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9
版次: 1
ISBN: 978751165892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7页
字数: 180.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  
    华北平原目前存在多种冬小麦栽培方式,如常规畦作、垄作、高低畦作等。常规畦作在华北平原普遍推广,但畦作随麦田群体密度增大,容易导致植株中下部通风、透光不良,不利于群体光合作用和小麦抗逆能力的提高。同时,该方式灌水时水流推进阻力大,从而导致灌水效率低和灌水均匀度差。垄作栽培在该地区也有很大面积推广,垄作水流推进速度加快,有效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均匀度。针对常规畦作和垄作开展了很多研究。高低畦作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已经在产量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但高低畦栽培方式下土壤的水氮分布规律、小麦群体发育动态、耗水规律以及水氮利用效率尚不清晰。冬小麦高低畦栽培模式能否成为黄淮海地区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理想方式?还需要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三种栽培方式开展系统的研究,探索适宜于华北平原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及节水灌溉方案。 

    司转运,男,1989年5月出生,博士,助理研究员。2020年12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8-2019年澳大利亚CSIRO联合培养博士生。2021年1月至今一直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作物高校用水理论与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小麦高低畦栽培方式研发与推广

     第三节 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现状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需求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试验区概况

     第二节 试验设计

     第三节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土壤水分和氮素分布状况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下水流推进状况与灌水质量评价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麦田土壤水分状况

     第三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状况

     第四节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第三节 产量与生长指标及产量组成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水氮吸收及利用状况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水分利用状况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

     第三节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栽培方式下各类水源8D和8180分布特征

     第一节 降雨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关系

     第二节 土壤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三节 茎秆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四节 讨论

    第七章 不同栽培方式下冬小麦水分来源

     第一节 几何图像法小麦根系吸水深度分析

     第二节 冬小麦吸水来源及其贡献比例

     第三节 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华北平原目前存在多种冬小麦栽培方式,如常规畦作、垄作、高低畦作等。常规畦作在华北平原普遍推广,但畦作随麦田群体密度增大,容易导致植株中下部通风、透光不良,不利于群体光合作用和小麦抗逆能力的提高。同时,该方式灌水时水流推进阻力大,从而导致灌水效率低和灌水均匀度差。垄作栽培在该地区也有很大面积推广,垄作水流推进速度加快,有效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均匀度。针对常规畦作和垄作开展了很多研究。高低畦作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已经在产量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但高低畦栽培方式下土壤的水氮分布规律、小麦群体发育动态、耗水规律以及水氮利用效率尚不清晰。冬小麦高低畦栽培模式能否成为黄淮海地区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理想方式?还需要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三种栽培方式开展系统的研究,探索适宜于华北平原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及节水灌溉方案。 

  • 作者简介:
    司转运,男,1989年5月出生,博士,助理研究员。2020年12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8-2019年澳大利亚CSIRO联合培养博士生。2021年1月至今一直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作物高校用水理论与技术。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小麦高低畦栽培方式研发与推广

     第三节 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现状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需求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试验区概况

     第二节 试验设计

     第三节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土壤水分和氮素分布状况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下水流推进状况与灌水质量评价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麦田土壤水分状况

     第三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状况

     第四节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第三节 产量与生长指标及产量组成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水氮吸收及利用状况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水分利用状况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

     第三节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栽培方式下各类水源8D和8180分布特征

     第一节 降雨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关系

     第二节 土壤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三节 茎秆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四节 讨论

    第七章 不同栽培方式下冬小麦水分来源

     第一节 几何图像法小麦根系吸水深度分析

     第二节 冬小麦吸水来源及其贡献比例

     第三节 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电工手册
赵发 主编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高级
刘英杰 主编;徐红英 编写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初级技能 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 编写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电器实用技术问答
方大千 编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速风洞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国防科研试验工程技术系列教材》·空气动力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 编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并联电容器试验指导手册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李坚林、张晨晨 编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开关柜制造与维修手册
杨霁晖 主编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电器装配(配线)工岗位手册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赵莹 著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速风洞气动与结构设计——《国防科研试验工程技术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 编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中级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 编写;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频电子电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规划教材
李琳、周柏青、李林会 编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读本
杨东 主编;尤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