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本土化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营造本土化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503970061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2页
字数: 234.00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人买过
  • 景观设计师作为新的职业名称在西方得到社会公认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百年之内,城市景观却得到了全新的改观。尤其是城市历史上出于不同目的和功用而建构的公共空间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具备了新的价值和意义,而新的功用齐全、形式多样的现代公共空间纷纷涌现,成为城市景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公共空间在公众的城市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现已纳入现代景观设计的范围。我国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发展迅速,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突出表现是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本文提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的两种思路,即是面对本土传统园林景观文化和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取舍、吸纳、消化和变通。在批判地汲取和借鉴基础上,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阶段,以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注意协调多种因素,才能完成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的嬗变。 韩波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理论学科带头人,兼任泰国格乐大学艺术学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先后获设计学硕士学位和艺术学博士学位,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出站博士后。山东省设计学教指委委员、山东省重点学科设计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山东省美育教育专家资源库专家、山东省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著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成果曾获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艺术理论与评论奖,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 导 言                                                             1

    章 纳入景观设计范畴的城市公共空间 

    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含义                 13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滞后效应及背景  20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进入景观设计范畴  34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   38

    第二章 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节 非理性建设阶段                                49

    第二节 公共空间景观建构的理性探索   70

    第三节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之思  75

    第三章 寻道本土景观文化 

    节 本土园林景观                                83

    第二节 本土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内核                 89

    第三节 本土景观文化中的多重建构                 101

    第四节 当代本土景观文化的新视野                 126

    第四章 本土景观之镜与化 

    节 本土景观文化的优势                 139

    第二节 本土景观文化的时代限定                 150

    第三节 借鉴和变通原则                                159

    第五章 借问西方城市景观 

    节 城市景观设计之缘起                 175

    第二节 西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动因    182

    第三节 西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取向    184

    第四节 景观文化的转型例证                 195

    第五节 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实意义203

    第六章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本土化嬗变 

    节 本土特色形成的途径                 207

    第二节 景观设计本土化需协调之因素   226

    第三节 本土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发展趋向  246

    第四节 渐进有效的发展模式                 263

    结  语                                                             267

    参考文献                                                             271

    插图来源                                                             277

    后  记                                                             279
  • 内容简介:
    景观设计师作为新的职业名称在西方得到社会公认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百年之内,城市景观却得到了全新的改观。尤其是城市历史上出于不同目的和功用而建构的公共空间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具备了新的价值和意义,而新的功用齐全、形式多样的现代公共空间纷纷涌现,成为城市景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公共空间在公众的城市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现已纳入现代景观设计的范围。我国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发展迅速,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突出表现是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本文提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的两种思路,即是面对本土传统园林景观文化和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取舍、吸纳、消化和变通。在批判地汲取和借鉴基础上,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阶段,以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注意协调多种因素,才能完成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的嬗变。
  • 作者简介:
    韩波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理论学科带头人,兼任泰国格乐大学艺术学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先后获设计学硕士学位和艺术学博士学位,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出站博士后。山东省设计学教指委委员、山东省重点学科设计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山东省美育教育专家资源库专家、山东省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著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成果曾获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艺术理论与评论奖,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
  • 目录:
    导 言                                                             1

    章 纳入景观设计范畴的城市公共空间 

    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含义                 13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滞后效应及背景  20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进入景观设计范畴  34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   38

    第二章 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节 非理性建设阶段                                49

    第二节 公共空间景观建构的理性探索   70

    第三节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之思  75

    第三章 寻道本土景观文化 

    节 本土园林景观                                83

    第二节 本土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内核                 89

    第三节 本土景观文化中的多重建构                 101

    第四节 当代本土景观文化的新视野                 126

    第四章 本土景观之镜与化 

    节 本土景观文化的优势                 139

    第二节 本土景观文化的时代限定                 150

    第三节 借鉴和变通原则                                159

    第五章 借问西方城市景观 

    节 城市景观设计之缘起                 175

    第二节 西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动因    182

    第三节 西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取向    184

    第四节 景观文化的转型例证                 195

    第五节 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实意义203

    第六章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本土化嬗变 

    节 本土特色形成的途径                 207

    第二节 景观设计本土化需协调之因素   226

    第三节 本土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发展趋向  246

    第四节 渐进有效的发展模式                 263

    结  语                                                             267

    参考文献                                                             271

    插图来源                                                             277

    后  记                                                             27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