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平有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健全公平有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23-05
版次: 1
ISBN: 9787521755015
定价: 7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4页
字数: 300.000千字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集中体现。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党中央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要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我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将负面清单的概念从投资协定谈判引入国内经济治理,对国内市场准入实行全新治理方式。几年来,“全国一张清单”权威性确立,市场准入限制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成熟完善,成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规则之一,在宏观经济制度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中国范式和生动实践。
      本书深入分析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改革逻辑、理论源流与重大意义,精准诠释了这项制度的重要内涵与体系构成,全面回顾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提出、试点到全面实施、不断完善,再到基本成熟定型的历程,客观总结了改革的经验成效与问题挑战,吸纳借鉴世界主要经济体及亚洲国家的市场准入制度,因应“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健全完善全国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的思路与重点任务。 连维良,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河南禹州人,199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2月-2023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前  言 5

    第*章 我国为何要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8

    第*节 什么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内涵 9

    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基本特征 11

    第二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理论意义 13

    *、行政学视角:推动市场准入管理从正面清单管理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转变 13

    二、法学视角: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秉承了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 14

    三、制度学派视角:负面清单制度建设丰富了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 16

    四、系统理论视角:清单规制与事中事后行为监管配合体现系统整体性 16

    第三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现实作用 18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 19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

    三、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 20

    四、对内外资*视同仁、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措施 21

    第四节 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21

    *、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21

    二、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2

    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22

    第五节 统*的市场准入制度与建设全国统*大市场 23

    *、何为全国统*大市场,“统*”的要求是什么 23

    二、加快建设全国统*大市场的重大意义 24

    四、统*市场准入制度是建设全国统*大市场的重要基础 27

    第二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29

    第*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提出与试点历程 30

    第二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全面实施 32

    *、正式颁布全国统*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 32

    二、清单2018年版与试点版相比的主要修订内容 33

    三、清单2018年版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鲜明特征 34

    四、清单2018年版颁布后获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36

    第三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历次修订 37

    *、清单2019年版 37

    二、清单2020年版 40

    三、清单2022年版 42

    四、连续完成三次动态修订的制度建设经验总结 44

    第三章 今天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 48

    第*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有哪些组成部分 49

    *、“全国*张清单”管理制度:“*单尽列、单外无单” 49

    二、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修订,动态调整” 51

    三、清单信息公开机制:“*目了然,*网通办” 53

    四、清单实施机制:“*案*核,效能评估” 54

    第二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框架结构 55

    *、清单说明 55

    二、清单主体 57

    三、清单附件 59

    第四章 以特别措施引领市场准入放宽的系统谋划 60

    第*节  以特别措施为抓手持续推动市场准入放宽 61

    *、特别措施是进*步放宽市场准入的重要举措 61

    二、特别措施贯穿四大思维和实现四个“首次” 63

    第二节 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 65

    *、《海南特别措施》出台的重大意义 65

    二、《海南特别措施》的主要内容 66

    三、《海南特别措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 70

    第三节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 72

    *、《深圳特别措施》出台的重大意义 72

    二、《深圳特别措施》的主要内容 75

    三、《深圳特别措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 77

    第四节 推动特别措施产生全国示范效应关键在落实 79

    *、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落实机制建设 79

    二、加强法治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套机制建设 80

    三、央地结合、政企互动,强化部门和地方协力推进的主体责任 80

    四、加强特别措施改革创新的监管和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80

    五、加强顶层设计和不同措施之间的产业链协同机制建设 81

    第五节 引导企业积极把握特别措施发布的重大机遇 81

    *、把握特别措施的重大商机,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81

    二、从特别措施当中寻找市场拓展空间,积极促进产业关联畅通和市场循环 81

    三、抓住特别措施涉及的重点区块和重大项目,主动对接政府平台和全国要素资源 82

    第五章 违背清单案例归集通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83

    第*节 为什么要开展违背清单案例归集通报 84

    第二节 违背清单案例归集的范围和工作机制 85

    第三节 违背清单案例归集通报成效 86

    第四节 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分析 87

    第五节 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的难点 94

    第六章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96

    第*节 什么是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度 97

    第二节 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遵循的主要原则 98

    *、科学合理原则 99

    二、独立性和发展性原则 99

    三、可量化性和动态性原则 99

    四、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100

    五、层次性与系统性原则 100

    第三节 评估成效 100

    第四节 2021年第*批试点地区评估推进情况 101

    第五节 2022年第*批和第二批试点地区评估推进情况 114

    第六节  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度的未来展望 145

    第七章 全球主要经济体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47

    第*节 世界主要经济体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特征 148

    第二节 国际主要经济体市场准入制度的具体管理模式 157

    *、美欧及英联邦经济体的市场准入制度比较 159

    二、亚洲主要经济体市场准入制度的比较 176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的启示 188

    *、提高法阶、缩减长度是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的主攻方向 188

    二、加强负面清单制度与已有制度的衔接与融合 189

    三、加强负面清单制度分类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负面清单的透明度 189

    四、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重点是进*步推进服务业开放 190

    第八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未来改革方向 191

    第*节 “十四五”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新要求 192

    *、进*步回应人民需要,更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192

    二、进*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92

    三、进*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更好推动改革效能转化为发展效能 192

    四、进*步增强国内市场规制力,更好推进制度型开放 193

    第二节“十四五”时期主要挑战和新问题 194

    *、外部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94

    二、国内市场仍然存在影响准入畅通的隐性市场壁垒 194

    三、各地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地的进展参差不齐 196

    第三节 “十四五”时期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思路和任务 197

    *、思路和目标 197

    二、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的主要任务 197

    三、强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配套制度建设 199

     

