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

中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0
版次: 1
ISBN: 9787563064915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4页
分类: 经济
  •   《中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从新经济的价值和发展层次视角出发,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对于新经济的界定为依据,明确新经济的内涵和范式特征,探讨以新发展理念带领新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由此构建了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框架,从全国和省级区域两个层面评估新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测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区域新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距。   马少晔,女,1984年出生,现为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东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11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创新经济等,在《江苏社会科学》《农业技术经济》《财会通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主要内容
    1.3.2 结构安排

    2 研究动态
    2.1 新经济的研究热点及演进
    2.1.1 新经济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
    2.1.2 新经济研究的主题演进分析
    2.2 新经济内涵及表现形式
    2.2.1 新经济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2.2.2 新经济的表现形式
    2.2.3 文献评述
    2.3 新经济测度研究
    2.3.1 新经济的统计核算
    2.3.2 新经济的指数测度
    2.3.3 文献评述

    3 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体系构建
    3.1 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体系的理论构建
    3.1.1 新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内涵
    3.1.2 新经济的范式特征
    3.1.3 新发展理念与新经济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3.3.1 评价指标筛选
    3.3.2 指标体系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
    4.1 数据来源
    4.2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4.2.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3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与分析
    4.3.1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
    4.3.2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分析
    4.4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与分析
    4.4.1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
    4.4.2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
    5.1 指标体系调整
    5.2 数据来源
    5.3 区域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5.3.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3.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5.4 区域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与分析
    5.4.1 区域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
    5.4.2 区域新经济发展指数评价
    5.4.3 区域新经济发展指数变迁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距
    6.1 新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
    6.1.1 Morans系数
    6.1.2 Moran散点图分析
    6.1.3 USA集聚分析
    6.2 新经济发展区域差距
    6.2.1 四大地区对比
    6.2.2 泰尔指数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本书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夯实新经济发展基础
    7.2.2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7.2.3 把握产业结构升级主线,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7.2.4 积极培育新经济主体,激发新经济企业活力
    7.2.5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新经济发展空间
    7.2.6 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新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从新经济的价值和发展层次视角出发,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对于新经济的界定为依据,明确新经济的内涵和范式特征,探讨以新发展理念带领新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由此构建了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框架,从全国和省级区域两个层面评估新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测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区域新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距。
  • 作者简介:
      马少晔,女,1984年出生,现为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东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11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创新经济等,在《江苏社会科学》《农业技术经济》《财会通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主要内容
    1.3.2 结构安排

    2 研究动态
    2.1 新经济的研究热点及演进
    2.1.1 新经济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
    2.1.2 新经济研究的主题演进分析
    2.2 新经济内涵及表现形式
    2.2.1 新经济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2.2.2 新经济的表现形式
    2.2.3 文献评述
    2.3 新经济测度研究
    2.3.1 新经济的统计核算
    2.3.2 新经济的指数测度
    2.3.3 文献评述

    3 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体系构建
    3.1 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体系的理论构建
    3.1.1 新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内涵
    3.1.2 新经济的范式特征
    3.1.3 新发展理念与新经济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3.3.1 评价指标筛选
    3.3.2 指标体系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
    4.1 数据来源
    4.2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4.2.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3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与分析
    4.3.1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
    4.3.2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分析
    4.4 全国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与分析
    4.4.1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
    4.4.2 全国新经济发展指数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度
    5.1 指标体系调整
    5.2 数据来源
    5.3 区域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5.3.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3.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5.4 区域层面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与分析
    5.4.1 区域新经济发展指数测算
    5.4.2 区域新经济发展指数评价
    5.4.3 区域新经济发展指数变迁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距
    6.1 新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
    6.1.1 Morans系数
    6.1.2 Moran散点图分析
    6.1.3 USA集聚分析
    6.2 新经济发展区域差距
    6.2.1 四大地区对比
    6.2.2 泰尔指数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本书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夯实新经济发展基础
    7.2.2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7.2.3 把握产业结构升级主线,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7.2.4 积极培育新经济主体,激发新经济企业活力
    7.2.5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新经济发展空间
    7.2.6 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新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