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8-09
版次: 1
ISBN: 9787109239326
定价: 4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自然科学
1人买过
  •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政府主导与评价体系、企业主体与经济发展、公众参与与满意度的研究,构建了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力,使得广大农村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为了现实。   朱信凯,1974年12月生,江苏沛县人,农业经济与管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执行院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副会长、北京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农业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于亢亢,1984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新南威尔士大学营销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可持续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农村经济》《管理世界》《管理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以及Decision Science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等英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自序

    导言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意义所在

    一、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三、“美丽乡村”建设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一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情境与资源投入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总体情况

    二、案例环境分析

    第二节 经济环境主导的案例战略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源投入

    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调整

    三、“美丽乡村”建设绩效分析

    第三节 生态环境较好的案例战略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源投入

    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分析

    三、“美丽乡村”建设绩效分析

    第四节 人文环境较好的案例战略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源投入

    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分析

    三、“美丽乡村”建设绩效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政府主导与评价体系

    第一节 建设战略、资源投入和评价体系

    一、“美丽乡村”建设战略

    二、战略与资源理论

    三、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指标体系开发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

    三、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

    四、评价体系的分析技术

    第三节 典型案例的建设战略与资源投入

    一、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人员投入

    二、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资金投入

    三、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物资投入

    四、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信息投入

    第四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

    一、光明村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二、长勇村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三、长产村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四、纸坊镇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企业主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关于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环境管理与政策法规

    二、环境污染控制与绩效

    三、环境污染与经济指标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与环境监测数据收集

    一、数据描述

    二、模型和分析工具

    第三节 监控企业废水排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传统回归分析

    二、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HLM模型分析

    第四节 监控企业废气排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传统回归分析

    二、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HLM模型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公众参与与满意度

    第一节 关于公众环境认知与满意度的理论

    一、环境质量认知

    二、环境满意度

    三、地方依恋

    四、关于地方依恋中介作用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村民环境认知与态度的问卷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

    三、模型与分析工具

    第三节 被调查村民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一、社会学特征

    二、经济状况

    三、社会福利情况

    四、土地状况

    五、环境质量认知

    六、地方依恋

    七、环境满意度

    第四节 调查工具的有效性检验

    第五节 村民环境认知、情感与态度的关系

    一、环境质量认知与地方依恋的关系

    二、环境质量认知与环境/政策满意度的关系

    三、环境质量认知、地方依恋与环境/政策满意度的关系

    第六节 村民环境认知与态度的区域差异

    一、环境质量认知与地方依恋关系中的区域差异

    二、环境质量认知与环境/政策满意度关系中的区域差异

    三、环境质量认知、地方依恋与环境/政策满意度关系中的区域差异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政府主导与评价体系

    一、配置资源投入的政策建议

    二、配置资源投入的决策工具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企业主体与经济发展

    一、权衡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权衡经济发展的决策工具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公众参与与满意度

    一、提升村民认知的政策建议

    二、提升村民认知的决策工具

    参考文献

    附件一:“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件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调查问卷

    附件三:“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访谈记录(节选)

    附件四:“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污染监控数据

    后记
  • 内容简介: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政府主导与评价体系、企业主体与经济发展、公众参与与满意度的研究,构建了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力,使得广大农村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为了现实。
  • 作者简介:
      朱信凯,1974年12月生,江苏沛县人,农业经济与管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执行院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副会长、北京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农业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于亢亢,1984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新南威尔士大学营销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可持续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农村经济》《管理世界》《管理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以及Decision Science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等英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 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意义所在

    一、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三、“美丽乡村”建设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一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情境与资源投入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总体情况

    二、案例环境分析

    第二节 经济环境主导的案例战略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源投入

    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调整

    三、“美丽乡村”建设绩效分析

    第三节 生态环境较好的案例战略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源投入

    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分析

    三、“美丽乡村”建设绩效分析

    第四节 人文环境较好的案例战略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源投入

    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分析

    三、“美丽乡村”建设绩效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政府主导与评价体系

    第一节 建设战略、资源投入和评价体系

    一、“美丽乡村”建设战略

    二、战略与资源理论

    三、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指标体系开发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

    三、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

    四、评价体系的分析技术

    第三节 典型案例的建设战略与资源投入

    一、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人员投入

    二、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资金投入

    三、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物资投入

    四、典型案例建设战略的信息投入

    第四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

    一、光明村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二、长勇村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三、长产村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四、纸坊镇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企业主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关于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环境管理与政策法规

    二、环境污染控制与绩效

    三、环境污染与经济指标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与环境监测数据收集

    一、数据描述

    二、模型和分析工具

    第三节 监控企业废水排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传统回归分析

    二、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HLM模型分析

    第四节 监控企业废气排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传统回归分析

    二、排放指数对总产值的HLM模型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公众参与与满意度

    第一节 关于公众环境认知与满意度的理论

    一、环境质量认知

    二、环境满意度

    三、地方依恋

    四、关于地方依恋中介作用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村民环境认知与态度的问卷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

    三、模型与分析工具

    第三节 被调查村民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一、社会学特征

    二、经济状况

    三、社会福利情况

    四、土地状况

    五、环境质量认知

    六、地方依恋

    七、环境满意度

    第四节 调查工具的有效性检验

    第五节 村民环境认知、情感与态度的关系

    一、环境质量认知与地方依恋的关系

    二、环境质量认知与环境/政策满意度的关系

    三、环境质量认知、地方依恋与环境/政策满意度的关系

    第六节 村民环境认知与态度的区域差异

    一、环境质量认知与地方依恋关系中的区域差异

    二、环境质量认知与环境/政策满意度关系中的区域差异

    三、环境质量认知、地方依恋与环境/政策满意度关系中的区域差异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政府主导与评价体系

    一、配置资源投入的政策建议

    二、配置资源投入的决策工具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企业主体与经济发展

    一、权衡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权衡经济发展的决策工具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公众参与与满意度

    一、提升村民认知的政策建议

    二、提升村民认知的决策工具

    参考文献

    附件一:“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件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调查问卷

    附件三:“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访谈记录(节选)

    附件四:“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研究污染监控数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第二版)
刘晓东,王鹏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试题解析(2024年版)
贾生元主编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影响评价(章丽萍 )(第二版)
章丽萍 主编 王建兵、张春晖 副主编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小使者笔下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五版)(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曹明德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分权下环境规制的碳排放效应评估与减排政策研究
张华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工程识图与CAD 第2版
李慧颖 主编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污染治理及典型案例分析
刘璐 著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五版)
周群英 王士芬 陈洪斌 唐贤春 编著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24年版)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和教学进阶 汪劲
汪劲 主编
环境共治与乡村振兴:记得住的乡愁
环境生物学实验与习题
冯茜丹,叶茂友,陈雪晴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