提问1:如何理解法律的定义?
        提问2:法律的科学性是怎样体现的?
        提问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
        提问4: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性?
        提问5: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提问6:如何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问7:为什么党的多次会议不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提问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提问9: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问题10: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提问11:如何区别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
        提问12:如何培养和树立法治思维?
        提问13:如何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提问14:如何理解权利义务的含义?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难点解析
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
王小凤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