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5
版次: 1
ISBN: 9787516407905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88页
字数: 23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94人买过
  •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王阳明心学智慧》以通俗化的语言分别从人生处世,立志,治学,磨难等角度全方位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并点缀作者在解读王阳明心学时的心灵感悟。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心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失落、不安等问题,本书给出了一张张神奇的心灵药方。
      读懂阳明心学,强大自我内心,洞悉世事人心,挣脱生命束缚,开启终极成功智慧。  金灶沐,心灵励志作家、传统文化和王阳明心学研究者,读遍关于王阳明的一切书籍,对阳明心学有深切体悟,曾在人生、事业的低谷期,凭借王阳明心学智慧,成功地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第一章 心力/001
    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说出了“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深刻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因此,我们不能小瞧自己的内心,它既充满着人类最真实的渴望,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力量。
    第二章 胸怀/019
    志存高远、行不掩言、富于进取、率性而动,是儒家传统的现实人格理想。推崇儒学的王阳明正是以此为准则,才无惧世人对他的毁誉,坦然面对政治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笑对生活的贫贱富贵,从而活出了难能可贵的狂者胸次。
    第三章 立志/037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成功。
    第四章 实践/053
    知与行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也要掌握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圣人的智慧。
    第五章 自控/073
    欲望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起始,它使人类获得无穷无尽的动力。但如果欲望过于强烈,就不再是有助于我们的积极力量,而成为奴役我们的消极力量。因而,王阳明劝诫人们要针对声、色、货、利这些欲望下功夫,克制欲望,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
    第六章 自省/087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王阳明非常看重自我省察,他说通过省察可以看清自己成功的基础,不能因为境况的不如意而浑浑噩噩,混了天日。
    第七章 包容/109
    能够包容、宽恕他人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能够包容、宽恕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自身人格至高的表现。这样的人也能够因包容他人而成就自己,像王阳明一样成为能容能恕的大人物。
    第八章 静心/123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理性和感性的斗争,这种状态就叫作“心兵”。普通人心中可能随时都在打内战,如果妄念不生,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不动心”的境界。
    第九章 磨炼/137
    王阳明是一个能够与逆境共处的人,他珍惜自己,热爱生命,并善于在逆境和失败中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寻获新的目标。如果人们能像王阳明一样不被生活中暂时的失败、打击和磨难吓倒,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就能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第十章 智慧/155
    在王阳明看来,仁是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人们要从自己的内心求仁,将心比心,才能够爱一切人,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批评他人的过失,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大智慧、大魅力的仁者圣贤。
    第十一章 真诚/169
    诚心诚意地生活,首先,要求我们不欺骗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其次,要求我们真诚地面对他人,不要伪装良善来欺骗他人,不要失信于人。如此才能拥有王阳明所说的那个纯明无瑕的良知,才能获得人生的欢乐。
    第十二章 行孝/185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看来,孝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好品德的养成都是从孝行开始的。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各种品德养成的前提。
    第十三章 读书/201
    做学问必须在自己的心上狠下功夫,凡是看不明白、想不通的,回到自己的内心仔细体会。书中所阐述的不过是心体,这个心体就是所谓的“天理”,体明就是道明,再没有别的。这是读书做学问的关键,也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关键。
    第十四章 管理/219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敏锐地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是每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智慧。王阳明身处官场多年,深谙管理的智慧,通过选拔良将、以德服人、任贤使能、赏罚分明,带领团队获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十五章 修养/235
    游于艺,包含着一种悠然自得的从容心态,可以纵情于山水,在人间诗意地栖息;可以挥笔泼墨,在书法之中品悟心灵的智慧;可以平心静气地制作音乐,享受美妙旋律带来的心灵触动。总之,如果能够享受艺术带来的美和快乐,你就是获得了王阳明推崇的游于艺的功夫了。
    第十六章 人生/251
    儒家的人生观,是要探求生命的本质,追问“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正因为王阳明悟了道,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他才能够在逝去的时候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如果人们能够踏踏实实地根据自己的良知来行事,便也能安安稳稳地享受生命的喜悦和满足。
