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1984-2014·人文学科卷

学术中国1984-2014·人文学科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2
版次: 1
ISBN: 9787208126633
定价: 8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0页
字数: 489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0人买过
  • 为纪念杂志创刊30周年,选取了过去30年中的经典论文,汇编成册。本书主要分为二卷,即人文卷、社科卷。主要由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组成,共计84篇。这些文章代表了过去30年中,这些学科中较为前沿和成熟的学术成果,代表了学术发展的水平,具有出版价值。 姚申,《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长、执行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著有《东亚:经济、政治与文化阐释》、《中国文化源》等。 001 | 哲学体系改革之我见
     高清海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011 | —关于哲学主体化趋势的思考
     李德顺

    022 | 评新时期十年五次哲学争论的理论意义
     陈卫平 高瑞泉

    037 | 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研究的构想
     袁贵仁

    052 | “为学”与“为道”
     张世英

       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
    066 | —关于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出路的对话
     陈晏清 石 楠

       反思与调整:哲学的价值
    075 | —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20周年
     林德宏

    083 | “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哲学
     陈嘉明


    090 | 马克思东方社会主义的构想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
     张奎良

       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
    101 |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思的启迪
     俞吾金

    117 |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
     衣俊卿

    130 | 哲学的形而上学历险
     孙正聿

       20世纪心学开展的三种形态
    143 | —以来自鄂东之地的熊十力、徐复观、胡秋原为中心
     李维武

    167 | 重温“无知”的智慧:哲学当代复兴的重要起点
     贺 来

    179 | 论审美知觉的基本特征
     童庆炳

    191 |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
     杨 义

    203 | 讽谕诗和新乐府的关系和区别
     王运熙

    211 | 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
     郭豫适

    223 | 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
     章培恒 骆玉明

    232 | 关于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
     王元骧

    245 | 四象三圈:中国古代美的基本形态和内部结构
     邹 华

       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
    256 | —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
     叶舒宪

       “原创性”自何而来?
    270 |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构建之我思
     陈伯海

    282 | 文人文学的发生与早期文人群体的阶层特征
     钱志熙

    295 |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
     吴承学 沙红兵

    307 | 《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
     董乃斌

    322 |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陈思和

    334 | 穿越阐释:西方现代美学研究之进路
     吴 炫

    347 | 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
     钱中文

       论汉字与汉语的辩证关系
    360 | —兼论现代字本位理论的得失
     王 宁

    378 | 中文信息处理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许嘉璐 朱小健

    388 | 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费孝通

    402 | 论“三通”
     朱维铮

    415 | 社会文化观与农民文化论
     秦 晖

    428 | 试论英国工业民族精神的形成及作用
     陈晓律

    441 | 民俗文化学发展
     钟敬文

    455 | 历史学:在人文与科学之间?
     周振鹤

       道统、系谱与历史
    466 | —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
     葛兆光

    480 | 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及其现代嬗变
     姜义华

    494 | 政体类型学视角中的“中国专制主义”问题
     阎步克

    509 | 中国近现代史的贯通与滞碍
     桑 兵

  • 内容简介:
    为纪念杂志创刊30周年,选取了过去30年中的经典论文,汇编成册。本书主要分为二卷,即人文卷、社科卷。主要由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组成,共计84篇。这些文章代表了过去30年中,这些学科中较为前沿和成熟的学术成果,代表了学术发展的水平,具有出版价值。
  • 作者简介:
    姚申,《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长、执行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著有《东亚:经济、政治与文化阐释》、《中国文化源》等。
  • 目录:
    001 | 哲学体系改革之我见
     高清海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011 | —关于哲学主体化趋势的思考
     李德顺

    022 | 评新时期十年五次哲学争论的理论意义
     陈卫平 高瑞泉

    037 | 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研究的构想
     袁贵仁

    052 | “为学”与“为道”
     张世英

       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
    066 | —关于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出路的对话
     陈晏清 石 楠

       反思与调整:哲学的价值
    075 | —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20周年
     林德宏

    083 | “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哲学
     陈嘉明


    090 | 马克思东方社会主义的构想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
     张奎良

       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
    101 |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思的启迪
     俞吾金

    117 |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
     衣俊卿

    130 | 哲学的形而上学历险
     孙正聿

       20世纪心学开展的三种形态
    143 | —以来自鄂东之地的熊十力、徐复观、胡秋原为中心
     李维武

    167 | 重温“无知”的智慧:哲学当代复兴的重要起点
     贺 来

    179 | 论审美知觉的基本特征
     童庆炳

    191 |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
     杨 义

    203 | 讽谕诗和新乐府的关系和区别
     王运熙

    211 | 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
     郭豫适

    223 | 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
     章培恒 骆玉明

    232 | 关于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
     王元骧

    245 | 四象三圈:中国古代美的基本形态和内部结构
     邹 华

       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
    256 | —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
     叶舒宪

       “原创性”自何而来?
    270 |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构建之我思
     陈伯海

    282 | 文人文学的发生与早期文人群体的阶层特征
     钱志熙

    295 |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
     吴承学 沙红兵

    307 | 《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
     董乃斌

    322 |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陈思和

    334 | 穿越阐释:西方现代美学研究之进路
     吴 炫

    347 | 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
     钱中文

       论汉字与汉语的辩证关系
    360 | —兼论现代字本位理论的得失
     王 宁

    378 | 中文信息处理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许嘉璐 朱小健

    388 | 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费孝通

    402 | 论“三通”
     朱维铮

    415 | 社会文化观与农民文化论
     秦 晖

    428 | 试论英国工业民族精神的形成及作用
     陈晓律

    441 | 民俗文化学发展
     钟敬文

    455 | 历史学:在人文与科学之间?
     周振鹤

       道统、系谱与历史
    466 | —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
     葛兆光

    480 | 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及其现代嬗变
     姜义华

    494 | 政体类型学视角中的“中国专制主义”问题
     阎步克

    509 | 中国近现代史的贯通与滞碍
     桑 兵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