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8
版次: 1
ISBN: 9787104048398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7页
分类: 艺术
1人买过
  •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是关于郭祖荣先生的“音乐心理传记学”研究——笔者尚未见过这一提法,斗胆杜撰该“学科”,仅是为了强调本研究与一般传记心理学研究的以下区别:(1)从现有的资料看,心理传记学研究(特别是我国的相关研究)的素材大多是文字资料,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除常见的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之外,还涉及郭祖荣先生的许多音乐作品,从中挖掘郭祖荣先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表情性、时空性,因此音乐作品的解读方式亦与其他文本不同。(2)与其他文艺创作相比,音乐创作过程有其特殊性:从事音乐创作需要音乐方面独特的天赋与知识储备,进行音乐创作的动机往往更个人化、更去功利化,音乐创作的产物——音乐作品的价值更难进行量化评估。因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需要综合心理学、音乐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多重视角。(3)作为一个群体,音乐家的心理特征与一般人有着结构性的差异。①因此我们在考察郭祖荣先生的心理特征时,应当时刻留意他的音乐家身份;分析郭先生心理特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应当尽量选择“音乐家”而非“普通人”群体。   林见南,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应用心理学硕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王耀华教授。著有《基于心理类型理论的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分析》《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及培育路径研究》等文章。 引言
    第一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发展历程
    第一节 萌芽期
    第二节 发展期
    第三节 涅檠期
    第四节 成熟期

    第二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知”范畴
    第一节 认知能力的来源
    第二节 认知水平的体现

    第三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情”范畴
    第一节 亲情
    第二节 友情
    第三节 爱情
    第四节 师生情

    第四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志”范畴
    第一节 志向所指——民族交响音乐创作
    第二节 意志所及——终其一生

    第五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转向——两次“中年危机”
    第一节 第一次“中年危机”:政治运动中的观念重建
    第二节 第二次“中年危机”:现代主义潮流中的创作道路选择

    第六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中自有的人格特质
    第一节 从音乐语言谈起
    第二节 郭祖荣的气质类型
    第三节 郭祖荣的人格统一性
    第四节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最新趋势

    结语
    附录1:郭祖荣传略
    附录2:郭祖荣主要音乐作品解析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是关于郭祖荣先生的“音乐心理传记学”研究——笔者尚未见过这一提法,斗胆杜撰该“学科”,仅是为了强调本研究与一般传记心理学研究的以下区别:(1)从现有的资料看,心理传记学研究(特别是我国的相关研究)的素材大多是文字资料,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除常见的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之外,还涉及郭祖荣先生的许多音乐作品,从中挖掘郭祖荣先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表情性、时空性,因此音乐作品的解读方式亦与其他文本不同。(2)与其他文艺创作相比,音乐创作过程有其特殊性:从事音乐创作需要音乐方面独特的天赋与知识储备,进行音乐创作的动机往往更个人化、更去功利化,音乐创作的产物——音乐作品的价值更难进行量化评估。因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需要综合心理学、音乐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多重视角。(3)作为一个群体,音乐家的心理特征与一般人有着结构性的差异。①因此我们在考察郭祖荣先生的心理特征时,应当时刻留意他的音乐家身份;分析郭先生心理特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应当尽量选择“音乐家”而非“普通人”群体。
  • 作者简介:
      林见南,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应用心理学硕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王耀华教授。著有《基于心理类型理论的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分析》《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及培育路径研究》等文章。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发展历程
    第一节 萌芽期
    第二节 发展期
    第三节 涅檠期
    第四节 成熟期

    第二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知”范畴
    第一节 认知能力的来源
    第二节 认知水平的体现

    第三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情”范畴
    第一节 亲情
    第二节 友情
    第三节 爱情
    第四节 师生情

    第四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志”范畴
    第一节 志向所指——民族交响音乐创作
    第二节 意志所及——终其一生

    第五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转向——两次“中年危机”
    第一节 第一次“中年危机”:政治运动中的观念重建
    第二节 第二次“中年危机”:现代主义潮流中的创作道路选择

    第六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中自有的人格特质
    第一节 从音乐语言谈起
    第二节 郭祖荣的气质类型
    第三节 郭祖荣的人格统一性
    第四节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最新趋势

    结语
    附录1:郭祖荣传略
    附录2:郭祖荣主要音乐作品解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郭祖荣交响曲选集(套装共3册)
郭祖荣 著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郭祖荣交响曲研究
檀革胜 著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郭祖荣钢琴作品选(手稿影印版)
郭祖荣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