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6
版次: 1
ISBN: 9787305230189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2页
分类: 法律
7人买过
  •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主要论述了两汉至宋立法模式的变迁过程,“个人立法模式”为这一过程的出发点。随着文明的进展、知识的普及,华夏立法文明在魏晋时期有了重大进展,群体性立法模式出现,但“五胡乱华”的文明浩劫使这一法制文明的演进出现了重大曲折。随着国家的重新一统,隋文帝实行汉化与儒化政策,进行国家、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全方位整合,群体性立法再次成为主流。太宗君臣承炀帝开创的“南朝化”趋势,发起了更为深入的“再华夏化”运动,法律的长期性调整功能凸显。高宗时期,王朝进入全面守成阶段,双层架构立法模式遂在群体立法模式的基础上出现。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组织在立法中崛起。宋代立法呈多机构、多样式的特征,组织立法为其主流。宋代在立法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这是我国古代法制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乃中华法制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张春海,1970年生,河北怀安县人,198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数年,期间赴韩国学习两年。之后,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北京大学历史系,获文学硕士、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访学一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制史、隋唐史及中韩关系史。著有《唐律、高丽律比较研究》一书,在《外国文学评论》《中外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 前言
    一、写作缘起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两汉至北魏立法模式的变迁
    一、华夏王朝立法模式的变迁
    二、北魏立法模式的变化
    三、精英的作用:学术权力、文明传承与立法模式变迁
    结语

    第二章 整合政策与隋代立法
    一、王朝肇建与开皇时期立法模式的采用及变迁
    二、文化整合政策的深入推进与大业修律
    三、隋代重法而又毁法现象分析
    结语

    第三章 “仁”与唐初立法
    一、武德立法与“仁”之精神的缺失
    二、贞观修律与“仁”在其中的地位
    三、守法局面与“仁”的关系
    结语

    第四章 唐在“守天下”阶段的双层架构立法
    一、重法:高宗时代的政治风气
    二、双层立法架构的初现:永徽时期的立法与立法模式
    三、双层立法模式的明晰化:永徽以降开元之前的立法与立法模式
    四、组织作用的浮现:开元、天宝时期立法模式的调整
    结语

    第五章 唐后期组织在立法中的崛起
    一、中书门下的凸显:肃、代时期立法模式的调整
    二、使职立法与刑部地位的提升:德宗对立法模式的探索”
    三、组织主导型立法模式的演化:宪宗以后的情形
    结语

    第六章 宋代的“组织立法”模式
    一、政府部门立法
    二、专职机构立法
    三、奉诏立法:皇权在立法中的作用
    结语

    第七章 结论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主要论述了两汉至宋立法模式的变迁过程,“个人立法模式”为这一过程的出发点。随着文明的进展、知识的普及,华夏立法文明在魏晋时期有了重大进展,群体性立法模式出现,但“五胡乱华”的文明浩劫使这一法制文明的演进出现了重大曲折。随着国家的重新一统,隋文帝实行汉化与儒化政策,进行国家、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全方位整合,群体性立法再次成为主流。太宗君臣承炀帝开创的“南朝化”趋势,发起了更为深入的“再华夏化”运动,法律的长期性调整功能凸显。高宗时期,王朝进入全面守成阶段,双层架构立法模式遂在群体立法模式的基础上出现。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组织在立法中崛起。宋代立法呈多机构、多样式的特征,组织立法为其主流。宋代在立法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这是我国古代法制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乃中华法制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 作者简介:
      张春海,1970年生,河北怀安县人,198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数年,期间赴韩国学习两年。之后,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北京大学历史系,获文学硕士、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访学一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制史、隋唐史及中韩关系史。著有《唐律、高丽律比较研究》一书,在《外国文学评论》《中外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
  • 目录:
    前言
    一、写作缘起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两汉至北魏立法模式的变迁
    一、华夏王朝立法模式的变迁
    二、北魏立法模式的变化
    三、精英的作用:学术权力、文明传承与立法模式变迁
    结语

    第二章 整合政策与隋代立法
    一、王朝肇建与开皇时期立法模式的采用及变迁
    二、文化整合政策的深入推进与大业修律
    三、隋代重法而又毁法现象分析
    结语

    第三章 “仁”与唐初立法
    一、武德立法与“仁”之精神的缺失
    二、贞观修律与“仁”在其中的地位
    三、守法局面与“仁”的关系
    结语

    第四章 唐在“守天下”阶段的双层架构立法
    一、重法:高宗时代的政治风气
    二、双层立法架构的初现:永徽时期的立法与立法模式
    三、双层立法模式的明晰化:永徽以降开元之前的立法与立法模式
    四、组织作用的浮现:开元、天宝时期立法模式的调整
    结语

    第五章 唐后期组织在立法中的崛起
    一、中书门下的凸显:肃、代时期立法模式的调整
    二、使职立法与刑部地位的提升:德宗对立法模式的探索”
    三、组织主导型立法模式的演化:宪宗以后的情形
    结语

    第六章 宋代的“组织立法”模式
    一、政府部门立法
    二、专职机构立法
    三、奉诏立法:皇权在立法中的作用
    结语

    第七章 结论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临床麻醉与疼痛诊治
张春海、王家磊、高建国、曾涛、李伟 编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青藏高原民族教育政策研究(1978—2021)
张春海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张春海 著;张春海 摄影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唐律、高丽律比较研究:以法典及其适用为中心
张春海 著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一年时事政治(上册)
张春海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