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百科全书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9-01
版次: 1
ISBN: 9787530437971
定价: 6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706页
字数: 1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46人买过
  •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湿地科学和湿地状况(以中国为主)的现代百科全书。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湿地工作的人员、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及环保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是各类图书馆及与湿地管理、研究、保护相关机构应备的工具书。《中国湿地百科全书》《全书》的编纂工作在“中国湿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主持下进行,并得到国家林业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环保、海洋、农业等部门,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及相关科研院所(协会、学会)、高等院校及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全书》的出版是中国湿地科学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对于人们认识湿地、树立湿地保护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湿地是具有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湿地面临严峻挑战,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环境不断恶化。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及中国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湿地保护已成为人类在21世纪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法制建设、湿地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遭到破坏的湿地部分得到恢复和开发建设。《全书》编纂的宗旨以“普及湿地知识、介绍湿地状况、树立保护意识、促进湿地利用”为目的,着眼于唤起人们对湿地问题的重视和保护。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现代百科全书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在总体设计、条目选取、编辑方式、图片配备、检索系统等方面已十分成熟和科学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起,现代百科全书逐渐被中国知识界广泛接受,并逐步形成了综合性百科全书、地域性百科全书、知识性百科全书三大门类,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全书》编辑部认真研究国内外已出版的有影响的百科全书(如《不列颠百科全书》、《大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百科全书》等),注重大条目和图片的配置,力求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地向读者提供有关湿地学科的各类信息。“内容精选、文字精练、图片精美、装帧精致”,体现了编纂者们对百科全书品质的追求。《全书》在编纂模式上注重条目的“规范性、类比性、知识性、检索性、文献性、可读性”的统一。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为1卷本,共设置条目1000余条,设湿地科学、省市湿地、重要湿地、湿地保护区、湿地生物、湿地文化、湿地保护7个编写分支。《全书》大条目约占条目总数的5%,其字数约占全书总字数的20%。条目和内容索引之间比约为1:4,即包含了4000余个可检索的知识主题,图片1100余幅(含地图),约180万字(含图表)。条目释文着眼于湿地科学,立足中国;世界湿地内容主要在《湿地与人类》专文及综述性条目中介绍。《全书》编纂遵循经典百科全书体例要求,在保持现代百科全书特有的风格上,强调版面设计的视觉效果,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便于阅读和检索、内容丰富的高水平湿地学科工具书。 前言
    FOREWORS
    凡例
    使用指南
    湿地与人类
    正文
    大事记
    条目笔画索引
    条目内容分析索引
    附图
  • 内容简介: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湿地科学和湿地状况(以中国为主)的现代百科全书。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湿地工作的人员、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及环保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是各类图书馆及与湿地管理、研究、保护相关机构应备的工具书。《中国湿地百科全书》《全书》的编纂工作在“中国湿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主持下进行,并得到国家林业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环保、海洋、农业等部门,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及相关科研院所(协会、学会)、高等院校及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全书》的出版是中国湿地科学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对于人们认识湿地、树立湿地保护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湿地是具有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湿地面临严峻挑战,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环境不断恶化。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及中国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湿地保护已成为人类在21世纪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法制建设、湿地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遭到破坏的湿地部分得到恢复和开发建设。《全书》编纂的宗旨以“普及湿地知识、介绍湿地状况、树立保护意识、促进湿地利用”为目的,着眼于唤起人们对湿地问题的重视和保护。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现代百科全书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在总体设计、条目选取、编辑方式、图片配备、检索系统等方面已十分成熟和科学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起,现代百科全书逐渐被中国知识界广泛接受,并逐步形成了综合性百科全书、地域性百科全书、知识性百科全书三大门类,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全书》编辑部认真研究国内外已出版的有影响的百科全书(如《不列颠百科全书》、《大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百科全书》等),注重大条目和图片的配置,力求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地向读者提供有关湿地学科的各类信息。“内容精选、文字精练、图片精美、装帧精致”,体现了编纂者们对百科全书品质的追求。《全书》在编纂模式上注重条目的“规范性、类比性、知识性、检索性、文献性、可读性”的统一。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为1卷本,共设置条目1000余条,设湿地科学、省市湿地、重要湿地、湿地保护区、湿地生物、湿地文化、湿地保护7个编写分支。《全书》大条目约占条目总数的5%,其字数约占全书总字数的20%。条目和内容索引之间比约为1:4,即包含了4000余个可检索的知识主题,图片1100余幅(含地图),约180万字(含图表)。条目释文着眼于湿地科学,立足中国;世界湿地内容主要在《湿地与人类》专文及综述性条目中介绍。《全书》编纂遵循经典百科全书体例要求,在保持现代百科全书特有的风格上,强调版面设计的视觉效果,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便于阅读和检索、内容丰富的高水平湿地学科工具书。
  • 目录:
    前言
    FOREWORS
    凡例
    使用指南
    湿地与人类
    正文
    大事记
    条目笔画索引
    条目内容分析索引
    附图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
湿地学校建设指南
陈克林 编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
黄渤海湿地与迁徙水鸟研究
陈克林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