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与社会问题研究

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与社会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520307536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2页
字数: 24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4人买过
  •   《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与社会问题研究》由汉唐时期对西北地区的经略、入迁河西诸民族社会及其影响、西北各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党项”社会与西夏的建立、封建社会后期的甘肃社会与教育五部分组成。其着力点将古代西北地区视为一个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在这一大舞台上展现了古代各民族人民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纷繁活动。其中,在霍去病的西征路线,河西、陇右节度使,“党项”族名的释义,吐蕃人、高丽人、回鹘人人迁河西,《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床”,甘肃的书院、社学、义学等问题的研究中有自己的见解。   黄兆宏,1965年7月生,甘肃白银平川人。1987年获西北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侯丕勋先生;2004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杨际平先生。主要从事汉唐史与西北史研究,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敦煌研究》《西北师大学报》《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南北朝及唐代女性社会群体研究》《辽夏金的女性社会群体研究》《甘肃考古概论》等五部著作;主编《简牍学教程》;参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甘肃教育史》等五部著作。主持过甘肃省社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科研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各一项。 第一章 汉唐时期对西北地区的经略
    第一节 元狩二年春季汉将霍去病西征路线与汉唐时期东段丝绸之路北道
    第二节 元狩二年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的战术
    第三节 居延汉简反映的汉代河西地区戍卒、田卒问题
    第四节 西汉河西地区防御工程体系及相关问题
    第五节 西汉河西走廊“都尉”建置问题
    第六节 有关河西节度使诸问题
    第七节 有关陇右节度使诸问题

    第二章 入迁河西诸民族社会及其影响
    第一节 永嘉乱后中原社会群体人迁河西及其影响
    第二节 隋唐时期高丽人人迁河西
    第三节 8-9世纪吐蕃入迁河西及其影响
    第四节 回鹘人迁河西及其影响

    第三章 西北各地社会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 从河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人类活动的状况
    第二节 汉代河西走廊产业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敦煌汉简所见几种农作物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床”
    第五节 历代西北防治自然灾害的对策及经验

    第四章 “党项”社会与西夏的建立
    第一节 “党项”词意辨析
    第二节 党项与吐谷浑关系探析
    第三节 7-9世纪吐蕃与党项关系
    第四节 党项拓跋部的兴起与西夏王朝的建立
    第五节 西夏政权的奠基人——李德明

    第五章 封建社会后期的甘肃社会与教育
    第一节 宋辽夏金元时期甘肃的教育
    第二节 明清时期甘肃社学及其性质
    第三节 清代甘肃的义学
    第四节 甘肃书院教育
    第五节 伊斯兰教经堂教育
    第六节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与社会问题研究》由汉唐时期对西北地区的经略、入迁河西诸民族社会及其影响、西北各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党项”社会与西夏的建立、封建社会后期的甘肃社会与教育五部分组成。其着力点将古代西北地区视为一个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在这一大舞台上展现了古代各民族人民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纷繁活动。其中,在霍去病的西征路线,河西、陇右节度使,“党项”族名的释义,吐蕃人、高丽人、回鹘人人迁河西,《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床”,甘肃的书院、社学、义学等问题的研究中有自己的见解。
  • 作者简介:
      黄兆宏,1965年7月生,甘肃白银平川人。1987年获西北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侯丕勋先生;2004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杨际平先生。主要从事汉唐史与西北史研究,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敦煌研究》《西北师大学报》《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南北朝及唐代女性社会群体研究》《辽夏金的女性社会群体研究》《甘肃考古概论》等五部著作;主编《简牍学教程》;参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甘肃教育史》等五部著作。主持过甘肃省社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科研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各一项。
  • 目录:
    第一章 汉唐时期对西北地区的经略
    第一节 元狩二年春季汉将霍去病西征路线与汉唐时期东段丝绸之路北道
    第二节 元狩二年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的战术
    第三节 居延汉简反映的汉代河西地区戍卒、田卒问题
    第四节 西汉河西地区防御工程体系及相关问题
    第五节 西汉河西走廊“都尉”建置问题
    第六节 有关河西节度使诸问题
    第七节 有关陇右节度使诸问题

    第二章 入迁河西诸民族社会及其影响
    第一节 永嘉乱后中原社会群体人迁河西及其影响
    第二节 隋唐时期高丽人人迁河西
    第三节 8-9世纪吐蕃入迁河西及其影响
    第四节 回鹘人迁河西及其影响

    第三章 西北各地社会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 从河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人类活动的状况
    第二节 汉代河西走廊产业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敦煌汉简所见几种农作物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床”
    第五节 历代西北防治自然灾害的对策及经验

    第四章 “党项”社会与西夏的建立
    第一节 “党项”词意辨析
    第二节 党项与吐谷浑关系探析
    第三节 7-9世纪吐蕃与党项关系
    第四节 党项拓跋部的兴起与西夏王朝的建立
    第五节 西夏政权的奠基人——李德明

    第五章 封建社会后期的甘肃社会与教育
    第一节 宋辽夏金元时期甘肃的教育
    第二节 明清时期甘肃社学及其性质
    第三节 清代甘肃的义学
    第四节 甘肃书院教育
    第五节 伊斯兰教经堂教育
    第六节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与社会问题研究
南北朝及唐代女性社会群体研究
黄兆宏 编
古代西北地区民族与社会问题研究
辽夏金的女性社会群体研究
黄兆宏、王对萍、王连连、李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