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苑探微(薛晋文影视论集)

镜苑探微(薛晋文影视论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3
版次: 1
ISBN: 9787106033088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3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7人买过
  • 《镜苑探微(薛晋文影视论集)》收录了薛晋文近两年来发表的46篇影视评论文章,篇篇文字中他执著地寻觅散落于喧嚣尘世间的人文薪火,将学养注入饱满结实的文字肌理,呈现出独有的言说节奏、弹性和语感。在通篇严密的理论逻辑中,他不但显示出深厚的史学识见,也显露出对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的了然于心,因此他能够把影视领域的各种景观一一呈现出来,而且能够把当下影视艺术发展中所存在的系列问题,尤其是把关于艺术性和市场性的纷争与论辩客观地展现出来,并对每一个观点和判断分析得透彻入微,显示出了一个人文学者的理想激情。 薛晋文,70年代末出生,山西吕梁人。先后于太原师范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影视学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学位。在《人民日报》、《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学术作品50余篇,累计3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影视艺术)》等刊物转载和转摘。曾获2010年第八届“金鹰”电视艺术节评论奖、2009年首届“飞天”电视艺术节评论奖、山西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山西省文联文艺评论奖。主持国家广电总局中广协会项日一项,参与广电总局、中国传媒大学“211”项目多项,独立创作电影剧本一部。 1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共振
    2相亲栏目的“时代之潮”与“时代之惑”
    3给《这里是北京》泼点冷水
    4名著重拍热的冷思考
    5耳目一新“达人秀”
    6生硬“植入广告”惹人忧
    7呼唤电视剧“本体批评”回归
    8电视剧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文化切入点
    9喜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回归
    10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可能走向与必然选择
    11追讨电视的低俗之源
    12韩剧:告诉了我们什么
    13物欲·类型·想象
    14乡土中国的影像书写
    15漫画电视剧:电视百花园中的一个新品种
    16儒商精神照古今
    17晋商精神的艺术呈现
    18应注重对电视剧导演、编剧的评论
    19新世纪农村题材剧的缺失与期待
    20呼唤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新突破
    21低俗:电视节目的“时代之痛”
    22文化不应被当做电视剧的装饰品
    23论都市言情剧的四种情感书写类型
    24对工业题材电视剧缺位的再思考
    25《黎明之前》的三大引人之处
    26当下农村题材电视剧到底缺什么
    27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得失谈
    28情感的影像书写
    29莫让军旅剧人物形象“类型化审美”走进误区
    30“红色经典”重拍的误区何在
    31电视剧批评标准刍议
    32关于都市言情剧中社会审美价值遮蔽的思考
    33农村题材剧《绝地逢生》的成功启示
    34小人物与大历史的真实演绎
    35电视新闻“突围”两题议
    362005年电视娱乐节目走势分析
    37论都市言情剧创作中的“荣辱观”取向
    38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39新意迭现的《节目主持艺术学》
    40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情结分析
    41心灵的迷狂与记忆的打捞
    42西部片叙事特征新探
    43关于“五四”与中国电影的若干思考
    44《色·戒》:个体生命的温情凝视
    附录:曾庆瑞老师印象记
    后记
  • 内容简介:
    《镜苑探微(薛晋文影视论集)》收录了薛晋文近两年来发表的46篇影视评论文章,篇篇文字中他执著地寻觅散落于喧嚣尘世间的人文薪火,将学养注入饱满结实的文字肌理,呈现出独有的言说节奏、弹性和语感。在通篇严密的理论逻辑中,他不但显示出深厚的史学识见,也显露出对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的了然于心,因此他能够把影视领域的各种景观一一呈现出来,而且能够把当下影视艺术发展中所存在的系列问题,尤其是把关于艺术性和市场性的纷争与论辩客观地展现出来,并对每一个观点和判断分析得透彻入微,显示出了一个人文学者的理想激情。
  • 作者简介:
    薛晋文,70年代末出生,山西吕梁人。先后于太原师范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影视学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学位。在《人民日报》、《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学术作品50余篇,累计3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影视艺术)》等刊物转载和转摘。曾获2010年第八届“金鹰”电视艺术节评论奖、2009年首届“飞天”电视艺术节评论奖、山西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山西省文联文艺评论奖。主持国家广电总局中广协会项日一项,参与广电总局、中国传媒大学“211”项目多项,独立创作电影剧本一部。
  • 目录:
    1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共振
    2相亲栏目的“时代之潮”与“时代之惑”
    3给《这里是北京》泼点冷水
    4名著重拍热的冷思考
    5耳目一新“达人秀”
    6生硬“植入广告”惹人忧
    7呼唤电视剧“本体批评”回归
    8电视剧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文化切入点
    9喜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回归
    10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可能走向与必然选择
    11追讨电视的低俗之源
    12韩剧:告诉了我们什么
    13物欲·类型·想象
    14乡土中国的影像书写
    15漫画电视剧:电视百花园中的一个新品种
    16儒商精神照古今
    17晋商精神的艺术呈现
    18应注重对电视剧导演、编剧的评论
    19新世纪农村题材剧的缺失与期待
    20呼唤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新突破
    21低俗:电视节目的“时代之痛”
    22文化不应被当做电视剧的装饰品
    23论都市言情剧的四种情感书写类型
    24对工业题材电视剧缺位的再思考
    25《黎明之前》的三大引人之处
    26当下农村题材电视剧到底缺什么
    27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得失谈
    28情感的影像书写
    29莫让军旅剧人物形象“类型化审美”走进误区
    30“红色经典”重拍的误区何在
    31电视剧批评标准刍议
    32关于都市言情剧中社会审美价值遮蔽的思考
    33农村题材剧《绝地逢生》的成功启示
    34小人物与大历史的真实演绎
    35电视新闻“突围”两题议
    362005年电视娱乐节目走势分析
    37论都市言情剧创作中的“荣辱观”取向
    38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39新意迭现的《节目主持艺术学》
    40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情结分析
    41心灵的迷狂与记忆的打捞
    42西部片叙事特征新探
    43关于“五四”与中国电影的若干思考
    44《色·戒》:个体生命的温情凝视
    附录:曾庆瑞老师印象记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镜苑探微(薛晋文影视论集)
镜苑守望—薛晋文影视论集
薛晋文
镜苑探微(薛晋文影视论集)
镜苑沉思:薛晋文影视论集
薛晋文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