    结语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集中体现。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党中央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要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8年,我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将负面清单的概念从投资协定谈判引入国内经济治理,对国内市场准入实行全新治理方式。几年来,“全国一张清单”权威性确立,市场准入限制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成熟完善,成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规则之一,在宏观经济制度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中国范式和生动实践。
      本书深入分析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改革逻辑、理论源流与重大意义,精准诠释了这项制度的重要内涵与体系构成,全面回顾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提出、试点到全面实施、不断完善,再到基本成熟定型的历程,客观总结了改革的经验成效与问题挑战,吸纳借鉴世界主要经济体及亚洲国家的市场准入制度,因应“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健全完善全国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的思路与重点任务。
  • 作者简介:
    连维良,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河南禹州人,199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2月-2023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 目录:
    前  言 5

    第*章 我国为何要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8

    第*节 什么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内涵 9

    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基本特征 11

    第二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理论意义 13

    *、行政学视角:推动市场准入管理从正面清单管理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转变 13

    二、法学视角: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秉承了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 14

    三、制度学派视角:负面清单制度建设丰富了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 16

    四、系统理论视角:清单规制与事中事后行为监管配合体现系统整体性 16

    第三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现实作用 18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 19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

    三、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 20

    四、对内外资*视同仁、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措施 21

    第四节 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21

    *、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21

    二、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2

    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22

    第五节 统*的市场准入制度与建设全国统*大市场 23

    *、何为全国统*大市场,“统*”的要求是什么 23

    二、加快建设全国统*大市场的重大意义 24

    四、统*市场准入制度是建设全国统*大市场的重要基础 27

    第二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29

    第*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提出与试点历程 30

    第二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全面实施 32

    *、正式颁布全国统*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 32

    二、清单2018年版与试点版相比的主要修订内容 33

    三、清单2018年版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鲜明特征 34

    四、清单2018年版颁布后获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36

    第三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历次修订 37

    *、清单2019年版 37

    二、清单2020年版 40

    三、清单2022年版 42

    四、连续完成三次动态修订的制度建设经验总结 44

    第三章 今天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 48

    第*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有哪些组成部分 49

    *、“全国*张清单”管理制度:“*单尽列、单外无单” 49

    二、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修订,动态调整” 51

    三、清单信息公开机制:“*目了然,*网通办” 53

    四、清单实施机制:“*案*核,效能评估” 54

    第二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框架结构 55

    *、清单说明 55

    二、清单主体 57

    三、清单附件 59

    第四章 以特别措施引领市场准入放宽的系统谋划 60

    第*节  以特别措施为抓手持续推动市场准入放宽 61

    *、特别措施是进*步放宽市场准入的重要举措 61

    二、特别措施贯穿四大思维和实现四个“首次” 63

    第二节 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 65

    *、《海南特别措施》出台的重大意义 65

    二、《海南特别措施》的主要内容 66

    三、《海南特别措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 70

    第三节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 72

    *、《深圳特别措施》出台的重大意义 72

    二、《深圳特别措施》的主要内容 75

    三、《深圳特别措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 77

    第四节 推动特别措施产生全国示范效应关键在落实 79

    *、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落实机制建设 79

    二、加强法治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套机制建设 80

    三、央地结合、政企互动,强化部门和地方协力推进的主体责任 80

    四、加强特别措施改革创新的监管和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80

    五、加强顶层设计和不同措施之间的产业链协同机制建设 81

    第五节 引导企业积极把握特别措施发布的重大机遇 81

    *、把握特别措施的重大商机,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81

    二、从特别措施当中寻找市场拓展空间,积极促进产业关联畅通和市场循环 81

    三、抓住特别措施涉及的重点区块和重大项目,主动对接政府平台和全国要素资源 82

    第五章 违背清单案例归集通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83

    第*节 为什么要开展违背清单案例归集通报 84

    第二节 违背清单案例归集的范围和工作机制 85

    第三节 违背清单案例归集通报成效 86

    第四节 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分析 87

    第五节 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的难点 94

    第六章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96

    第*节 什么是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度 97

    第二节 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遵循的主要原则 98

    *、科学合理原则 99

    二、独立性和发展性原则 99

    三、可量化性和动态性原则 99

    四、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100

    五、层次性与系统性原则 100

    第三节 评估成效 100

    第四节 2021年第*批试点地区评估推进情况 101

    第五节 2022年第*批和第二批试点地区评估推进情况 114

    第六节  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度的未来展望 145

    第七章 全球主要经济体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47

    第*节 世界主要经济体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特征 148

    第二节 国际主要经济体市场准入制度的具体管理模式 157

    *、美欧及英联邦经济体的市场准入制度比较 159

    二、亚洲主要经济体市场准入制度的比较 176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的启示 188

    *、提高法阶、缩减长度是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的主攻方向 188

    二、加强负面清单制度与已有制度的衔接与融合 189

    三、加强负面清单制度分类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负面清单的透明度 189

    四、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重点是进*步推进服务业开放 190

    第八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未来改革方向 191

    第*节 “十四五”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新要求 192

    *、进*步回应人民需要,更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192

    二、进*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92

    三、进*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更好推动改革效能转化为发展效能 192

    四、进*步增强国内市场规制力,更好推进制度型开放 193

    第二节“十四五”时期主要挑战和新问题 194

    *、外部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94

    二、国内市场仍然存在影响准入畅通的隐性市场壁垒 194

    三、各地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地的进展参差不齐 196

    第三节 “十四五”时期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思路和任务 197

    *、思路和目标 197

    二、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的主要任务 197

    三、强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配套制度建设 199

     

    结语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