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3-08
版次: 1
ISBN: 9787562528234
定价: 4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1人买过
  •   新疆1:25万于田县幅(J44C004003)区域地质调查,系国土资源部国土发(1999)509号文(任务书编号:0100161075)下达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震旦纪寒武纪其曼于特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发现,明晰了西昆仑造山带的结构、蛇绿岩的E—MORB特点、之北塔里木板块和之南西昆仑山地区体前震旦纪基底的相似性、阿拉叫依岩群和库拉甫河岩群的沉积—火山建造,反映该蛇绿岩代表了塔里木板块南缘一个陆缘小洋盆。
      从苏巴什蛇绿岩带中解体出来的柳什塔格玄武岩具洋岛性质,时代与其曼于特蛇绿岩相同,说明存在一个始于震旦纪的原特提斯(秦—祁—昆)大洋。奥陶纪洋壳总体向北俯冲,其曼于特小洋盆闭合,西昆仑山地体碰合于塔里木板块,产生了向北变新、变酸性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带和碰撞期后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组磨拉石建造。
      继承于原特提斯的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继续向北俯冲,在早古生代其曼于特缝合位置再次发生伸展,形成弧后裂谷盆地,堆积了含铜、多金属矿的阿羌火山岩。
      中新生代测区成为阿尔金构造带的组成部分,在发生显著隆升因压扭走滑产生山前拉分盆地,发生火山喷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目的任务
    第二节自然地理、经济及交通
    第三节前人研究程度
    第四节工作完成情况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地层分区及岩石地层划分
    第二节下元古界
    一、米兰岩群(Pt1M)
    二、双雁山片岩(Pt1s)
    第三节中元古界-上元古界
    一、卡羌岩组(Chk)
    二、流水岩组(Jxl)
    三、丝路岩组(Qns)
    四、阿拉玛斯岩群(JxA)
    第四节震旦系一下古生界
    一、阿拉叫依岩群[(Z-∈)A]
    二、库拉甫河岩群[(∈-O)K]
    三、柳什塔格玄武岩(Zl)
    第五节上古生界
    一、奇自拉夫组(D3q)
    二、皮什盖萨依组(Cp)
    三、阿羌火山岩(P1-2a)
    四、苏克塔亚克组(P3s)
    五、托库孜达坂组r(C-P)t]
    六、塔斯坎萨依组(C1f)
    七、龙门沟组(C1-2l)
    八、再依勒克组(P1-2z)
    九、硫磺达坂砂岩(Plss)
    第六节中生界
    一、阿他木帕下组(Ta)
    二、侏罗系叶尔羌群(J1-2y)
    三、白垩系克孜勒苏群(K1K)
    第七节新生界
    一、新近系
    二、第四系
    第八节沉积岩
    一、陆源沉积岩类
    二、火山物源沉积岩类
    三、内源沉积岩类

    第三章岩浆岩
    第一节侵入岩
    一、古元古代变质深成岩体
    二、早古生代侵入岩
    三、晚古生代侵入岩
    四、脉岩
    第二节火山岩
    一、震旦纪-早古生代火山岩
    二、晚古生代火山岩
    三、新生代火山岩
    第三节蛇绿岩
    一、早古生代其曼于特蛇绿岩
    二、晚古生代苏巴什蛇绿岩

    第四章变质岩
    第一节区域变质岩
    一、低级变质岩类
    二、中、高级变质岩类
    三、变质带、变质相系和变质作用
    第二节动力变质岩
    一、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二、动力变质作用
    第三节接触变质岩

    第五章构造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
    一、基本构造特征
    二、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
    三、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基底构造
    一、结晶基底构造
    二、过渡基底构造
    第三节原特提斯构造
    一、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构造
    二、昆北厚皮冲褶带
    三、昆南厚皮冲断带
    四、柳什塔格冲断带
    第四节古特提斯构造
    一、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
    二、挤压构造
    第五节中、新生代构造
    一、中生代构造
    二、新生代构造

    第六章地质构造演化
    第一节事实与观点
    一、基本事实
    二、前人观点
    三、本书观点
    第二节前震旦纪地质演化
    一、古元古代
    二、中、新元古代
    第三节原特提斯地质演化
    一、震旦纪-寒武纪:扩张阶段
    二、奥陶纪-志留纪:俯冲-局部碰撞阶段
    第四节古特提斯地质演化
    一、泥盆纪-早二叠世:伸展扩张阶段
    二、中二叠世:消减挤压阶段
    第五节特提斯地质演化
    第六节昆仑山的隆升

