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73205216
定价: 5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2页
字数: 302.000千字
分类: 文学
13人买过
  • 杨慎是明代文坛一位特出的天才,其学术汪洋,其著作繁多。《升庵诗话》体现了其“学有根柢”与宗尚六朝初唐的诗学取向。其诗论受到了明代前期诗学诗论的影响,又对后来的诗论家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明清诗学的发展走向。本书从明代心学、理学、考据学的学风与杨慎的师友交游、儒释道三家之学这些方面挖掘了杨慎的学术思想资源,又结合同代前后七子等人的复古诗学,辨析杨慎的“六朝派”身份和诗史观。 高小慧(1975—),女,汉族,河南省平舆县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论研究。专著有《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与文士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杨慎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发表论文40多篇。 第一章 《升庵诗话》版本流变考

    第一节 《升庵诗话》在嘉靖年间的刊刻情况

    第二节 《升庵诗话》在万历年间的刊刻情况

    第三节 《升庵诗话》在清朝的刊刻情况

    第四节 《升庵诗话》在近现代的刊刻情况

    第二章 《升庵诗话》生成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明代理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二节 明代心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三节 明代中期图书出版与杨慎的考据思想

    第三章 《升庵诗话》的当代诗学渊源

    第一节 丽泽诗社 切磋讲习

    第二节 翰林时期 升堂入室

    第三节 青壮之年 交游七子

    第四节 往返滇蜀 “七子”“四家”

    第四章 《升庵诗话》的多维思想建构

    第一节 儒士本色 兼济理念

    第二节 庄老风韵 委运任化

    第三节 佛禅意趣 豁达超脱

    第五章 《升庵诗话》及其考据诗学

    第一节 杨慎考据诗学之博学基础

    第二节 杨慎考据诗学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杨慎考据诗学的历史评价

    第六章 《唐诗品汇》与《升庵诗话》

    第一节 杨慎对高棅诗学体系的接纳

    第二节 杨慎对高棅纰漏的批评 

    第七章 从《怀麓堂诗话》到《升庵诗话》 

    第一节 以声辨诗 首倡格调 

    第二节 以声为教 推崇雅正 

    第三节 崇尚唐音 不废宋元 

    第四节 诗法杜甫 反对泥古 

    第八章 《升庵诗话》与“六朝派”的确立 

    第一节 六朝文学:历代评价与接受的双重悖论 

    第二节 明代中期文坛的六朝习气 

    第三节 杨慎与六朝文学 

    第九章 三维视角下杨慎“诗史论”再观照 

    第一节 修史实践:史官职业身份 

    第二节 考据方法:真实可信的诗歌本事 

    第三节 诗人角度:含蓄蕴藉的审美追求 

    第四节 明清“诗史”论对杨慎学说的扬弃 

    余论 

    结语 

    附录 历代《升庵诗话》序跋 

    程启充《升庵诗话序》 

    李调元《升庵诗话序》 

    李调元《诗话补遗跋》 

    丁福保辑《重编升庵诗话弁言》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杨慎是明代文坛一位特出的天才,其学术汪洋,其著作繁多。《升庵诗话》体现了其“学有根柢”与宗尚六朝初唐的诗学取向。其诗论受到了明代前期诗学诗论的影响,又对后来的诗论家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明清诗学的发展走向。本书从明代心学、理学、考据学的学风与杨慎的师友交游、儒释道三家之学这些方面挖掘了杨慎的学术思想资源,又结合同代前后七子等人的复古诗学,辨析杨慎的“六朝派”身份和诗史观。
  • 作者简介:
    高小慧(1975—),女,汉族,河南省平舆县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论研究。专著有《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与文士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杨慎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发表论文40多篇。
  • 目录:
    第一章 《升庵诗话》版本流变考

    第一节 《升庵诗话》在嘉靖年间的刊刻情况

    第二节 《升庵诗话》在万历年间的刊刻情况

    第三节 《升庵诗话》在清朝的刊刻情况

    第四节 《升庵诗话》在近现代的刊刻情况

    第二章 《升庵诗话》生成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明代理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二节 明代心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三节 明代中期图书出版与杨慎的考据思想

    第三章 《升庵诗话》的当代诗学渊源

    第一节 丽泽诗社 切磋讲习

    第二节 翰林时期 升堂入室

    第三节 青壮之年 交游七子

    第四节 往返滇蜀 “七子”“四家”

    第四章 《升庵诗话》的多维思想建构

    第一节 儒士本色 兼济理念

    第二节 庄老风韵 委运任化

    第三节 佛禅意趣 豁达超脱

    第五章 《升庵诗话》及其考据诗学

    第一节 杨慎考据诗学之博学基础

    第二节 杨慎考据诗学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杨慎考据诗学的历史评价

    第六章 《唐诗品汇》与《升庵诗话》

    第一节 杨慎对高棅诗学体系的接纳

    第二节 杨慎对高棅纰漏的批评 

    第七章 从《怀麓堂诗话》到《升庵诗话》 

    第一节 以声辨诗 首倡格调 

    第二节 以声为教 推崇雅正 

    第三节 崇尚唐音 不废宋元 

    第四节 诗法杜甫 反对泥古 

    第八章 《升庵诗话》与“六朝派”的确立 

    第一节 六朝文学:历代评价与接受的双重悖论 

    第二节 明代中期文坛的六朝习气 

    第三节 杨慎与六朝文学 

    第九章 三维视角下杨慎“诗史论”再观照 

    第一节 修史实践:史官职业身份 

    第二节 考据方法:真实可信的诗歌本事 

    第三节 诗人角度:含蓄蕴藉的审美追求 

    第四节 明清“诗史”论对杨慎学说的扬弃 

    余论 

    结语 

    附录 历代《升庵诗话》序跋 

    程启充《升庵诗话序》 

    李调元《升庵诗话序》 

    李调元《诗话补遗跋》 

    丁福保辑《重编升庵诗话弁言》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文献辑刊第1辑(全68册)
汪梦川 著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词品校注
岳淑珍 校注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评传
丰家骅 著;匡亚明 编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文学评点研究
白建忠 著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明朝第一才子/四川历史名人图画故事书
谢徽 著;秦晴、吴霜、何继红 绘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研究文选(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研究系列)
王智勇 主编;秦际明 副主编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书法艺术理论评注
王万洪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评传
丰家骅 著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文学思想研究
高小慧 著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
杨钊 著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学谱
王文才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传
张德全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中华经典精粹解读:韩非子
高小慧、陈才 著
杨慎《升庵诗话》与明代诗学
杨慎文学思想研究
高小慧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