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9
版次: 1
ISBN: 9787513082846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96页
分类: 经济
12人买过
  • 本书以服务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服务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石,以服务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环节”的运动为研究主线,深入分析第三产业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构筑起一个逻辑严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全书13章,主要内容:一是总论,分析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三产业理论史和产业史;二是服务产品理论,论证非实物产品理论、非实物使用价值和服务价值理论,构成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石;三是服务产品“四环节”理论,揭示服务产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分配环节和消费环节中的经济问题,构成第三产业经济学的主体。本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应用和拓展于第三产业领域,对现代服务业作了科学概括、实证分析和超前预测,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理论指南,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作者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初版被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编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丛书”之一《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研究报告》列为主要参考文献的第一项。 李江帆,广东台山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历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所长,英国雷丁大学、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项目首席专家,教*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出版《第三产业经济学》《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服务业研究》以及“中山大学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论丛”等论著。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八五”“九五”重点项目、教*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约70项。在创立第三产业经济学,为我国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理论依据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对推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获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共12位)称号,1992年起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概念

    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三、第三产业的经济关系

    四、第三产业经济规律与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第三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第三产业领域各部门经济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补充和应用

    三、经济学体系内外相关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

    第三节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第三产业思想史

    第一节 第三产业范畴概说

    一、第三产业范畴的由来

    二、三次产业的范围和划分标准

    三、对第三产业范畴的评价

    第二节 第三产业的开创性研究

    一、费希尔首创第三产业概念和三次产业分类法

    二、克拉克揭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转移规律

    第三节 第三产业的理论渊源

    一、配第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揭示

    二、萨伊对服务业及无形产品的论述

    三、西斯蒙第对服务业及非物质消费的分析

    四、李斯特对服务业与精神生产力的阐述

    五、西尼尔对服务业与服务的论述

    六、马克思对服务业及其产品的分析

    第四节 1980 年代国内对第三产业理论的讨论

    一、第三产业的概念和范围

    二、第三产业的产品和使用价值

    三、第三产业的产值和价格

    四、第三产业的再生产和流通

    五、第三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第三产业的形成

    第一节 产业兴旺的顺序

    一、农牧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二、工业为标志的第二阶段

    三、服务业迅速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二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标志

    一、服务部门独立化

    二、服务行业门类齐全

    三、服务劳动具有职业性

    第三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条件

    一、生产力条件

    二、需求条件

    三、效率条件

    四、市场条件

    第四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时间

    一、中国第三产业的形成时间

    二、国外第三产业的形成时间

    第五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途径

    一、非实物生产的分离

    二、实物生产阶段的独立化

    三、社会生活阶段的独立化

    四、服务行业的分化

    第四章 服务产品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概念

    一、实物与非实物

    二、非实物劳动成果

    三、服务产品的内涵

    四、服务产品的外延

    第二节 服务产品与社会产品

    一、社会产品的组成部分

    二、与其他社会产品的关系

    三、服务产品与两大部类

    第三节 服务产品定义的讨论

    一、是劳动还是产品

    二、是劳动力还是服务产品

    三、服务产品的其他定义

    四、服务产品传统特征的突破

    第四节 服务产品定义中的劳动概念探讨

    一、劳动内涵的深化探讨

    二、劳动外延的深化探讨

    三、服务产品定义的深化探讨

    第五章 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论两类使用价值

    一、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

    二、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

    三、使用价值概念的内容与形式

    第二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功能

    一、马克思论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可消费性

    二、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分类及其消费功能

    三、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替代性

    四、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互补性与消费引致性

    第三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一、马克思论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二、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非实物性

    三、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消费同时性

    四、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非贮存性

    五、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非移动性

    六、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再生产的严格被制约性

    七、服务产品使用价值作为劳动产物的必然性

    八、答质疑

    第四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与社会财富

    一、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二、使用价值的发展使财富内容发生演变

    三、服务产品使用价值构成现代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第五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一、理论论证

    二、马克思的思想

    第六章 服务产品的价值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价值实体

    一、服务劳动的凝结性

    二、服务劳动的社会性

    三、服务劳动的抽象等同性

    第二节 服务产品的价值量

    一、服务产品价值量的决定

    二、服务产品价值量的构成

    三、服务产品价值量的实现

    四、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

    第三节 劳动价值理论与服务价值论

    一、马克思关于服务价值的思想

    二、服务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运用

    三、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充实与启示

    第七章 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生产概念

    一、传统生产概念与服务生产概念

    二、对否定服务生产概念的观点的剖析

    第二节 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过程

    一、服务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二、服务劳动过程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节 生产服务产品的价值增殖过程

