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8
版次: 1
ISBN: 9787511744210
定价: 13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2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人买过
  • 本书通过对认知科学发展进路的梳理,展示延展认知与认知主义之间的争论和辩护策略,区分延展认知和具身认知的差异,探索出一条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路径。在梳理认知科学发展历程的同时,展示了延展认知发展的轨迹以及它受到的反驳和支持。本研究不仅增加了延展认知系统研究的理论厚度,还从理论讨论与实际应用的对接面上扩大了延展认知论对智能社会人与机器之间关系展开讨论的影响力。 2000年9月-2007年6月,贵州大学哲学系本科、硕士;2010年9月-2013年6月jQuery18309565371030234275_1685694858728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2007年9月-至今,贵州大学任教。译著:亚当斯和埃扎瓦著《认知的边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目录

    导论 / 1

    一、意识活动与物理世界的鸿沟 / 3

    二、有生命的心理活动与无生命之物的鸿沟 / 12

    三、有生命之物与智能机器的鸿沟 / 18

    四、跳出鸿沟和延展认知假设 / 23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29

    六、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路数 / 39

    第一部分认知科学和延展认知假设的诞生

    第一章认知科学:心智的新科学 / 45

    一、认知科学的诞生及其核心主题 / 45

    二、象棋之路和孩童之路 / 48

    三、心智的新科学 / 58

    四、当我们谈认知时是在谈心智吗? / 71

    五、大脑是心理能量储藏所吗? / 79第二章延展认知与认知边界的对话 / 84

    一、延展认知的理论源头、成型和发展 / 84

    二、扩散中的延展认知 / 90

    三、延展认知能实现认知科学的目标 / 99

    四、延展认知的论证策略 / 105

    五、挑战延展认知 / 113

    六、认知边界与心智的标志 / 118

    00|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目录|00

    第三章延展认知与具身认知辨析 / 122

    一、具身认知的两个版本 / 123

    二、具身的人工智能 / 132

    三、具身认知与延展认知 / 137

    四、延展认知系统 / 142

    五、从延展认知到智能增强 / 146

    第二部分搭建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寻找延展认知的本体论基础 / 155

    一、延展认知的“本体—历史的”分析 / 156

    二、社会学主义不违背自然主义原则 / 162

    三、物理学主义应用上的困境 / 172

    第五章寻找延展认知的方法论原则 / 188

    一、还原论是认知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 189

    二、反还原论与非还原论辨析 / 193

    三、非还原论进路解释策略:社会学主义 / 196第六章知识论辩护:错误表征 / 200

    一、表征和错误表征 / 202

    二、孙悟空的错误表征 / 206

    三、奥托的错误表征 / 210

    四、表征性认知和技术性认知 / 216

    第三部分扩充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第七章走向实践的认知科学 / 225

    一、认知科学的“实践转向” / 226

    二、科学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之辨 / 229

    三、科学实践哲学的三重特征 / 232

    四、具身认知与延展认知“相遇” / 235

    第八章从现象学走向实用主义 / 240

    一、由笛卡尔剧场转向海德格尔剧场 / 243

    二、现象学无法被自然化 / 251

    三、生成认知和延展认知 / 258

    四、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 / 265

    五、实用主义注重经验事实 / 268

    六、延展认知的实用主义主张 / 272

    第九章演化、认知的动态性和智能的形态学 / 277

    一、演化论视角下的环境和小生境 / 279

    二、认知的动态性与耦合结构 / 288

    三、智能的形态学 / 300第十章从控制论到智能科学 / 308

    一、造访控制论 / 310

    二、求智的科学 / 315

    三、智能革命和机器革命 / 324

    四、从头脑风暴走向问题风暴 / 329

    结语 / 335

    参考文献 / 340插图目录

    图1-1认知科学的学科结构图 / 47

    图3-1认知主义和具身认知区别图 / 128

    图3-2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演进图 / 131

    图3-3认知主义、具身认知和激进的具身认知区别图 / 132

    图3-4认知主义、(激进的)具身认知和延展认知的区别图 / 139

    图4-1 / 168

    图4-2 / 169

    图4-3 / 169

    图4-4 / 171

    图8-1 / 263

    图8-2 / 264

    图9-1 / 292

    图9-2 / 297

    图9-3 / 298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认知科学发展进路的梳理,展示延展认知与认知主义之间的争论和辩护策略,区分延展认知和具身认知的差异,探索出一条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路径。在梳理认知科学发展历程的同时,展示了延展认知发展的轨迹以及它受到的反驳和支持。本研究不仅增加了延展认知系统研究的理论厚度,还从理论讨论与实际应用的对接面上扩大了延展认知论对智能社会人与机器之间关系展开讨论的影响力。
  • 作者简介:
    2000年9月-2007年6月,贵州大学哲学系本科、硕士;2010年9月-2013年6月jQuery18309565371030234275_1685694858728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2007年9月-至今,贵州大学任教。译著:亚当斯和埃扎瓦著《认知的边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 目录:
    目录

