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2-07
版次: 1
ISBN: 9787521337747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9页
分类: 语言文字
  • 就“中译英”翻译实践本身而言,“懂”与“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我们看别人的译本,尤其是公认优秀的或争议很大的译文,大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有些译文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句法调整与重组,恐怕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就是说,连“懂”的层面也有待学习。本书写作初衷是通过描述翻译语篇,更好地向译者学习,体会其高超的翻译技能和娴熟的策略应用,以促进今后的翻译教学和争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葛浩文及其中国文学翻译概述
      第二节  葛浩文英译文本的学术研究现状
      第三节  葛浩文英译文本语篇的材料组成
      第四节  研究译文语篇的意义
    第二章  《干校六记》译文语篇――主题研究
      第一节  《下放记别》中的衔接与连贯
        1.衔接与连贯
        2.原文与译文的结构特征对比
        3.连贯及显性连接词的使用对比
          3.1  显性衔接――翻译文本的语篇功能体现方式
          3.2  原文与译文的语篇连贯性对比
      第二节  《凿井记劳》译文中的“偏离”现象分析
        1.概念功能与语域理论的关系
        2.《凿井记劳》原文的语场
        3.《凿井记劳》原文的文体特色及语式
        4.译者特定功能语旨的选择应用
        5.《凿井记劳》译文中的偏离现象分析
          5.1  负偏离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5.2  偏离现象导致信息量的扩大
          5.3  正偏离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场域理论视角下《学圃记闲》的译文解析
        1.物理场传译中双语文本的地理环境近似度较高
        2.心理场域差异带来的文本趋异
        3.心理场域贴近――情感语义的选词与原文趋同
        4.心理场域近似度高――平行结构的谋篇形式趋同
    第三章  《千万别把我当人》语言特色的英译描写研究
      第一节  讽刺官僚主义的语言描述及英译
        1.1  公文体语言特征概述
        1.2  公文体语言特征的英译重构
      第二节  铺陈式赞誉词的英译分析
        2.1  铺陈式修辞语言的概念及渊源
        2.2  铺陈式修辞的英语传译分析
      第三节  区域特色的调侃语言的英译描述
    第四章  《玉米》译文语篇面面观
      第一节  从语义角度看译文中描述“施桂芳”时的动词选择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原文比喻性语言及度量单位的英译
      第三节  粗话的英译
      第四节  译文句法词汇省略及改变的理据分析
      第五节  作者的评论性语言的等值性客观转换
      第六节  乡土语言的英译描述
      第七节  汉语特色句法的英译转换描述
      第八节  改写
      第九节  数字表示的笼统概念词的英译
      第十节  无力解释的英语翻译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就“中译英”翻译实践本身而言,“懂”与“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我们看别人的译本,尤其是公认优秀的或争议很大的译文,大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有些译文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句法调整与重组,恐怕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就是说,连“懂”的层面也有待学习。本书写作初衷是通过描述翻译语篇,更好地向译者学习,体会其高超的翻译技能和娴熟的策略应用,以促进今后的翻译教学和争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葛浩文及其中国文学翻译概述
      第二节  葛浩文英译文本的学术研究现状
      第三节  葛浩文英译文本语篇的材料组成
      第四节  研究译文语篇的意义
    第二章  《干校六记》译文语篇――主题研究
      第一节  《下放记别》中的衔接与连贯
        1.衔接与连贯
        2.原文与译文的结构特征对比
        3.连贯及显性连接词的使用对比
          3.1  显性衔接――翻译文本的语篇功能体现方式
          3.2  原文与译文的语篇连贯性对比
      第二节  《凿井记劳》译文中的“偏离”现象分析
        1.概念功能与语域理论的关系
        2.《凿井记劳》原文的语场
        3.《凿井记劳》原文的文体特色及语式
        4.译者特定功能语旨的选择应用
        5.《凿井记劳》译文中的偏离现象分析
          5.1  负偏离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5.2  偏离现象导致信息量的扩大
          5.3  正偏离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场域理论视角下《学圃记闲》的译文解析
        1.物理场传译中双语文本的地理环境近似度较高
        2.心理场域差异带来的文本趋异
        3.心理场域贴近――情感语义的选词与原文趋同
        4.心理场域近似度高――平行结构的谋篇形式趋同
    第三章  《千万别把我当人》语言特色的英译描写研究
      第一节  讽刺官僚主义的语言描述及英译
        1.1  公文体语言特征概述
        1.2  公文体语言特征的英译重构
      第二节  铺陈式赞誉词的英译分析
        2.1  铺陈式修辞语言的概念及渊源
        2.2  铺陈式修辞的英语传译分析
      第三节  区域特色的调侃语言的英译描述
    第四章  《玉米》译文语篇面面观
      第一节  从语义角度看译文中描述“施桂芳”时的动词选择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原文比喻性语言及度量单位的英译
      第三节  粗话的英译
      第四节  译文句法词汇省略及改变的理据分析
      第五节  作者的评论性语言的等值性客观转换
      第六节  乡土语言的英译描述
      第七节  汉语特色句法的英译转换描述
      第八节  改写
      第九节  数字表示的笼统概念词的英译
      第十节  无力解释的英语翻译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葛浩文随笔
[美]葛浩文 著;史国强 编;闫怡恂 译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葛浩文文集:论中国文学
葛浩文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葛浩文随笔
[美]葛浩文 著;史国强 编;闫怡恂 译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
吕敏宏 著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葛浩文翻译风格研究/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系列丛书
付宁 著;张雯、查明建 编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葛浩文翻译研究
刘云虹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描述性研究
中学教学实践与教学论系列教材:中学英语教学论
田金平、秦杰、闫桂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