    一、服务生产中的价值转移与价值创造

    二、服务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

    第四节 对否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典型论点的分析

    一、“价值转移”说

    二、“服务生产价格”说

    三、“基金”说

    四、“国民收入再分配”说

    第八章 服务产品的价格

    第一节 服务价格概说

    一、服务价格概念辨析

    二、服务价格分类与构成

    三、服务价格常见类型与特殊形式

    第二节 服务价格的地位与影响因素

    一、服务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影响服务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服务价格体系

    一、服务差价

    二、服务比价

    三、服务、货物比价

    四、服务、货物价格剪刀差

    第四节 第三产业价格总水平与变化趋势

    一、影响第三产业价格总水平的因素

    二、第三产业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

    第九章 服务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需求

    一、服务需求的涵义

    二、服务需求规律

    三、影响服务需求的其他因素

    四、服务需求弹性

    第二节 服务产品的供给

    一、服务供给的涵义

    二、服务供给规律

    三、影响服务供给的其他因素

    四、服务供给弹性

    第三节 服务产品的供求矛盾与供求平衡

    一、服务产品的供求矛盾

    二、调节服务供求平衡的价格机制

    三、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服务供求平衡

    第四节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与衡量

    一、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依据

    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

    第五节 服务供求系统中排队问题的定量分析

    一、服务供求系统中的排队现象与排队论

    二、排队模型的组成和分类

    三、排队模型的状态概率与运行指标

    四、排队系统的最优化决策

    第十章 服务产品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服务再生产和流通及其宏观平衡

    一、服务再生产研究的理论前提

    二、服务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流通渠道

    三、服务简单再生产的宏观平衡条件

    四、服务扩大再生产的宏观平衡条件

    第二节 服务再生产的宏观规模及其发展规律

    一、服务需求上升律对服务再生产宏观规模的影响

    二、服务供给上升律对服务再生产宏观规模的影响

    第三节 第三产业宏观规模的定量分析

    一、样本数据与第三产业模型

    二、对我国产业结构的预测

    三、1988 年预测被验证效果好的趣闻

    四、16 国、30 国和中国第三产业模型研究

    第四节 研究服务再生产规律的实践意义

    一、在第三产业内外部平衡中发展第三产业

    二、在与第三产业协调中发展第一、二产业

    三、在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

    第十一章 服务产品的分配

    第一节 第三产业分配的性质

    一、服务产品分配的两重性

    二、第三产业分配的物质基础

    三、第三产业工资的性质

    四、第三产业利润和地租的性质

    第二节 服务产品的分配方式

    一、服务的市场分配方式

    二、服务的半市场和非市场分配方式

    三、三种分配方式的利弊评价

    四、我国服务分配方式的改革方向

    第三节 第三产业的分配水平

    一、影响第三产业分配水平的主要因素

    二、第三产业分配水平的变动机制

    三、我国第三产业分配水平的问题与解决

    第十二章 服务产品的消费

    第一节 服务消费概述

    一、服务消费的概念

    二、服务消费的属性

    三、服务消费的方式

    第二节 服务消费的社会功能

    一、消费功能、产品性质与产业地位

    二、服务消费的协调功能

    三、服务消费的效益功能

    四、服务消费的闲暇功能

    五、服务消费的福利功能

    第三节 服务消费结构

    一、服务消费结构影响因素

    二、服务消费结构演变模型

    三、我国服务消费结构预测

    第十三章 服务生产消费

    第一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生产服务

    一、生产服务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意义

    三、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第二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第三产业生产服务

    一、面向第三产业的生产服务业

    二、第三产业重要的软生产要素

    三、促进第三产业生产服务发展

    第三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产业效率

    一、服务生产消费的动因:提升产业效率

    二、生产服务消费对第二、三产业生产率的促进

    三、生产服务消费对第三产业生产率的促进

    第四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产业服务化

    一、服务化的概念

    二、服务化的内容、分类与趋势

    三、产业服务化的动因

    四、服务化的限度与饱和

    第五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投入软化

    一、投入软化与生产效率增长

    二、人均 GDP 与中间投入软化系数

    三、中间投入软化系数参考值

    四、中间投入的软化速度和饱和

    五、中间投入软化启示

    再版后记

    初版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服务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服务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石,以服务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环节”的运动为研究主线,深入分析第三产业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构筑起一个逻辑严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全书13章,主要内容:一是总论,分析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三产业理论史和产业史;二是服务产品理论,论证非实物产品理论、非实物使用价值和服务价值理论,构成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石;三是服务产品“四环节”理论,揭示服务产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分配环节和消费环节中的经济问题,构成第三产业经济学的主体。本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应用和拓展于第三产业领域,对现代服务业作了科学概括、实证分析和超前预测,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理论指南,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作者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初版被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编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丛书”之一《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研究报告》列为主要参考文献的第一项。
  • 作者简介:
    李江帆,广东台山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历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所长,英国雷丁大学、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项目首席专家,教*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出版《第三产业经济学》《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服务业研究》以及“中山大学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论丛”等论著。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八五”“九五”重点项目、教*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约70项。在创立第三产业经济学,为我国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理论依据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对推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获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共12位)称号,1992年起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概念

