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10
版次: 1
ISBN: 9787208179448
定价: 11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人买过
  • 心—身问题(mind-bodyproblem)一直都是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议题,也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基础难题之一。简言之,心—身问题探讨的是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用更一般的话来说,探讨的是意识状态/心理状态与脑神经状态/物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2008—2023)的相关研究论文。尽管这些论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当前心灵哲学以及认知科学领域最常见的一种立场——物理主义/唯物主义——出发,围绕心—身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考察,针对其中涉及的主要困难,给出了具体应对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对当前处理心—身问题的常见理论方案进行了全面评估,综合比较了各种常见方案的具体优劣,尝试构造了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心—身问题的非还原物理主义(non-reductivephysicalism)新方案,并且论证了新方案不仅能有效避开目前常见方案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而且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关于心-身问题及其相关论题的理解,因而代表了一种更加具有理论优势的新进路。 王晓阳,男,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哲学系访问学者(2009),意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系客座教授(2014),美国耶鲁大学哲学系客座研究员(2023)。2019年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心灵哲学、形而上学、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代表作品有:《意识研究》(专著)、《非主观的心灵》(论文)、《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论文)。 目录

    序(叶峰)

    第一编意识与心灵

    论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及哲学思考

    当代意识研究中的主要困难及其可能出路

    意识之谜

    非主观的心灵

    第二编物理与心理

    从私人语言论证到物理主义纲领: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

    学派

    论现象概念

    ——解析当前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一个

    焦点

    如何应对“知识论证”?

    ——一种温和物理主义观点

    如何解释“解释鸿沟”?

    ——一种最小物理主义方案

    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

    ——劳尔(Brian Loar)版现象概念策略的拓展分析

    无律则一元论再思考

    ——关于心—身殊型同一论与心—身随附型的一个

    新看法

    心理因果性、排他性论证与非还原物理主义

    心—身问题与物理主义

    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

    ——表述物理主义的一个新方案

    附录:对《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一文的部分商榷的

    答复

    为什么还是物理主义?

    第三编他心与世界

    为他心辩护

    ——处理他心问题的复合方案

    对《斐多》篇中灵魂不朽论证的批判性分析

    自然界没有奇迹吗?

    ——自然主义与奇迹的兼容论

    后记
  • 内容简介:
    心—身问题(mind-bodyproblem)一直都是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议题,也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基础难题之一。简言之,心—身问题探讨的是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用更一般的话来说,探讨的是意识状态/心理状态与脑神经状态/物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2008—2023)的相关研究论文。尽管这些论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当前心灵哲学以及认知科学领域最常见的一种立场——物理主义/唯物主义——出发,围绕心—身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考察,针对其中涉及的主要困难,给出了具体应对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对当前处理心—身问题的常见理论方案进行了全面评估,综合比较了各种常见方案的具体优劣,尝试构造了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心—身问题的非还原物理主义(non-reductivephysicalism)新方案,并且论证了新方案不仅能有效避开目前常见方案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而且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关于心-身问题及其相关论题的理解,因而代表了一种更加具有理论优势的新进路。
  • 作者简介:
    王晓阳,男,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哲学系访问学者(2009),意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系客座教授(2014),美国耶鲁大学哲学系客座研究员(2023)。2019年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心灵哲学、形而上学、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代表作品有:《意识研究》(专著)、《非主观的心灵》(论文)、《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论文)。
  • 目录:
    目录

    序(叶峰)

    第一编意识与心灵

    论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及哲学思考

    当代意识研究中的主要困难及其可能出路

    意识之谜

    非主观的心灵

    第二编物理与心理

    从私人语言论证到物理主义纲领: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

    学派

    论现象概念

    ——解析当前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一个

    焦点

    如何应对“知识论证”?

    ——一种温和物理主义观点

    如何解释“解释鸿沟”?

    ——一种最小物理主义方案

    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

    ——劳尔(Brian Loar)版现象概念策略的拓展分析

    无律则一元论再思考

    ——关于心—身殊型同一论与心—身随附型的一个

    新看法

    心理因果性、排他性论证与非还原物理主义

    心—身问题与物理主义

    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

    ——表述物理主义的一个新方案

    附录:对《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一文的部分商榷的

    答复

    为什么还是物理主义?

    第三编他心与世界

    为他心辩护

    ——处理他心问题的复合方案

    对《斐多》篇中灵魂不朽论证的批判性分析

    自然界没有奇迹吗?

    ——自然主义与奇迹的兼容论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心物交融(复旦文史讲堂)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心物与人生/唐君毅作品
唐君毅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心物知行:低碳发展与公众参与
田成川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
郁沅 著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心物一元(精)
安琪 著
心物一如--物理主义视域中的心--身问题
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
郁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