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拾零

山野拾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0-06
版次: 1
ISBN: 9787030647696
定价: 168.00
装帧: 其他
分类: 工程技术
3人买过
  • 20世纪70年代至今,笔者致力于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的研究,寻踪足迹遍布大熊猫分布的各大山系,培养的人才已成长为科研、教学和保护精英。《山野拾零》是作者对科研启蒙、成长、发展、成熟和结果的回顾。《山野拾零》包括巴山河谷;巴山蜀水;国际合作;各山系生态观察站;寻踪山野珍奇异兽;科学研究靠人才,人才发展靠动力六个部分。 目录

    **章 巴山河谷 1

    **节 大自然的启迪 1

    第二节 影响人生的恩师 3

    第三节 毕业前夕 5

    第四节 四川动物资源地理区划 7

    一、资源 7

    二、各专区、自治州资源动物的分布 8

    三、地理分布 11

    第二章 巴山蜀水 13

    **节 鱼类资源调查 13

    第二节 珍稀动物调查 14

    一、卧龙培训 15

    二、调查队培训 16

    三、大熊猫调查 18

    四、草坡调查 22

    五、四江之源 26

    六、青川县调查 27

    七、进入涪江之源 32

    八、北川调查 35

    九、走进青衣江 36

    十、天全县调查 36

    十一、宝兴县调查 40

    十二、走进凉山 44

    十三、越西县的调查 45

    十四、美姑县调查 47

    十五、雷波调查 49

    十六、马边调查 50

    第三节 “五一棚”生态观察站的建立 53

    一、“五一棚”的自然环境 55

    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56

    三、大熊猫的食物及食物基础 58

    四、大熊猫的繁殖 60

    五、大熊猫的种群结构以及影响因素 63

    六、西河的考察 64

    第三章 国际合作 68

    **节 基金代表团访问与讨论合作研究 69

    第二节 捕捉与诱捕大熊猫监测 71

    第三节 寻踪 73

    一、捕捉大熊猫 73

    二、大熊猫的觅食行为 75

    三、食性 76

    四、觅食行为 76

    五、择优觅食 77

    六、食量及饮水 79

    七、大熊猫营养 80

    八、大熊猫的移动方式 81

    九、周期活动 83

    十、大熊猫的繁殖 84

    十一、性成熟期 85

    十二、求偶交配 86

    十三、产仔与育幼 90

    十四、筑巢 91

    十五、育幼 92

    十六、幼仔外迁 93

    十七、生育与寿命 94

    十八、寿命及种群生长 94

    十九、大熊猫种群动态及社群行为 95

    二十、探索大熊猫王国 97

    第四章 各山系生态观察站 104

    **节 白熊坪观察站 104

    一、食性的选择 107

    二、周期性活动 108

    三、黑熊的生态观察 108

    四、繁殖 112

    第二节 凉山大熊猫生态观察站的建立 112

    一、营养成分与分析 117

    二、大熊猫的营养 119

    第三节 小相岭大熊猫生态观察站的建立 119

    一、食物基地与食性 121

    二、大熊猫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 122

    三、数量统计及年龄结构 122

    第四节 大相岭 125

    第五章 寻踪山野珍奇异兽 128

    **节 动物资源概况 129

    一、古北界、青藏区分两个地理动物群 136

    二、西南区,为季风区南部的横断山脉地区,尚分两个地理带 137

    三、华中区,北亚热带,润湿,落叶针阔叶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农田动物群 138

    第二节 兽类资源论述 139

    第三节 珍稀兽类的资源概况 153

    第四节 大熊猫的生物学研究 161

    第五节 脊椎动物资源与保护 165

    第六章 科学研究靠人才,人才发展靠动力 168

    一、魏辅文(南充师范学院1984年**屇硕士研究生) 169

    二、张泽钧(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1996年第十二届硕士研究生) 171

    三、黄乘明(南充师范学院1985年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173

    四、郭延蜀(南充师范学院1985年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181

    五、杨光(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1990年第七届硕士研究生) 190

    六、官天培(西华师范大学2004年第二十二届硕士研究生) 192

    七、吴诗宝(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第四届硕士研究生) 195

    八、吴毅(南充师范学院1984年**届硕士研究生) 197

    九、石红艳(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1995年第十三届硕士研究生 ) 199

    十、袁重桂(南充师范学院1984年**届硕士研究生) 202

    十一、廖文波(西华师范大学2003年第二十一届硕士研究生) 208

    十二、陈伟(西华师范大学2004年第二十二届硕士研究生) 210
  •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至今,笔者致力于大熊猫保护生态学的研究,寻踪足迹遍布大熊猫分布的各大山系,培养的人才已成长为科研、教学和保护精英。《山野拾零》是作者对科研启蒙、成长、发展、成熟和结果的回顾。《山野拾零》包括巴山河谷;巴山蜀水;国际合作;各山系生态观察站;寻踪山野珍奇异兽;科学研究靠人才,人才发展靠动力六个部分。
  • 目录:
    目录

