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采分

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采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802315792
定价: 7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58页
字数: 87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2009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采分》由具有丰富教学、临床实践及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经验的专家根据2009年最新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编写而成,是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参考书。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综合包括十篇,分别是: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卫生法规。
    第二部分专业综合包括十三篇,分别是:症状与体征;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儿科学疾病;传染病、性病;其他。
    《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2009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采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考点:全书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划分复习要点——考点。精炼教材内容,突出重点,便于考生记忆。
    选择题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贯穿于考点内容之中,点中有题,加深记忆,以题推点,提示重点;一是列于各考点之后:让考生了解答题的要点,准确把握考试精髓。
    2.重点等级:每个考点均附有重点等级,重点等级的星数表示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程度,星数越多,考点重要程度越高,考生应给予更多重视。
    3.考试真题:提供部分历年考试真题,目的是帮助考生尽快熟悉考试形式、特点及方法,提高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 第一部分基础综合
    第一篇生物化学
    考点1:氨基酸与多肽
    考点2:蛋白质的结构
    考点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考点4:DNA碱基组成规律
    考点5:DNA变性及其应用
    考点6:酶的催化作用
    考点7:辅酶与酶辅助因子
    考点8:酶促反应动力学
    考点9: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
    考点10:糖的分解代谢
    考点11:氧化磷酸化
    考点12:脂类的生理功能
    考点13: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考点14:脂肪酸B一氧化的基本过程
    考点15: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考点16:胆固醇代谢
    考点17: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
    考点18:体内氨的去路
    考点19: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考点20:核苷酸代谢
    考点21:核苷酸代谢的调节
    考点22:DNA的生物合成
    考点23:基因表达调控基本原理
    考点24:膜受体激素信号转导机制
    考点25:基因载体的概念
    考点26: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考点27: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考点28:血浆蛋白质
    考点29:红细胞的代谢
    考点30: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考点31:胆汁酸的代谢

    第二篇生理学
    考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考点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考点3: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考点4:血液的理化特性
    考点5:血细胞及其功能
    考点6:血液凝固和抗凝
    考点7:血型
    考点8:心脏的泵血功能
    考点9: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考点10:心肌的生理特性
    考点1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考点12:中心静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13: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考点14: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考点15:肺通气动力
    考点16: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考点17:呼吸运动的调节
    考点18: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
    考点19: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考点20:胃的运动
    考点21:小肠内消化
    考点22:能量代谢
    考点23:体热平衡及体温调节
    考点2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考点25:近球小管对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
    考点26:肾内自身调节
    考点27:突触传递
    考点28:神经反射
    考点29: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考点30: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考点31: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
    考点3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考点33: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考点34: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考点3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考点36:胰岛素
    考点37:男性生殖一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内分泌功能

    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
    考点1: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考点2:细菌的基本结构
    考点3: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考点4: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考点5:细菌的人工培养
    考点6:物理灭菌法
    考点7: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考点8:毒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
    考点9:细菌的致病性
    考点10: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考点1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考点12:链球菌属
    考点13:肺炎链球菌
    考点14:脑膜炎奈瑟菌
    考点15:埃希菌属
    考点16:霍乱弧菌
    考点17:厌氧芽孢梭菌
    考点18:白喉棒状杆菌
    考点19:结核分枝杆菌
    考点20:麻风分枝杆菌
    考点21: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考点22:布鲁菌属
    考点23:鼠疫耶尔森菌
    考点24:幽门螺杆菌
    考点25:铜绿假单胞菌
    考点26:支原体
    考点27: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考点28:衣原体
    考点29:梅毒螺旋体
    考点30: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考点31:新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考点32: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考点33: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考点34: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考点35:正黏病毒
    考点36:其他呼吸道病毒
    考点37:人类肠道病毒
    考点38:甲型肝炎病毒
    考点39:乙型肝炎病毒
    考点40:丙型肝炎病毒
    考点41: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病毒
    考点42:汉坦病毒
    考点43:单纯疱疹病毒
    考点44:EB病毒
    考点4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考点46:狂犬病病毒
    考点47:人乳头瘤病毒
    考点48:朊粒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
    考点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考点2:抗原的基本概念
    考点3:抗原的分类
    考点4:中枢免疫器官
    考点5:外周免疫器官
    考点6:T淋巴细胞
    考点7: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考点8: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考点9: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考点10: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考点11:补体系统的激活
    考点12:补体激活的调节
    考点13: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考点14:细胞因子的种类
    考点15:参与T细胞黏附、活化的CD分子
    考点16: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复合体的基本概念
    考点17:HIJA—Ⅰ类抗原
    考点18:HlA—Ⅱ类抗原
    考点19: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考点20: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考点2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考点2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考点23:黏膜免疫的功能
    考点24:免疫耐受的形成
    ……
    第五篇病理学
    第六篇药理学
    第七篇医学心理学
    第八篇医学伦理学
    第九篇预防医学
    第十篇卫生法规

