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当谋生群体的救助与规制

非正当谋生群体的救助与规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511549051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4页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生存权,成为文明社会中,尤其是当代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可以帮助一个法律学人找到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基于这一起点,本书没有选择忽略那些在“谋生”的人们,而是把谋生作为严肃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基于对生存权公共性和基础性的认知,从法律规范和制度操作层面对非正当谋生行为的界限、社会救助机构的强制救助权及救助管理与社会保障制度做出系统安排。这也是完善我国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法制的现实路径。 

    简言之,“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及其规制问题研究”,基于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与关切,把那些为了生存而顾不上尊严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而建构起来的。如何描述这种“现象”?涉及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我们可以研究什么?这便是本书探讨所在。 孟卧杰,教授,法学博士;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苏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江苏省第五期“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警官学院第三届“教学名师”。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课题研究。近年来在《社会主义研究》(CSSCI期刊)、《广西社会科学》(CSSCI 期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核心期刊以及公安学重要期刊《公安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公开出版教材及编著作品叁部。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问题意识与概念建构2 

    第二节研究的价值与意义9 

    第三节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术语的使用16 

    第二章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23 

    第一节关于几类“群体”23 

    第二节社会保障问题文献综述31 

    第三节“社会救济”或者“社会救助”问题文献综述35 

    第四节精准扶贫问题的文献综述39 

    第五节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44 

    第三章非正当谋生现象50 

    第一节实证调查50 

    第二节有关非正当谋生现象扫描53 

    第三节非正当谋生现象的挑战65 

    第四章非正当谋生形态类型化研究74 

    第一节非正当谋生形态的类型化标准74 

    第二节非正当谋生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关注的一些具体形态78 

    第五章非正当谋生现象的生成原因96 

    第一节城市用工荒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96 

    第二节非正当谋生现象的生成原因107 

    第六章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理论基础与法理依据114 

    第一节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理论基础114 

    第二节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制度的法理依据130 

    第七章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检视140 

    第一节我国当前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存在的问题141 

    第二节关于社会救助与规制的他山之石146 

    第八章德国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及相关内容151 

    第一节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目标、理念及其发展历程151 

    第二节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体系:兼顾劳动者和特殊群体156 

    第三节德国社会保障内容上的特色161 

    第四节德国社会救助和有尊严的社会生活162 

    第九章美国社会救助基本制度及相关内容167 

    第一节美国联邦及有关各州的社会救助制度的概要167 

    第二节美国社会福利的演进173 

    第三节美国对无家可归者的救助制度的得失评议177 

    第四节美国联邦及有关各州的救助制度的发展趋势184 

    第十章对于我国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构想188 

    第一节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必须树立几个宪法观念188 

    第二节切实提升轻微违法行为的执法理念200 

    第三节非正当谋生群体的救助和非正当谋生行为的规制204 

    结论211
  • 内容简介:
    生存权,成为文明社会中,尤其是当代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可以帮助一个法律学人找到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基于这一起点,本书没有选择忽略那些在“谋生”的人们,而是把谋生作为严肃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基于对生存权公共性和基础性的认知,从法律规范和制度操作层面对非正当谋生行为的界限、社会救助机构的强制救助权及救助管理与社会保障制度做出系统安排。这也是完善我国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法制的现实路径。 

    简言之,“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及其规制问题研究”,基于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与关切,把那些为了生存而顾不上尊严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而建构起来的。如何描述这种“现象”?涉及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我们可以研究什么?这便是本书探讨所在。
  • 作者简介:
    孟卧杰,教授,法学博士;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苏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江苏省第五期“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警官学院第三届“教学名师”。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课题研究。近年来在《社会主义研究》(CSSCI期刊)、《广西社会科学》(CSSCI 期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核心期刊以及公安学重要期刊《公安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公开出版教材及编著作品叁部。
  •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问题意识与概念建构2 

    第二节研究的价值与意义9 

    第三节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术语的使用16 

    第二章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23 

    第一节关于几类“群体”23 

    第二节社会保障问题文献综述31 

    第三节“社会救济”或者“社会救助”问题文献综述35 

    第四节精准扶贫问题的文献综述39 

    第五节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44 

    第三章非正当谋生现象50 

    第一节实证调查50 

    第二节有关非正当谋生现象扫描53 

    第三节非正当谋生现象的挑战65 

    第四章非正当谋生形态类型化研究74 

    第一节非正当谋生形态的类型化标准74 

    第二节非正当谋生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关注的一些具体形态78 

    第五章非正当谋生现象的生成原因96 

    第一节城市用工荒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96 

    第二节非正当谋生现象的生成原因107 

    第六章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理论基础与法理依据114 

    第一节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理论基础114 

    第二节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制度的法理依据130 

    第七章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检视140 

    第一节我国当前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存在的问题141 

    第二节关于社会救助与规制的他山之石146 

    第八章德国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及相关内容151 

    第一节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目标、理念及其发展历程151 

    第二节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体系:兼顾劳动者和特殊群体156 

    第三节德国社会保障内容上的特色161 

    第四节德国社会救助和有尊严的社会生活162 

    第九章美国社会救助基本制度及相关内容167 

    第一节美国联邦及有关各州的社会救助制度的概要167 

    第二节美国社会福利的演进173 

    第三节美国对无家可归者的救助制度的得失评议177 

    第四节美国联邦及有关各州的救助制度的发展趋势184 

    第十章对于我国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与规制的构想188 

    第一节非正当谋生群体救助必须树立几个宪法观念188 

    第二节切实提升轻微违法行为的执法理念200 

    第三节非正当谋生群体的救助和非正当谋生行为的规制204 

    结论211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