    第七章矿产及其他国有资源概况
    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
    一、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预测
    二、玉石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预测
    第二节其他国土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旅游资源
    第三节环境概况
    一、地势及地貌概况
    二、河流概况
    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第八章结语
    第一节取得的重大成果、认识及意义
    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附件1:25万于田县幅(H45C001003)地质图及说明
  • 内容简介:
      新疆1:25万于田县幅(J44C004003)区域地质调查,系国土资源部国土发(1999)509号文(任务书编号:0100161075)下达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震旦纪寒武纪其曼于特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发现,明晰了西昆仑造山带的结构、蛇绿岩的E—MORB特点、之北塔里木板块和之南西昆仑山地区体前震旦纪基底的相似性、阿拉叫依岩群和库拉甫河岩群的沉积—火山建造,反映该蛇绿岩代表了塔里木板块南缘一个陆缘小洋盆。
      从苏巴什蛇绿岩带中解体出来的柳什塔格玄武岩具洋岛性质,时代与其曼于特蛇绿岩相同,说明存在一个始于震旦纪的原特提斯(秦—祁—昆)大洋。奥陶纪洋壳总体向北俯冲,其曼于特小洋盆闭合,西昆仑山地体碰合于塔里木板块,产生了向北变新、变酸性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带和碰撞期后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组磨拉石建造。
      继承于原特提斯的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继续向北俯冲,在早古生代其曼于特缝合位置再次发生伸展,形成弧后裂谷盆地,堆积了含铜、多金属矿的阿羌火山岩。
      中新生代测区成为阿尔金构造带的组成部分,在发生显著隆升因压扭走滑产生山前拉分盆地,发生火山喷发。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目的任务
    第二节自然地理、经济及交通
    第三节前人研究程度
    第四节工作完成情况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地层分区及岩石地层划分
    第二节下元古界
    一、米兰岩群(Pt1M)
    二、双雁山片岩(Pt1s)
    第三节中元古界-上元古界
    一、卡羌岩组(Chk)
    二、流水岩组(Jxl)
    三、丝路岩组(Qns)
    四、阿拉玛斯岩群(JxA)
    第四节震旦系一下古生界
    一、阿拉叫依岩群[(Z-∈)A]
    二、库拉甫河岩群[(∈-O)K]
    三、柳什塔格玄武岩(Zl)
    第五节上古生界
    一、奇自拉夫组(D3q)
    二、皮什盖萨依组(Cp)
    三、阿羌火山岩(P1-2a)
    四、苏克塔亚克组(P3s)
    五、托库孜达坂组r(C-P)t]
    六、塔斯坎萨依组(C1f)
    七、龙门沟组(C1-2l)
    八、再依勒克组(P1-2z)
    九、硫磺达坂砂岩(Plss)
    第六节中生界
    一、阿他木帕下组(Ta)
    二、侏罗系叶尔羌群(J1-2y)
    三、白垩系克孜勒苏群(K1K)
    第七节新生界
    一、新近系
    二、第四系
    第八节沉积岩
    一、陆源沉积岩类
    二、火山物源沉积岩类
    三、内源沉积岩类

    第三章岩浆岩
    第一节侵入岩
    一、古元古代变质深成岩体
    二、早古生代侵入岩
    三、晚古生代侵入岩
    四、脉岩
    第二节火山岩
    一、震旦纪-早古生代火山岩
    二、晚古生代火山岩
    三、新生代火山岩
    第三节蛇绿岩
    一、早古生代其曼于特蛇绿岩
    二、晚古生代苏巴什蛇绿岩

    第四章变质岩
    第一节区域变质岩
    一、低级变质岩类
    二、中、高级变质岩类
    三、变质带、变质相系和变质作用
    第二节动力变质岩
    一、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二、动力变质作用
    第三节接触变质岩

    第五章构造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
    一、基本构造特征
    二、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
    三、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基底构造
    一、结晶基底构造
    二、过渡基底构造
    第三节原特提斯构造
    一、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构造
    二、昆北厚皮冲褶带
    三、昆南厚皮冲断带
    四、柳什塔格冲断带
    第四节古特提斯构造
    一、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
    二、挤压构造
    第五节中、新生代构造
    一、中生代构造
    二、新生代构造

    第六章地质构造演化
    第一节事实与观点
    一、基本事实
    二、前人观点
    三、本书观点
    第二节前震旦纪地质演化
    一、古元古代
    二、中、新元古代
    第三节原特提斯地质演化
    一、震旦纪-寒武纪:扩张阶段
    二、奥陶纪-志留纪:俯冲-局部碰撞阶段
    第四节古特提斯地质演化
    一、泥盆纪-早二叠世:伸展扩张阶段
    二、中二叠世:消减挤压阶段
    第五节特提斯地质演化
    第六节昆仑山的隆升

    第七章矿产及其他国有资源概况
    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
    一、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预测
    二、玉石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预测
    第二节其他国土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旅游资源
    第三节环境概况
    一、地势及地貌概况
    二、河流概况
    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第八章结语
    第一节取得的重大成果、认识及意义
    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附件1:25万于田县幅(H45C001003)地质图及说明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考古笔记
汤惠生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简明实用技术手册(藏文版)
泽 柏 主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
李文华等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兹格塘错幅(附地质图1张)
郑有业 著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问题研究
孙崇凯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的猛兽【中华冰雪文化图典】
高煜芳,居·扎西桑俄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的人与自然
泽绒洛吾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森林和灌丛调查规范
郭柯//宋创业//刘长成|责编:于界芬//于晓文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的植物【中华冰雪文化图典】
居·扎西桑俄,高煜芳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城镇化及生态环境效应
方创琳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岷江上游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效应研究(精)
郭长宝、张永双、杨志华、吴瑞安 著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青藏高原山水文化【中华冰雪文化图典】
洛桑·灵智多杰,李作泰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库郎米其提幅1:250000)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措勤区幅1:250000)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250000不冻泉幅(I46C001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阿拉克湖幅I47C001001)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比如县幅 H46C001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苏吾什杰幅J45C002004)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革吉县幅I44C004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仓来拉幅I46C004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 艾提开尔丁萨依幅 J43C002002英吉沙县幅 J43C002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热布喀幅H45C002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于田县幅 J44C00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玛依岗日幅 I45C003002)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