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6
版次: 1
ISBN: 9787561578049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3页
分类: 法律
5人买过
  •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对报复正义理论、主体性原则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恢复性正义理论等进行了阐释,这为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提供了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将刑事诉讼不妥当地预设为国家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斗争,忽略被害人因素,导致无法全面描述和分析刑事诉讼实践;认为传统“三方诉讼构造”未能全面反映刑事诉讼的客观情况,在对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和刑事诉讼构造进行全面梳理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另一模式――“被害人参与模式”,并借助“复合控诉主体”概念,提出搭建“动态的四方诉讼构造”的结论。在新的“动态四方诉讼构造”指引下,被害人在各诉讼程序均能实现有效参与,特别是对于自诉程序的完善,在构建诉讼担当制度的前提下,打通了公诉与自诉程序之间有序流转的渠道,设计了公诉、自诉案件有序流转的流程,克服了现有的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弊端。   胡莲芳,女,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公开发表学术研究文章30余篇。 导论

    第一章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概述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变迁

    第二节 现代各主要法治国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概览

    第三节 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透视

    第二章 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报复正义理论

    第二节 主体性原则理论

    第三节 符号互动理论

    第四节 恢复性司法理论

    第三章 传统刑事诉讼模式的缺陷及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一节 刑事诉讼模式概览

    第二节 传统诉讼模式的分析障碍

    第三节 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基于对犯罪控制和正当程序模式的补充

    第四章 动态的“四方诉讼构造”对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承载

    第一节 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三方诉讼构造”之无法承载被害人参与模式

    第三节 可转换的动态“四方诉讼构造”对被害人参与模式的结构支撑

    第五章 被害人在刑事公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权利

    第二节 被害人在审前程序的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程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被害人在审判程序中的参与

    第五节 被害人在刑罚执行程序中的参与

    第六章 被害人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自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公诉与自诉之间的有序流转

    第二节 被害人在损害救济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有效参与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对报复正义理论、主体性原则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恢复性正义理论等进行了阐释,这为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提供了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将刑事诉讼不妥当地预设为国家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斗争,忽略被害人因素,导致无法全面描述和分析刑事诉讼实践;认为传统“三方诉讼构造”未能全面反映刑事诉讼的客观情况,在对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和刑事诉讼构造进行全面梳理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另一模式――“被害人参与模式”,并借助“复合控诉主体”概念,提出搭建“动态的四方诉讼构造”的结论。在新的“动态四方诉讼构造”指引下,被害人在各诉讼程序均能实现有效参与,特别是对于自诉程序的完善,在构建诉讼担当制度的前提下,打通了公诉与自诉程序之间有序流转的渠道,设计了公诉、自诉案件有序流转的流程,克服了现有的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弊端。
  • 作者简介:
      胡莲芳,女,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公开发表学术研究文章30余篇。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概述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变迁

    第二节 现代各主要法治国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概览

    第三节 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透视

    第二章 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报复正义理论

    第二节 主体性原则理论

    第三节 符号互动理论

    第四节 恢复性司法理论

    第三章 传统刑事诉讼模式的缺陷及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一节 刑事诉讼模式概览

    第二节 传统诉讼模式的分析障碍

    第三节 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基于对犯罪控制和正当程序模式的补充

    第四章 动态的“四方诉讼构造”对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承载

    第一节 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三方诉讼构造”之无法承载被害人参与模式

    第三节 可转换的动态“四方诉讼构造”对被害人参与模式的结构支撑

    第五章 被害人在刑事公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权利

    第二节 被害人在审前程序的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程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被害人在审判程序中的参与

    第五节 被害人在刑罚执行程序中的参与

    第六章 被害人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自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公诉与自诉之间的有序流转

    第二节 被害人在损害救济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有效参与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
房保国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自我答责研究
马卫军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学新论
任克勤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
蔡颖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和解
李建玲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过错与罪刑关系研究
张智勇、初红漫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学
(日)诸泽英道 著,张凌,于秀峰 译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保护法研究:以犯罪被害人权利为视角
吴四江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预防案例分析
孙斌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预防研究
熊伟 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学基本理论研究
任克勤 著;闫继忠 编;樊京玉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被害人陈述问题研究
欧卫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