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新青年·新观察: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新媒介·新青年·新观察: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执行主编
2022-12
版次: 1
ISBN: 9787507852370
定价: 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 本书聚焦新闻与传播、网络与新媒体的学理进路与行业发展,重点关注网络文化与网络素养、视听文化传播与创新、国家形象与北京印象、媒体融合与媒介运营、智能媒体与新闻伦理等方面,从青年学子视角对新时代的媒介现象、信息技术、传播机制进行审视与批判思考,以期对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媒介生态实践提供洞见与参考。 杭孝平,传播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教学名师(青年)、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联合大学百位杰出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获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基地“市级优秀学员”称号。北京市级智库?千龙智库专家、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访学,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学校学习。研究方向:网络素养、新媒介技术。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5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7项,委办局级项目4项。         

    高胤丰,中国传媒大学文学博士,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访问学者。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讲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学、融合新闻学、音视频制作等课程。研究方向:网络文化、新媒体视听等。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校级与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在各类期刊等公开出版物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 网络文化与网络素养 

    舆情反转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女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事件为例 

    吴惠凡 杜丹妮 003 

    媒介技术发展下的受众身体形态变迁 

    ——从自然人到“赛博人”再到元宇宙下的“虚拟数字人” 

    屈巧巧 013 

    我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研究综述 

    赵金胜 杭孝平 021 

    推行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褚婉宏 030 

    拥抱与差距:老年数字素养适用性路径探索 

    任 静 杭孝平 040 

    自媒体时代下审丑文化的产生与异化研究 

    罗 凯 048 

    社交媒体时代消费符号传播的异化研究 

    ——以小红书“滤镜景点”为例 

    邹春江 057 

    第三空间理论辨析与空间媒介研究 

    陈 丽 065 

    视听文化传播与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当代集锦片研究 

    张逸琳 077 

    空间理论视角下的《寄生虫》电影解读 

    朱梦瑶 085 

    文化记忆理论下刘家成京味儿电视剧研究综述 

    乔 谦 091 

    文化体验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 

    ——以《遇见天坛》为例 

    杜怡瑶 100 

    浅析美食短视频的影像传播 

    孟 丹 110 

    浅析网络情感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陈 彤 117 

    现代科技赋能传统艺术作品的创新模式研究 

    肖屈瑶 124 

    国产太空科幻电影发展历程研究 
  •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新闻与传播、网络与新媒体的学理进路与行业发展,重点关注网络文化与网络素养、视听文化传播与创新、国家形象与北京印象、媒体融合与媒介运营、智能媒体与新闻伦理等方面,从青年学子视角对新时代的媒介现象、信息技术、传播机制进行审视与批判思考,以期对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媒介生态实践提供洞见与参考。
  • 作者简介:
    杭孝平,传播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教学名师(青年)、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联合大学百位杰出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获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基地“市级优秀学员”称号。北京市级智库?千龙智库专家、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访学,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学校学习。研究方向:网络素养、新媒介技术。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5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7项,委办局级项目4项。         

    高胤丰,中国传媒大学文学博士,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访问学者。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讲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学、融合新闻学、音视频制作等课程。研究方向:网络文化、新媒体视听等。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校级与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在各类期刊等公开出版物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录:
    网络文化与网络素养 

    舆情反转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女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事件为例 

    吴惠凡 杜丹妮 003 

    媒介技术发展下的受众身体形态变迁 

    ——从自然人到“赛博人”再到元宇宙下的“虚拟数字人” 

    屈巧巧 013 

    我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研究综述 

    赵金胜 杭孝平 021 

    推行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褚婉宏 030 

    拥抱与差距:老年数字素养适用性路径探索 

    任 静 杭孝平 040 

    自媒体时代下审丑文化的产生与异化研究 

    罗 凯 048 

    社交媒体时代消费符号传播的异化研究 

    ——以小红书“滤镜景点”为例 

    邹春江 057 

    第三空间理论辨析与空间媒介研究 

    陈 丽 065 

    视听文化传播与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当代集锦片研究 

    张逸琳 077 

    空间理论视角下的《寄生虫》电影解读 

    朱梦瑶 085 

    文化记忆理论下刘家成京味儿电视剧研究综述 

    乔 谦 091 

    文化体验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 

    ——以《遇见天坛》为例 

    杜怡瑶 100 

    浅析美食短视频的影像传播 

    孟 丹 110 

    浅析网络情感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陈 彤 117 

    现代科技赋能传统艺术作品的创新模式研究 

    肖屈瑶 124 

    国产太空科幻电影发展历程研究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新媒介·新青年·新观察: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网络素养研究.第2辑
杭孝平 主编
新媒介·新青年·新观察: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新媒体·传播·文化: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杭孝平 主编;金韶 执行主编
新媒介·新青年·新观察: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网络素养研究.第1辑
杭孝平 主编
新媒介·新青年·新观察: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传播学原理
杭孝平 编著
新媒介·新青年·新观察:新闻与传播学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传播学概论
杭孝平 编