  • 内容简介: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王阳明心学智慧》以通俗化的语言分别从人生处世,立志,治学,磨难等角度全方位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并点缀作者在解读王阳明心学时的心灵感悟。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心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失落、不安等问题,本书给出了一张张神奇的心灵药方。
      读懂阳明心学,强大自我内心,洞悉世事人心,挣脱生命束缚,开启终极成功智慧。
  • 作者简介:
     金灶沐,心灵励志作家、传统文化和王阳明心学研究者,读遍关于王阳明的一切书籍,对阳明心学有深切体悟,曾在人生、事业的低谷期,凭借王阳明心学智慧,成功地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 目录:
    第一章 心力/001
    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说出了“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深刻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因此,我们不能小瞧自己的内心,它既充满着人类最真实的渴望,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力量。
    第二章 胸怀/019
    志存高远、行不掩言、富于进取、率性而动,是儒家传统的现实人格理想。推崇儒学的王阳明正是以此为准则,才无惧世人对他的毁誉,坦然面对政治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笑对生活的贫贱富贵,从而活出了难能可贵的狂者胸次。
    第三章 立志/037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成功。
    第四章 实践/053
    知与行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也要掌握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圣人的智慧。
    第五章 自控/073
    欲望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起始,它使人类获得无穷无尽的动力。但如果欲望过于强烈,就不再是有助于我们的积极力量,而成为奴役我们的消极力量。因而,王阳明劝诫人们要针对声、色、货、利这些欲望下功夫,克制欲望,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
    第六章 自省/087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王阳明非常看重自我省察,他说通过省察可以看清自己成功的基础,不能因为境况的不如意而浑浑噩噩,混了天日。
    第七章 包容/109
    能够包容、宽恕他人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能够包容、宽恕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自身人格至高的表现。这样的人也能够因包容他人而成就自己,像王阳明一样成为能容能恕的大人物。
    第八章 静心/123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理性和感性的斗争,这种状态就叫作“心兵”。普通人心中可能随时都在打内战,如果妄念不生,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不动心”的境界。
    第九章 磨炼/137
    王阳明是一个能够与逆境共处的人,他珍惜自己,热爱生命,并善于在逆境和失败中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寻获新的目标。如果人们能像王阳明一样不被生活中暂时的失败、打击和磨难吓倒,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就能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第十章 智慧/155
    在王阳明看来,仁是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人们要从自己的内心求仁,将心比心,才能够爱一切人,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批评他人的过失,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大智慧、大魅力的仁者圣贤。
    第十一章 真诚/169
    诚心诚意地生活,首先,要求我们不欺骗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其次,要求我们真诚地面对他人,不要伪装良善来欺骗他人,不要失信于人。如此才能拥有王阳明所说的那个纯明无瑕的良知,才能获得人生的欢乐。
    第十二章 行孝/185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看来,孝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好品德的养成都是从孝行开始的。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各种品德养成的前提。
    第十三章 读书/201
    做学问必须在自己的心上狠下功夫,凡是看不明白、想不通的,回到自己的内心仔细体会。书中所阐述的不过是心体,这个心体就是所谓的“天理”,体明就是道明,再没有别的。这是读书做学问的关键,也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关键。
    第十四章 管理/219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敏锐地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是每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智慧。王阳明身处官场多年,深谙管理的智慧,通过选拔良将、以德服人、任贤使能、赏罚分明,带领团队获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十五章 修养/235
    游于艺,包含着一种悠然自得的从容心态,可以纵情于山水,在人间诗意地栖息;可以挥笔泼墨,在书法之中品悟心灵的智慧;可以平心静气地制作音乐,享受美妙旋律带来的心灵触动。总之,如果能够享受艺术带来的美和快乐,你就是获得了王阳明推崇的游于艺的功夫了。
    第十六章 人生/251
    儒家的人生观,是要探求生命的本质,追问“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正因为王阳明悟了道,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他才能够在逝去的时候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如果人们能够踏踏实实地根据自己的良知来行事,便也能安安稳稳地享受生命的喜悦和满足。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