    第二部分专业综合
    第一篇症状与体征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篇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第六篇妇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七篇血液系统疾病
    第八篇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九篇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第十篇运动系统疾病
    第十一篇儿科疾病
    第十二篇传染病、性病
    第十三篇其他
  • 内容简介:
    《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2009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采分》由具有丰富教学、临床实践及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经验的专家根据2009年最新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编写而成,是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参考书。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综合包括十篇,分别是: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卫生法规。
    第二部分专业综合包括十三篇,分别是:症状与体征;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儿科学疾病;传染病、性病;其他。
    《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2009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采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考点:全书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划分复习要点——考点。精炼教材内容,突出重点,便于考生记忆。
    选择题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贯穿于考点内容之中,点中有题,加深记忆,以题推点,提示重点;一是列于各考点之后:让考生了解答题的要点,准确把握考试精髓。
    2.重点等级:每个考点均附有重点等级,重点等级的星数表示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程度,星数越多,考点重要程度越高,考生应给予更多重视。
    3.考试真题:提供部分历年考试真题,目的是帮助考生尽快熟悉考试形式、特点及方法,提高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
  •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综合
    第一篇生物化学
    考点1:氨基酸与多肽
    考点2:蛋白质的结构
    考点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考点4:DNA碱基组成规律
    考点5:DNA变性及其应用
    考点6:酶的催化作用
    考点7:辅酶与酶辅助因子
    考点8:酶促反应动力学
    考点9: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
    考点10:糖的分解代谢
    考点11:氧化磷酸化
    考点12:脂类的生理功能
    考点13: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考点14:脂肪酸B一氧化的基本过程
    考点15: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考点16:胆固醇代谢
    考点17: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
    考点18:体内氨的去路
    考点19: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考点20:核苷酸代谢
    考点21:核苷酸代谢的调节
    考点22:DNA的生物合成
    考点23:基因表达调控基本原理
    考点24:膜受体激素信号转导机制
    考点25:基因载体的概念
    考点26: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考点27: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考点28:血浆蛋白质
    考点29:红细胞的代谢
    考点30: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考点31:胆汁酸的代谢

    第二篇生理学
    考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考点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考点3: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考点4:血液的理化特性
    考点5:血细胞及其功能
    考点6:血液凝固和抗凝
    考点7:血型
    考点8:心脏的泵血功能
    考点9: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考点10:心肌的生理特性
    考点1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考点12:中心静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13: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考点14: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考点15:肺通气动力
    考点16: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考点17:呼吸运动的调节
    考点18: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
    考点19: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考点20:胃的运动
    考点21:小肠内消化
    考点22:能量代谢
    考点23:体热平衡及体温调节
    考点2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考点25:近球小管对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
    考点26:肾内自身调节
    考点27:突触传递
    考点28:神经反射
    考点29: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考点30: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考点31: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
    考点3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考点33: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考点34: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考点3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考点36:胰岛素
    考点37:男性生殖一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内分泌功能

    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
    考点1: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考点2:细菌的基本结构
    考点3: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考点4: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考点5:细菌的人工培养
    考点6:物理灭菌法
    考点7: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考点8:毒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
    考点9:细菌的致病性
    考点10: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考点1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考点12:链球菌属
    考点13:肺炎链球菌
    考点14:脑膜炎奈瑟菌
    考点15:埃希菌属
    考点16:霍乱弧菌
    考点17:厌氧芽孢梭菌
    考点18:白喉棒状杆菌
    考点19:结核分枝杆菌
    考点20:麻风分枝杆菌
    考点21: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考点22:布鲁菌属
    考点23:鼠疫耶尔森菌
    考点24:幽门螺杆菌
    考点25:铜绿假单胞菌
    考点26:支原体
    考点27: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考点28:衣原体
    考点29:梅毒螺旋体
    考点30: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考点31:新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考点32: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考点33: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考点34: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考点35:正黏病毒
    考点36:其他呼吸道病毒
    考点37:人类肠道病毒
    考点38:甲型肝炎病毒
    考点39:乙型肝炎病毒
    考点40:丙型肝炎病毒
    考点41: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病毒
    考点42:汉坦病毒
    考点43:单纯疱疹病毒
    考点44:EB病毒
    考点4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考点46:狂犬病病毒
    考点47:人乳头瘤病毒
    考点48:朊粒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
    考点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考点2:抗原的基本概念
    考点3:抗原的分类
    考点4:中枢免疫器官
    考点5:外周免疫器官
    考点6:T淋巴细胞
    考点7: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考点8: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考点9: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考点10: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考点11:补体系统的激活
    考点12:补体激活的调节
    考点13: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考点14:细胞因子的种类
    考点15:参与T细胞黏附、活化的CD分子
    考点16: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复合体的基本概念
    考点17:HIJA—Ⅰ类抗原
    考点18:HlA—Ⅱ类抗原
    考点19: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考点20: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考点2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考点2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考点23:黏膜免疫的功能
    考点24:免疫耐受的形成
    ……
    第五篇病理学
    第六篇药理学
    第七篇医学心理学
    第八篇医学伦理学
    第九篇预防医学
    第十篇卫生法规

    第二部分专业综合
    第一篇症状与体征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篇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第六篇妇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七篇血液系统疾病
    第八篇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九篇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第十篇运动系统疾病
    第十一篇儿科疾病
    第十二篇传染病、性病
    第十三篇其他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