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因明的逻辑研究

汉传因明的逻辑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1
版次: 1
ISBN: 9787520396387
定价: 7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人买过
  • 本书在梳理清末民初至今百年来因明逻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同类研究,就国内学者的相关成果做了比较科学的评论,就因明的起源、汉传因明的范畴等问题做了较详密的考证和界定,对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问题做了深度解析和解答。基于汉传因明形式化的研究,结合溯因推理、非形式逻辑等新近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汉传因明形式化的可能性和恰当性以及非形式逻辑与汉传因明研究之间的联动关系,为汉传因明的现代研究揭示了一条崭新的路径。结合不同时期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特点,以“五种范式”“两种模式”“三种学说”来展现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中国特色。 傅光全,男,江西永丰人,哲学博士,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逻辑、因明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中国因明研究”子课题“百年汉传因明”课题组骨干成员。在《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绪论

    章  汉传因明概述

      节  “因明”之源起

      第二节  玄奘与汉传因明

      第三节  什么是汉传因明

      第四节  五种研究范式

    第二章  汉传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

      节  启蒙时期的研究

      第二节  逻辑转向时期的因明研究

      第三节  全面展开时期的研究

    第三章  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三种学说

      节  演绎归纳说

      第二节  归证说

      第三节  限度类比说

    第四章  汉传因明的形式化研究

      节  形式化概述

      第二节  形式化视野下的变项

      第三节  汉传因明的形式化历程

      第四节  汉传因明形式化的可能性与恰当性

    第五章  非形式逻辑与汉传因明的联动

      节  非形式逻辑概述

      第二节  非形式逻辑与汉传因明的同异性

    第六章  国外因明研究的逻辑学范例

      节  印度逻辑研究的先驱

      第二节  舍尔巴茨基的《佛教逻辑》

      第三节  沙耶尔视野下的印度逻辑

      第四节  斯塔尔关于“宗”的研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清末民初至今百年来因明逻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同类研究,就国内学者的相关成果做了比较科学的评论,就因明的起源、汉传因明的范畴等问题做了较详密的考证和界定,对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问题做了深度解析和解答。基于汉传因明形式化的研究,结合溯因推理、非形式逻辑等新近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汉传因明形式化的可能性和恰当性以及非形式逻辑与汉传因明研究之间的联动关系,为汉传因明的现代研究揭示了一条崭新的路径。结合不同时期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特点,以“五种范式”“两种模式”“三种学说”来展现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中国特色。
  • 作者简介:
    傅光全,男,江西永丰人,哲学博士,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逻辑、因明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中国因明研究”子课题“百年汉传因明”课题组骨干成员。在《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目录:
    绪论

    章  汉传因明概述

      节  “因明”之源起

      第二节  玄奘与汉传因明

      第三节  什么是汉传因明

      第四节  五种研究范式

    第二章  汉传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

      节  启蒙时期的研究

      第二节  逻辑转向时期的因明研究

      第三节  全面展开时期的研究

    第三章  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三种学说

      节  演绎归纳说

      第二节  归证说

      第三节  限度类比说

    第四章  汉传因明的形式化研究

      节  形式化概述

      第二节  形式化视野下的变项

      第三节  汉传因明的形式化历程

      第四节  汉传因明形式化的可能性与恰当性

    第五章  非形式逻辑与汉传因明的联动

      节  非形式逻辑概述

      第二节  非形式逻辑与汉传因明的同异性

    第六章  国外因明研究的逻辑学范例

      节  印度逻辑研究的先驱

      第二节  舍尔巴茨基的《佛教逻辑》

      第三节  沙耶尔视野下的印度逻辑

      第四节  斯塔尔关于“宗”的研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