    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三、第三产业的经济关系

    四、第三产业经济规律与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第三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第三产业领域各部门经济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补充和应用

    三、经济学体系内外相关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

    第三节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第三产业思想史

    第一节 第三产业范畴概说

    一、第三产业范畴的由来

    二、三次产业的范围和划分标准

    三、对第三产业范畴的评价

    第二节 第三产业的开创性研究

    一、费希尔首创第三产业概念和三次产业分类法

    二、克拉克揭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转移规律

    第三节 第三产业的理论渊源

    一、配第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揭示

    二、萨伊对服务业及无形产品的论述

    三、西斯蒙第对服务业及非物质消费的分析

    四、李斯特对服务业与精神生产力的阐述

    五、西尼尔对服务业与服务的论述

    六、马克思对服务业及其产品的分析

    第四节 1980 年代国内对第三产业理论的讨论

    一、第三产业的概念和范围

    二、第三产业的产品和使用价值

    三、第三产业的产值和价格

    四、第三产业的再生产和流通

    五、第三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第三产业的形成

    第一节 产业兴旺的顺序

    一、农牧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二、工业为标志的第二阶段

    三、服务业迅速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二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标志

    一、服务部门独立化

    二、服务行业门类齐全

    三、服务劳动具有职业性

    第三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条件

    一、生产力条件

    二、需求条件

    三、效率条件

    四、市场条件

    第四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时间

    一、中国第三产业的形成时间

    二、国外第三产业的形成时间

    第五节 第三产业形成的途径

    一、非实物生产的分离

    二、实物生产阶段的独立化

    三、社会生活阶段的独立化

    四、服务行业的分化

    第四章 服务产品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概念

    一、实物与非实物

    二、非实物劳动成果

    三、服务产品的内涵

    四、服务产品的外延

    第二节 服务产品与社会产品

    一、社会产品的组成部分

    二、与其他社会产品的关系

    三、服务产品与两大部类

    第三节 服务产品定义的讨论

    一、是劳动还是产品

    二、是劳动力还是服务产品

    三、服务产品的其他定义

    四、服务产品传统特征的突破

    第四节 服务产品定义中的劳动概念探讨

    一、劳动内涵的深化探讨

    二、劳动外延的深化探讨

    三、服务产品定义的深化探讨

    第五章 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论两类使用价值

    一、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

    二、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

    三、使用价值概念的内容与形式

    第二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功能

    一、马克思论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可消费性

    二、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分类及其消费功能

    三、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替代性

    四、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互补性与消费引致性

    第三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一、马克思论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二、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非实物性

    三、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消费同时性

    四、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非贮存性

    五、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非移动性

    六、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再生产的严格被制约性

    七、服务产品使用价值作为劳动产物的必然性

    八、答质疑

    第四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与社会财富

    一、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二、使用价值的发展使财富内容发生演变

    三、服务产品使用价值构成现代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第五节 服务产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一、理论论证

    二、马克思的思想

    第六章 服务产品的价值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价值实体

    一、服务劳动的凝结性

    二、服务劳动的社会性

    三、服务劳动的抽象等同性

    第二节 服务产品的价值量

    一、服务产品价值量的决定

    二、服务产品价值量的构成

    三、服务产品价值量的实现

    四、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

    第三节 劳动价值理论与服务价值论

    一、马克思关于服务价值的思想

    二、服务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运用

    三、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充实与启示

    第七章 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生产概念

    一、传统生产概念与服务生产概念

    二、对否定服务生产概念的观点的剖析

    第二节 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过程

    一、服务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二、服务劳动过程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节 生产服务产品的价值增殖过程

    一、服务生产中的价值转移与价值创造

    二、服务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

    第四节 对否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典型论点的分析

    一、“价值转移”说

    二、“服务生产价格”说

    三、“基金”说

    四、“国民收入再分配”说

    第八章 服务产品的价格

    第一节 服务价格概说

    一、服务价格概念辨析

    二、服务价格分类与构成

    三、服务价格常见类型与特殊形式

    第二节 服务价格的地位与影响因素

    一、服务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影响服务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服务价格体系

