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3-01
版次: 1
ISBN: 9787522811673
定价: 1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388页
字数: 365.0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本书以2021~2022年祁连山生态系统为研究载体和范围,从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林线位置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生态功能动态变化、冻土退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双碳”背景与资源型产业、环境和社会管理制度与区域应用、生态安全屏障管理体系、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防治、人类活动与人地复合生态系统等方面出发,对祁连山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展现了祁连山生态系统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水源涵养、固碳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格局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丁文广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部、科技部咨询专家,甘肃省政府参事,受邀兼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中国实施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发展专家。长期从事环境社会学、国家公园管理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在Renewable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Applied Energy,《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和CSCI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著作)16部。

    勾晓华  自然地理学博士,教.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祁连山研究院院长,西部环境教.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树轮气候记录机制和生态响应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90余篇,发表在一区和二区的SCI论文50余篇。

    李育  兰州大学教授、博导、萃英学者、甘肃省领军人才、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从古气候及古生态学研究,在Nature Geoscience, Earth\'s Futur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Earth – Science Review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Climate Dyna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引用2300余次,出版著作7部。 Ⅰ 总报告

    1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 筹推进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 刘贤德 刘思敏 陈海/001

    Ⅱ 分报告

    2祁连山林线位置青海云杉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张卫国 勾晓华 高琳琳 陈龙/013

    3祁连山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杨海江 勾晓华 马维兢 王凯 涂振宇/028

    41985~2020年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生态功能动态变化评估 黄永梅 陈锡云 王源源 李志峰 朱忠礼 刘绍民/041

    5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退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牟翠翠 母梅/080

    Ⅲ 专题篇

    6绿色金融助力祁连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调查 郑周胜 吴德颜 马玉秀 吴旭鹏 王蕊/101

    7祁连山国家公园应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前景分析 丁文广 刘梦园/119

    8“双碳”背景下河西走廊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 丁文广 王龙/138

    9环境和社会管理制度在祁连山地区农业贷款项目中的应用 段淇斌 赵冬青 高雪莲 杨小爱/157

    Ⅳ 政策篇

    10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管理体系研究 丁文广 杜树旗 禄润卿 康世君/175

    11祁连山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冶伟峰 丁文广 南晓娟 蒲晓婷 吴旭鹏/190

    12“科学—政策—实践”融合研究及其对祁连山生态管理的启示 郭丽英 黄银洲 马国强 冯景华 李婧/215

    13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肃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的实践、问题与重新思考 王耀琳 徐先英 臧杰/235

    Ⅴ 案例篇

    14人类活动在祁连山人地复合生态系统中驱动贡献的多维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以互助县为例 曾彪 张富广 曹莹 崔成玉 闫可 蒙振华/250

    15祁连山实施封山禁牧的思路与对策

    ——以张掖市为例 梁志锦 汤万林 梁丽娟 李丰红/270

    16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生态效益监测评估

    ——以甘肃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为例 徐先英 吴春荣 杨自辉 金红喜 赵赫然/285

    17祁连山生态系统安全与适应性管理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 朱丽 谈嫣蓉 陈文业 刘世增/296

    Ⅵ 附录

    18多姿多彩的祁连秘境

    ——图说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片区 裴雯 董众祥 付鸿彦 卢书详/318

    19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大事记/340

    202021~2022年环境保护政策名录汇编/344

    Abstract/348

    Contents/350
  •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21~2022年祁连山生态系统为研究载体和范围,从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林线位置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生态功能动态变化、冻土退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双碳”背景与资源型产业、环境和社会管理制度与区域应用、生态安全屏障管理体系、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防治、人类活动与人地复合生态系统等方面出发,对祁连山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展现了祁连山生态系统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水源涵养、固碳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格局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作者简介:
    丁文广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部、科技部咨询专家,甘肃省政府参事,受邀兼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中国实施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发展专家。长期从事环境社会学、国家公园管理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在Renewable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Applied Energy,《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和CSCI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著作)16部。

    勾晓华  自然地理学博士,教.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祁连山研究院院长,西部环境教.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树轮气候记录机制和生态响应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90余篇,发表在一区和二区的SCI论文50余篇。

    李育  兰州大学教授、博导、萃英学者、甘肃省领军人才、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从古气候及古生态学研究,在Nature Geoscience, Earth\'s Futur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Earth – Science Review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Climate Dyna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引用2300余次,出版著作7部。
  • 目录:
    Ⅰ 总报告

    1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 筹推进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 刘贤德 刘思敏 陈海/001

    Ⅱ 分报告

    2祁连山林线位置青海云杉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张卫国 勾晓华 高琳琳 陈龙/013

    3祁连山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杨海江 勾晓华 马维兢 王凯 涂振宇/028

    41985~2020年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生态功能动态变化评估 黄永梅 陈锡云 王源源 李志峰 朱忠礼 刘绍民/041

    5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退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牟翠翠 母梅/080

    Ⅲ 专题篇

    6绿色金融助力祁连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调查 郑周胜 吴德颜 马玉秀 吴旭鹏 王蕊/101

    7祁连山国家公园应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前景分析 丁文广 刘梦园/119

    8“双碳”背景下河西走廊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 丁文广 王龙/138

    9环境和社会管理制度在祁连山地区农业贷款项目中的应用 段淇斌 赵冬青 高雪莲 杨小爱/157

    Ⅳ 政策篇

    10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管理体系研究 丁文广 杜树旗 禄润卿 康世君/175

    11祁连山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冶伟峰 丁文广 南晓娟 蒲晓婷 吴旭鹏/190

    12“科学—政策—实践”融合研究及其对祁连山生态管理的启示 郭丽英 黄银洲 马国强 冯景华 李婧/215

    13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肃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的实践、问题与重新思考 王耀琳 徐先英 臧杰/235

    Ⅴ 案例篇

    14人类活动在祁连山人地复合生态系统中驱动贡献的多维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以互助县为例 曾彪 张富广 曹莹 崔成玉 闫可 蒙振华/250

    15祁连山实施封山禁牧的思路与对策

    ——以张掖市为例 梁志锦 汤万林 梁丽娟 李丰红/270

    16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生态效益监测评估

    ——以甘肃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为例 徐先英 吴春荣 杨自辉 金红喜 赵赫然/285

    17祁连山生态系统安全与适应性管理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 朱丽 谈嫣蓉 陈文业 刘世增/296

    Ⅵ 附录

    18多姿多彩的祁连秘境

    ——图说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片区 裴雯 董众祥 付鸿彦 卢书详/318

    19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大事记/340

    202021~2022年环境保护政策名录汇编/344

    Abstract/348

    Contents/35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水文影响
杨文娟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主要种子植物图谱
苏旭;刘玉萍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人文资源概述
陈晓良、王恩光、韩强、侯光良、秦冲 著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0)
丁文广 勾晓华 李育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的回声
严锴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生态系统安全与适应性管理
丁文广;勾晓华;李育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水塔变化及其影响
王宁练;盛煜;金会军;车涛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科学考察报告
勾晓华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人类活动变化与影响
李新;祁元;宋晓谕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文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丛书
李才文、姜英、文妙霞 编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1)
丁文广;勾晓华;李育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2)
祁连音画:卢耀波笛箫作品集(附光盘)
卢耀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