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3
版次: 1
ISBN: 9787533480738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0页
分类: 文学
5人买过
  •   
    作者在本书中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寻中华文化之根,既梳理西方文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又思考日本在接受西方文化过程中的取舍、改造、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整合;将日本近百年文学研究置于世界文学场域之中,从中、日、西多维互动关系中动态把握,深思日本是如何消化、吸纳西方文化;进而以日本为镜鉴,总结出民族文化、文学交流中一般规律性的东西――固本求新。当下,我国正处在新一轮东西文化交融的高潮之中,自觉、清醒地认识其中的规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很具现实意义。 
      
    孟庆枢,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首批资深教授,长春大学孟庆枢学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最早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之一,在中日比较文学,中俄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科幻文学译介、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牵头承担了2019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日本科幻文学研究》,迄今承担的国家项目共三项、国际合作及部省级项目六项;出版专著六册,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西方文论》;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译著360余万字。   
    隔海觅音 | 1 
    影响: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3 
    日本诗学概论|14 
    日本比较文学概论|24 
    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文学史构建:以近代日本文学史的构建为中心兼中日文学史比较研究|37 
      
    世界场域中的中日文学|53 
    夏目漱石文学理论再认识的价值与重新“发现”:以《文学论》为中心|55 
    森鸥外与中国文学|76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89 
    中岛敦与中国文学|100 
    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112 
    封闭于“丹波”,还是冲出桎梏:以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与战争关系为中心的评论|120 
    春蚕到死丝方尽:论《雪国》中驹子形象兼及《雪国》主题|139 
    直教银汉堕怀中:川端康成《雪国》的结尾与李商隐的“银河诗”|150 
    解读村上春树的思考|162 
    写作与疗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文本解读|173 
    芥川奖的难产与日本女性作家的闪亮登场|188 
    小林多喜二《蟹工船》的“复活”|202 
      
    日本近现代文艺思潮、文学批评与中国|211 
    日本启蒙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近代文学|213 
    对现代性的追求、困惑与反思:以西方理论对中日自然主义文学影响为中心|224 
    中日新感觉派之异同|243 
      
    转型期的日本文学批评|261 
    立于实证的综合文学评论:评长谷川泉“三契机说文学鉴赏七十则”|263 
    小林秀雄:孤立存在的“批评之神”|271 
    对日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278 
    锐意创新的小森阳一:以对《浮云》的新阐释为中心|288 
    小森阳一对夏目漱石作品女性形象的再阐释|296 
    日本文坛对巴赫金理论的接受|303 
    后记|309 
    附录|有一种乡愁是对文化的乡愁――孟庆枢先生访谈录|310 
      
     
  •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寻中华文化之根,既梳理西方文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又思考日本在接受西方文化过程中的取舍、改造、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整合;将日本近百年文学研究置于世界文学场域之中,从中、日、西多维互动关系中动态把握,深思日本是如何消化、吸纳西方文化;进而以日本为镜鉴,总结出民族文化、文学交流中一般规律性的东西――固本求新。当下,我国正处在新一轮东西文化交融的高潮之中,自觉、清醒地认识其中的规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很具现实意义。 
  • 作者简介:
      
    孟庆枢,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首批资深教授,长春大学孟庆枢学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最早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之一,在中日比较文学,中俄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科幻文学译介、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牵头承担了2019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日本科幻文学研究》,迄今承担的国家项目共三项、国际合作及部省级项目六项;出版专著六册,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西方文论》;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译著360余万字。
  • 目录:
      
    隔海觅音 | 1 
    影响: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3 
    日本诗学概论|14 
    日本比较文学概论|24 
    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文学史构建:以近代日本文学史的构建为中心兼中日文学史比较研究|37 
      
    世界场域中的中日文学|53 
    夏目漱石文学理论再认识的价值与重新“发现”:以《文学论》为中心|55 
    森鸥外与中国文学|76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89 
    中岛敦与中国文学|100 
    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112 
    封闭于“丹波”,还是冲出桎梏:以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与战争关系为中心的评论|120 
    春蚕到死丝方尽:论《雪国》中驹子形象兼及《雪国》主题|139 
    直教银汉堕怀中:川端康成《雪国》的结尾与李商隐的“银河诗”|150 
    解读村上春树的思考|162 
    写作与疗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文本解读|173 
    芥川奖的难产与日本女性作家的闪亮登场|188 
    小林多喜二《蟹工船》的“复活”|202 
      
    日本近现代文艺思潮、文学批评与中国|211 
    日本启蒙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近代文学|213 
    对现代性的追求、困惑与反思:以西方理论对中日自然主义文学影响为中心|224 
    中日新感觉派之异同|243 
      
    转型期的日本文学批评|261 
    立于实证的综合文学评论:评长谷川泉“三契机说文学鉴赏七十则”|263 
    小林秀雄:孤立存在的“批评之神”|271 
    对日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278 
    锐意创新的小森阳一:以对《浮云》的新阐释为中心|288 
    小森阳一对夏目漱石作品女性形象的再阐释|296 
    日本文坛对巴赫金理论的接受|303 
    后记|309 
    附录|有一种乡愁是对文化的乡愁――孟庆枢先生访谈录|31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 中国科技型企业的担当及创新实践
易铁军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
雨雨 著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传奇电影大师帕索里尼诗歌自选集全面译介)
[意]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著 刘国鹏 译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
张树生 著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状态网络时间序列分类与预测:理论、模型与应用
王林;王志刚;胡焕玲;曾宇容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之骨:贝克特全集 5
[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
李佳奇 著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
周珈毅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 百年 纽伯瑞银奖、美国现代儿童小说,关于奇幻和冒险、追求爱与梦想的成长故事,充满魔法和希望的交响曲
[美]帕姆 穆尼奥兹 瑞恩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泉之旅:一场跨越北美的文学之旅,书写文人与酒的不解之缘
[英]奥利维娅·莱恩 著;何雨珈 译者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夏目漱石时代的珠玉名篇)
[日]水野叶舟 著;马晓云 译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回声
[美]帕姆·穆尼奥兹·瑞安 著;孙张静 译;迪娜拉·米塔莉波娃 绘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跨海建桥(新时代中日科幻研究)
孟庆枢、刘研 编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固本求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
孟庆枢 著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历史的丰碑·川端康成:东方美的痴情歌者
孟庆枢 著
回声·镜鉴·对话——中日文化与文学
西方文论
孟庆枢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