    一、服务差价

    二、服务比价

    三、服务、货物比价

    四、服务、货物价格剪刀差

    第四节 第三产业价格总水平与变化趋势

    一、影响第三产业价格总水平的因素

    二、第三产业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

    第九章 服务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服务产品的需求

    一、服务需求的涵义

    二、服务需求规律

    三、影响服务需求的其他因素

    四、服务需求弹性

    第二节 服务产品的供给

    一、服务供给的涵义

    二、服务供给规律

    三、影响服务供给的其他因素

    四、服务供给弹性

    第三节 服务产品的供求矛盾与供求平衡

    一、服务产品的供求矛盾

    二、调节服务供求平衡的价格机制

    三、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服务供求平衡

    第四节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与衡量

    一、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依据

    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

    第五节 服务供求系统中排队问题的定量分析

    一、服务供求系统中的排队现象与排队论

    二、排队模型的组成和分类

    三、排队模型的状态概率与运行指标

    四、排队系统的最优化决策

    第十章 服务产品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服务再生产和流通及其宏观平衡

    一、服务再生产研究的理论前提

    二、服务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流通渠道

    三、服务简单再生产的宏观平衡条件

    四、服务扩大再生产的宏观平衡条件

    第二节 服务再生产的宏观规模及其发展规律

    一、服务需求上升律对服务再生产宏观规模的影响

    二、服务供给上升律对服务再生产宏观规模的影响

    第三节 第三产业宏观规模的定量分析

    一、样本数据与第三产业模型

    二、对我国产业结构的预测

    三、1988 年预测被验证效果好的趣闻

    四、16 国、30 国和中国第三产业模型研究

    第四节 研究服务再生产规律的实践意义

    一、在第三产业内外部平衡中发展第三产业

    二、在与第三产业协调中发展第一、二产业

    三、在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

    第十一章 服务产品的分配

    第一节 第三产业分配的性质

    一、服务产品分配的两重性

    二、第三产业分配的物质基础

    三、第三产业工资的性质

    四、第三产业利润和地租的性质

    第二节 服务产品的分配方式

    一、服务的市场分配方式

    二、服务的半市场和非市场分配方式

    三、三种分配方式的利弊评价

    四、我国服务分配方式的改革方向

    第三节 第三产业的分配水平

    一、影响第三产业分配水平的主要因素

    二、第三产业分配水平的变动机制

    三、我国第三产业分配水平的问题与解决

    第十二章 服务产品的消费

    第一节 服务消费概述

    一、服务消费的概念

    二、服务消费的属性

    三、服务消费的方式

    第二节 服务消费的社会功能

    一、消费功能、产品性质与产业地位

    二、服务消费的协调功能

    三、服务消费的效益功能

    四、服务消费的闲暇功能

    五、服务消费的福利功能

    第三节 服务消费结构

    一、服务消费结构影响因素

    二、服务消费结构演变模型

    三、我国服务消费结构预测

    第十三章 服务生产消费

    第一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生产服务

    一、生产服务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意义

    三、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第二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第三产业生产服务

    一、面向第三产业的生产服务业

    二、第三产业重要的软生产要素

    三、促进第三产业生产服务发展

    第三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产业效率

    一、服务生产消费的动因:提升产业效率

    二、生产服务消费对第二、三产业生产率的促进

    三、生产服务消费对第三产业生产率的促进

    第四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产业服务化

    一、服务化的概念

    二、服务化的内容、分类与趋势

    三、产业服务化的动因

    四、服务化的限度与饱和

    第五节 服务生产消费与投入软化

    一、投入软化与生产效率增长

    二、人均 GDP 与中间投入软化系数

    三、中间投入软化系数参考值

    四、中间投入的软化速度和饱和

    五、中间投入软化启示

    再版后记

    初版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方物流
张志坚,刘美玲,黄己酉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届国际稠<重>油勘探开发技术论坛文论集
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辽宁省石油石化学会 编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个女郎(2023版)午夜文库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著;王璐 译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次商业大变革
姚海涛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卷 克孜尔石窟(三)
《中国新疆壁 画艺术》编委会 编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类产品制造调度模式——综合调度
谢志强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次观念飞跃:世界冲突的根源与解决之道(“世界”与“自我”无法兼容的时代,我们如何自处?探寻政治与道德分歧的深层根源,一场针对主体性的大革命)
琳达·扎格泽博斯基 著;孙天 译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次冲动
大爱无痕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文集
不祥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届考古学大会(2021·三门峡)会志(上下册)
中国考古学会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吉登斯
第三产业经济学(修订本)
第三把手
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