    导论 / 1

    一、意识活动与物理世界的鸿沟 / 3

    二、有生命的心理活动与无生命之物的鸿沟 / 12

    三、有生命之物与智能机器的鸿沟 / 18

    四、跳出鸿沟和延展认知假设 / 23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29

    六、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路数 / 39

    第一部分认知科学和延展认知假设的诞生

    第一章认知科学:心智的新科学 / 45

    一、认知科学的诞生及其核心主题 / 45

    二、象棋之路和孩童之路 / 48

    三、心智的新科学 / 58

    四、当我们谈认知时是在谈心智吗? / 71

    五、大脑是心理能量储藏所吗? / 79第二章延展认知与认知边界的对话 / 84

    一、延展认知的理论源头、成型和发展 / 84

    二、扩散中的延展认知 / 90

    三、延展认知能实现认知科学的目标 / 99

    四、延展认知的论证策略 / 105

    五、挑战延展认知 / 113

    六、认知边界与心智的标志 / 118

    00|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目录|00

    第三章延展认知与具身认知辨析 / 122

    一、具身认知的两个版本 / 123

    二、具身的人工智能 / 132

    三、具身认知与延展认知 / 137

    四、延展认知系统 / 142

    五、从延展认知到智能增强 / 146

    第二部分搭建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寻找延展认知的本体论基础 / 155

    一、延展认知的“本体—历史的”分析 / 156

    二、社会学主义不违背自然主义原则 / 162

    三、物理学主义应用上的困境 / 172

    第五章寻找延展认知的方法论原则 / 188

    一、还原论是认知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 189

    二、反还原论与非还原论辨析 / 193

    三、非还原论进路解释策略:社会学主义 / 196第六章知识论辩护:错误表征 / 200

    一、表征和错误表征 / 202

    二、孙悟空的错误表征 / 206

    三、奥托的错误表征 / 210

    四、表征性认知和技术性认知 / 216

    第三部分扩充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第七章走向实践的认知科学 / 225

    一、认知科学的“实践转向” / 226

    二、科学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之辨 / 229

    三、科学实践哲学的三重特征 / 232

    四、具身认知与延展认知“相遇” / 235

    第八章从现象学走向实用主义 / 240

    一、由笛卡尔剧场转向海德格尔剧场 / 243

    二、现象学无法被自然化 / 251

    三、生成认知和延展认知 / 258

    四、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 / 265

    五、实用主义注重经验事实 / 268

    六、延展认知的实用主义主张 / 272

    第九章演化、认知的动态性和智能的形态学 / 277

    一、演化论视角下的环境和小生境 / 279

    二、认知的动态性与耦合结构 / 288

    三、智能的形态学 / 300第十章从控制论到智能科学 / 308

    一、造访控制论 / 310

    二、求智的科学 / 315

    三、智能革命和机器革命 / 324

    四、从头脑风暴走向问题风暴 / 329

    结语 / 335

    参考文献 / 340插图目录

    图1-1认知科学的学科结构图 / 47

    图3-1认知主义和具身认知区别图 / 128

    图3-2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演进图 / 131

    图3-3认知主义、具身认知和激进的具身认知区别图 / 132

    图3-4认知主义、(激进的)具身认知和延展认知的区别图 / 139

    图4-1 / 168

    图4-2 / 169

    图4-3 / 169

    图4-4 / 171

    图8-1 / 263

    图8-2 / 264

    图9-1 / 292

    图9-2 / 297

    图9-3 / 298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延展: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
斯科特·索南沙因 著;仝琳 译
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延展力:未来职场的创造性重构与自我迭代
凯瑞·维尔叶 芭芭拉·米斯蒂克
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延展业务边界:发掘近在咫尺的金矿
艾伦·刘易斯 丹·麦科恩
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
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中国文艺评论青年文库)
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