    **章 巴山河谷 1

    **节 大自然的启迪 1

    第二节 影响人生的恩师 3

    第三节 毕业前夕 5

    第四节 四川动物资源地理区划 7

    一、资源 7

    二、各专区、自治州资源动物的分布 8

    三、地理分布 11

    第二章 巴山蜀水 13

    **节 鱼类资源调查 13

    第二节 珍稀动物调查 14

    一、卧龙培训 15

    二、调查队培训 16

    三、大熊猫调查 18

    四、草坡调查 22

    五、四江之源 26

    六、青川县调查 27

    七、进入涪江之源 32

    八、北川调查 35

    九、走进青衣江 36

    十、天全县调查 36

    十一、宝兴县调查 40

    十二、走进凉山 44

    十三、越西县的调查 45

    十四、美姑县调查 47

    十五、雷波调查 49

    十六、马边调查 50

    第三节 “五一棚”生态观察站的建立 53

    一、“五一棚”的自然环境 55

    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56

    三、大熊猫的食物及食物基础 58

    四、大熊猫的繁殖 60

    五、大熊猫的种群结构以及影响因素 63

    六、西河的考察 64

    第三章 国际合作 68

    **节 基金代表团访问与讨论合作研究 69

    第二节 捕捉与诱捕大熊猫监测 71

    第三节 寻踪 73

    一、捕捉大熊猫 73

    二、大熊猫的觅食行为 75

    三、食性 76

    四、觅食行为 76

    五、择优觅食 77

    六、食量及饮水 79

    七、大熊猫营养 80

    八、大熊猫的移动方式 81

    九、周期活动 83

    十、大熊猫的繁殖 84

    十一、性成熟期 85

    十二、求偶交配 86

    十三、产仔与育幼 90

    十四、筑巢 91

    十五、育幼 92

    十六、幼仔外迁 93

    十七、生育与寿命 94

    十八、寿命及种群生长 94

    十九、大熊猫种群动态及社群行为 95

    二十、探索大熊猫王国 97

    第四章 各山系生态观察站 104

    **节 白熊坪观察站 104

    一、食性的选择 107

    二、周期性活动 108

    三、黑熊的生态观察 108

    四、繁殖 112

    第二节 凉山大熊猫生态观察站的建立 112

    一、营养成分与分析 117

    二、大熊猫的营养 119

    第三节 小相岭大熊猫生态观察站的建立 119

    一、食物基地与食性 121

    二、大熊猫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 122

    三、数量统计及年龄结构 122

    第四节 大相岭 125

    第五章 寻踪山野珍奇异兽 128

    **节 动物资源概况 129

    一、古北界、青藏区分两个地理动物群 136

    二、西南区,为季风区南部的横断山脉地区,尚分两个地理带 137

    三、华中区,北亚热带,润湿,落叶针阔叶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农田动物群 138

    第二节 兽类资源论述 139

    第三节 珍稀兽类的资源概况 153

    第四节 大熊猫的生物学研究 161

    第五节 脊椎动物资源与保护 165

    第六章 科学研究靠人才,人才发展靠动力 168

    一、魏辅文(南充师范学院1984年**屇硕士研究生) 169

    二、张泽钧(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1996年第十二届硕士研究生) 171

    三、黄乘明(南充师范学院1985年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173

    四、郭延蜀(南充师范学院1985年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181

    五、杨光(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1990年第七届硕士研究生) 190

    六、官天培(西华师范大学2004年第二十二届硕士研究生) 192

    七、吴诗宝(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第四届硕士研究生) 195

    八、吴毅(南充师范学院1984年**届硕士研究生) 197

    九、石红艳(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1995年第十三届硕士研究生 ) 199

    十、袁重桂(南充师范学院1984年**届硕士研究生) 202

    十一、廖文波(西华师范大学2003年第二十一届硕士研究生) 208

    十二、陈伟(西华师范大学2004年第二十二届硕士研究生) 21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山野拾零
山野芳情
刘书金 著
山野拾零
山野集
李世宇 著
山野拾零
山野·良马(张耕畦摄影作品集)(精)
张耕畦 著;邹邹 编
山野拾零
山野、清风与明月(彩色精装版)
陈晓辉 李知弥
山野拾零
山野之魂/百年百篇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文丛
乔传藻 著
山野拾零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高等学校专业教材、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立项教材)
张柏林
山野拾零
山野千里
词树;大鱼文化
山野拾零
山野听竹/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刘晓庄 著
山野拾零
山野民宿:从山中来
稻田读书 主编
山野拾零
山野、清风与明月
陈晓辉 著;李知弥 绘
山野拾零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
稻田读书 主编
山野拾零
山野留痕-世界遗产与国家公园
王早生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山野拾零
大熊猫传奇
胡锦矗 编
山野拾零
追踪大熊猫40年
胡锦矗 著;刘先平 编
山野拾零
寻踪国宝
胡锦矗;胡晓 主
山野拾零
中国科学家探险手记:追踪大熊猫的岁月
胡锦矗 著
山野拾零
大熊猫研究
胡锦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